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成功案例  >  醫療  >  正文

臺北衛生署立醫院RFID病患安全系統應用案例

作者:宇通光電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一卡通世界網
日期:2012-12-07 13:44:52
摘要:宇通光電通信自2002年起,陸續引進Internet Safety Protection及RFID技術,并培育增加通訊系統及IP平臺之軟-硬體系統整合技術,故近年來除了在國內之光通訊及RF無線通訊等領域活躍外,公司亦陸續開發了通訊系統整合工程技術服務及資訊系統整合及RFID技術服務等之主力產品。

  宇通光電通信自2002年起,陸續引進Internet Safety Protection及RFID技術,并培育增加通訊系統及IP平臺之軟-硬體系統整合技術,故近年來除了在國內之光通訊及RF無線通訊等領域活躍外,公司亦陸續開發了通訊系統整合工程技術服務及資訊系統整合及RFID技術服務等之主力產品。

  本公司之RFID技術開發成果促成了衛生署北部某署立醫院與宇通RFID團隊之多年合作,在分期、分工,互相合作之狀況下,完成了該院整體病患安全系統一系列的規劃、測試與應用工程,以有效且有限的資源應用,達成了異業整合的合作佳蹟,是一個頗令宇通RFID團隊驕傲的成就。

    •背景說明:

    衛生署之署立醫院自92—93年起,普遍的在推動社區醫療資訊、醫療資訊(遠距醫療)、病人安全計畫等醫療資訊整合之計畫,一般都在強化醫療資訊管理,并在門診大廳設置各類醫療查詢系統,設法結合HIS執行子宮頸抹片、戒煙提示、檢驗危險值、SARS、傳染病、急診等通報系統,以期引入新科技,加強病人安全及服務品質。

  譬如與本公司合作的署立醫院在92年12月就頒發了手術室病人辨識安全作業標準,為了強調重複(redundancy) 之辨識與多重之確認 (diversity) 精神,要求手術室護理人員對每個病患注意20種類別、執行200項以上之核對記錄事項,其實對工作煩忙的護理人員而言是十分繁重之負荷,故產生需要改善之誘因。

  此外,由于一般醫院的手術室門禁管理系統雖設有磁卡及密碼,卻因密碼使用經年而逐漸喪失保密性,形成門禁管制之安全弱點,常有病患或家屬闖入之情事,亦產生對門禁系統更嚴謹、更方便、更有效率之需求。

  本公司受邀參與該院改善體質、導入RFID辨識技術之計畫,設計了一個可根據授權管制手術室出入的RFID門禁系統,配合手術排程,設計了資料即時更新的病人手術排程顯示系統,并在病房與手術室間設計了手術病人RFID管理系統,徹底改善手術室病人安全之醫療照護做為,達到提昇醫療品質、強化三讀五對之程序、減少不當出入、減少交叉感染之機會等功效。

  •實施成果:

  本公司之RFID病患安全系統開發之成果如下:

  (一)、開刀房RFID雛型門禁管理系統

  1. 導入射頻標籤RFID門禁管理機制

  (1) 于本院二樓手術室門口,增設ISO 14443規格之射頻標籤RFID門禁管理識別器,以RS232與護理站伺服器相聯。

  (2) 由手術室護理單位及相關科室提出之手術室人員管理名冊,建立出入管理之configuration profile,由手術室護理站管控人員名冊,并以院內網路將相關名冊納入資訊室初期管理資料庫。

  (3) 利用射頻標籤RFID門禁管理識別器之號碼讀取模式,建立使用者管理報表、進出記錄報表及非法進出記錄報表。

  2. 建立手術室門禁管理程序

  (1) 先由資訊室製作RFID員工識別卡,并發放相關科室,根據人員名冊,發放使用。

  (2) 資訊室舉辦使用訓練并公佈實際執行新手術室門禁管理辦法之時間,予相關人員適應之時期。

  (3) 實際執行門禁管理,并記錄管理資料。

  (二)、RFID手術病人進程顯示系統

  1. 導入射頻標籤RFID手術病人進程管理機制之可行性檢討

  (1) 于骨科病房開始測試RFID病人手環(ISO15693)及RFID資料經由WLAN接入骨科病房護理站,再以TCP/IP路徑傳遞至手術室護理站之方式式證實十分穩定。

  (2) ISO 15693讀取率高于99.2%,沒有誤讀問題。

  (3) 用PDA做為RFID讀取資料之工具時有彈性大、易攜帶、可傳遞其他資料之優點,但是也有易遺失之缺點。

  (4) 利用各病人身份辨認查核點之RFID讀取器與手術室護理站伺服器同步之機制,啟動手術病人進程顯示系統,提示即時之病人狀態,是可行且十分穩定的管理機制。

  2. 建置手術室病人進程顯示系統及管理程序

  (1) 以手術室護理站之伺服器管理手術室病人進程顯示系統,并安裝以SQL資料庫為基礎之管理系統。

  (2) 于手術室護理站之外裝置32”大螢幕之LCD病人進程顯示器,并以VGA纜與伺服器聯接。

  (3) 自手術室病人排程系統抽取HIS之排程資料或于各科病房輸入排程資料給手術室護理站,由手術室護理站製作每日之手術室病人進程顯示資料庫。

  (4) 當系統尚未開始使用RFID病人手環(ISO15693)前,手術室病人進程顯示器上之資料由控抬護士即時更新。

  (5) 當系統開始使用RFID病人手環(ISO15693)后,病人進程顯示之資料係自動因病人身份辨認查核點之RFID讀取器同步而即時更新。

  •手術房病人安全管理系統建置:

  1. 可行性分析

  進行骨科手術病人手術程序中置入RFID之可行性分析,引入手持式 (ISO 15693) RFID識別器,13.56 MHz病人手環,以2 cm至5cm之讀寫距離,以PDA及WLAN接入RFID資料,以TCP/IP傳遞RFID資料,以WEP加密保障RFID資料保密性。

  2. 模擬測試

  完成模擬系統初步試驗100小時測試,系統仍穩定,可用以執行RFID手術病人安全管理。

  3. 系統規劃

  于病人住院時即導入RFID辨識技術,配置RFID手圈(環),并分別于病房、門診等候室、OR控檯、開刀房等位置設置手持式RFID掃讀器,達到複讀多對之病人安全辨識目的。

  4. 系統測試

  利用RFID完成病人安全辨識仍須仰賴護理人員與麻醉師、醫師之充分配合,才能發揮效果,其導入之過程中,因為醫院手術房工作性質之敏感性,宇通光電并未直接參與測試,僅于計畫執行中提供技術咨詢,建議該院應注意之議題,譬如:現場查勘、情境分析、系統設計、試用與評核、正式建置、經驗回饋等,以掌握設計目標之達成。

  三、建議:

  本公司對于一般綜合醫院在病人安全工作之議題上有一個整體性的想法,希望可以與相關之綜合醫院推動合作之議題,針對下列目標提出合作之協議,真正促進并加強國內各級醫院的病人安全舒適及優質智慧化的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