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技術文章  >  其他  >  正文

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的回顧與展望

作者:浙江自然博物館 李元彪
來源:RFID世界網
日期:2006-02-20 10:18:28
摘要:博物館安全部門在與犯罪分子長期地斗爭中不斷提高防范手段,由最早的人防加物防發展到人防、物防加技防,技防也在對藏品的保護中不斷得到發展。回顧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的歷史是為了展望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下更好地健全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的功能,確保藏品安全。
關鍵詞:博物館安全預防
  博物館安全部門在與犯罪分子長期地斗爭中不斷提高防范手段,由最早的人防加物防發展到人防、物防加技防,技防也在對藏品的保護中不斷得到發展。回顧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的歷史是為了展望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下更好地健全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的功能,確保藏品安全。

  博物館珍藏著具有自然、歷史、科學、文化和藝術價值的豐富藏品,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它對歷史研究、傳承優秀文化、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群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它的精美吸引著參觀學習的人們。同時也引來不法分子貪夢的目光,他們企圖盜竊藏品來實現他們的發財夢。因此,保護好藏品成了博物館的責任。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就是在為使不法分子遠離藏品,使藏品免受不法分子的破壞和竊取的斗爭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一、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的回顧

  (一)、在與犯罪分子的斗爭中產生

    自博物館產生以來,就有一些犯罪分子把罪惡之手伸向其藏品。人防加物防是博物館早期保護藏品的的重要手段。人防加物防有時空上的不足。在1959年8月15日盜賊武慶輝潛入有高墻大院和相當強的保衛力量的北京故宮博物院行竊,盜走了皇帝訂婚金冊,古金幣和御用佩劍等文物(案犯于當年11月12日捉獲)。于是,北京市公安局于1960年1月25日,將我國第一臺聲控防盜報警器,巧妙地安裝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內。1962年4月16日晚8時,孫國范潛入故宮珍寶館企圖盜竊“珍妃印”等文物。這些價值連城的國寶沒有落入罪犯的手。這是由于技防設備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將罪犯擒獲。為保衛國寶建立了功勛。

  1982年公安部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根據當時的防盜報警技術的發展為故宮很多展廳安裝了主動紅外、被動紅外、微波、超聲波、聲控等防盜探測器,形成了多種探測手段的防盜報警系統,防盜報警技術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此后,犯罪分子多次將罪惡之手伸向國寶,但由于安裝的報警器發揮了作用,值班員立即到達現場將其抓獲。這就是故宮防盜報警系統所起的作用,其威懾作用就更大了。

  (二)、普及和規范

  84年以后安全技術防范在中國進入了普及與提高階段,而且發展迅速。相繼各個博物館、銀行、商場、超市、居民小區都陸續建立了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如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魯迅博物館、首都博物館、遼寧博物館、福建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深圳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工商很行、布達拉宮等都建立了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故宮全面地建立了防火防盜、電視監控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

  特別是84年為了加強慶祝國慶35周年的安全保衛工作,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了電視監控工程,對我國安全技術防防工作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從此以后電視監控技術便進入到防盜報警系統中和城市交通安全管制中,提高了系統功能。

  92年9月18日開封發生了一起特大文物盜竊案,69件文物被盜,此案命名為“918”案件。罪犯撬開窗戶進入展廳便踩在展柜頂上,用預先試驗過的反技防手段將多個被動紅外探測器蓋住,使其失去報警功能,從而使盜竊得逞。人們從中得到很多啟示,注意到周界防范的重要性。同時,在防護區和禁區內采用3種以上不同探測原理的探測器構筑多道防線,與此同時防遮擋功能的探測器也問世了,促進了入侵探測器技術的發展。安全技術防范事業發展也表現在對人防、 物防、技防三者的有機結合的認識上的提高。人們深深認識到物防是基礎,人防是保證,技防在其建筑的平臺上才能發揮作用,否則就是有先進的安全技術防范,發現了罪犯也無法抓到他,文物仍然要被盜走。認識上克服了片面性,也促進了安全技術防范事業的發展。以后隨著展柜技術的發展,一種報警抗暴展柜得到廣泛的應用,也是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得以提高的一個重要環節。

  從98年11月到2003年1月就發布和實施了安全技術防范的國家標準9項和行業標準21項。這一系列標準使各行各業安全技術防范工程的實施和驗收有了依據。這對保證工程質量是至關重要的。其中以文博系統的標準最為完善,1992年文化部、公安部發布了《文物系統博物館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護等級的規定》和1996年《文物系統 博物館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規定》它們強調了文博系統的安防工程的設計方案要遵循縱深防護體系的原則,設立周界防范、監視區、防護區和禁區。規范了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建設。此后,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浙江博物館、云南博物館等博物館的周界防范都為制止入侵,防止藏品流失做出了貢獻。 
 
  目前全國的安全技術防范已經很先進了,基本和國際接上了軌。在現代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的支持下,安全技術防范系統也是一個很完善的計算機控制系統。防盜報警系統,電視監控系統,聲音系統,門禁系統和巡更系統統一由一臺計算機進行管理,標志著我國的安全技術防范事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三)、從單一的犯罪預防向犯罪預防加損失預防過渡

  在犯罪預防中,除了盜竊還有放火。故宮較早地建立了防火防盜、電視監控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現在大多數博物館也都建立了防火防盜、電視監控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為全面預防犯罪提供了保障。防火中又包括放火和自燃起火。預防放火是犯罪預防,而預防自燃起火則是損失預防。現在好多博物館中都把防火防盜結合起來管理。浙江自然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建立之初,就把兩者結合管理。把損失預防引入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

  為了更好地作好藏品的保護,館領導組織保衛人員學習《博物館學》。在學習中,我們認識到博物館藏品離不開它所依附的環境,控制博物館庫房和展廳的小環境是保護藏品的關鍵。為此,于1999年申請了《庫房環境條件檢測自動化及報警》的課題。并于2000年完成了可行性報告以及現庫房設備預算,由于經費問題沒能實施。而近年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先后建立起單獨的環境報警控制系統。現在以微處理機為核心,利用美國國家半導體的彩色圖傳感器LM9628和溫度傳感器LM19進行環境監控,并控制報警系統、空調系統以及進行圖像處理的博物館智能防盜保護系統無疑為溫、濕度報警納入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提供了技術保障。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得以從狹義犯罪預防向廣義犯罪預防加損失預防過渡。

  二、展望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的發展趨勢

  以往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的開發實施都是博物館提出問題,委托相關部門開發實施的。對其進行理論方面的研究較少。《博物館學》上少有論述。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就是要從理論上提高,使其能在理論的指導下健全功能,持續發展。

  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在博物館預防入侵犯罪的斗爭中產生,在與犯罪分子的較量中逐步完善的,在嚴格的管理中藏品有了安全保證。

  (一)、在《博物館學》指導下實現全面預防

  博物館建立安全技術防范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保證藏品安全。要防患于未然就必須了解造成藏品損壞的原因,以便對這些不良因素進行排除,采取措施加以保護。《博物館學》對造成藏品損失的原因有詳盡的論述。這里僅借用日本博物館學家巖崎先生的一張圖。


示意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犯罪對博物館藏品所造成的的損失僅占所有損失中的極少的一部分。因此,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在《博物館學》的指導下進一步從狹義的犯罪預防全面,向廣義的犯罪預防加損失預防過渡,監督藏品所依附的環境。真正實現全面預防,讓藏品存放的場所最安全。

  (二)、用最新科技監督藏品管理

  自從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規范化管理以來,外來入侵的盜竊犯罪得到了竭制。但隨著博物館業務的擴大,館際交流的增多,藏品使用頻率大大提高,庫存藏品經常變換,給藏品的安全管理帶來了困難。讓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參與管理,阻止象承德避暑山莊內存放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被盜那種利用職權犯罪的情況就提到博物館的議事日程。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要監督藏品管理,就要借助于新的科學技術。如庫房進出的管理就要借助門磁開關、密碼技術或生物識別技術等。現在周界和重要部位的管理使用視頻檢測技術。藏品的日常監督可以借助無線電識別RFID條碼技術。這樣當庫管人員帶著感應器走到安裝了RFID晶片的藏品時,其晶片就會發出信號,自動報出藏品,并進入電腦。若把感應器安裝在出入口則藏品進出時也可以進入電腦,與其聯網的安全技術防范就可以對其進行監督。在運輸中的藏品可以利用衛星定位(GPS)技術建立藏品離位報警跟蹤系統,隨時跟蹤離位藏品。防止北京猿人頭骨在運輸中遺失那樣的情況發生。

  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是依托電子、機械、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自動控制建筑等多學科的應用技術。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要密切關注各學科最新技術的發展,以便把最新的技術應用到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中來,將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盡量延長博物館藏品的壽命,更好地為科研、教育和展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