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技術文章  >  航空  >  正文

RFID技術在海關監管工作中的應用

作者:國門時報e周刊 孔祥文
來源:RFID世界網
日期:2006-02-09 10:18:28
摘要:總的看來,我國海關已初步具備了應用RFID的環境,在國內監管和跨國運輸中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切入點。希望各地海關能積極探索,加快RFID應用的步伐,在嚴把國門的同時,為廣大制造業和外貿行業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嚴格地說,海關和檢驗檢疫工作屬于國際貿易供應鏈的一段。在目前RFID很難覆蓋整條供應鏈的情況下,海關和檢驗檢疫領域仍然有很多“短鏈”應用的機會。

  近年來,海關總署在貫徹國務院“大通關”戰略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各地海關著力于加快應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努力構筑新型的便捷通關模式,在進出口環節做好管理和服務。通過建設“電子海關”、“電子口岸”,海關正積極探索與現代物流相融合,與國際慣例相銜接的海關監管新思路、新模式、新手段,以支持、促進對外貿易健康發展,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在海關監管和通關模式的探索中,RFID技術可以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海關推行的多元化保稅倉儲物流監管體系和“多點報關,異地驗放”的模式下,RFID可以作為物流監管以及數字化隨附單據的技術手段,建立不同口岸間點對點的“短鏈”應用。具體地說,RFID在海關監管的應用可從以下方面起步:

  進出口貨物的轉關運輸監管

  “轉關運輸”是指海關為加速口岸進出口貨物的疏運,方便收、發貨人辦理海關手續,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允許海關監管的貨物由關境內設關地點轉運到另一設關地點辦理進出口海關手續的行為。“轉關運輸貨物”是海關監管貨物,其在整個轉關運輸過程中處于海關的嚴密監控下。對海關物流的監控,世界各國海關都在嘗試應用RFID記錄貨物數據,并對集裝箱進行施封,在異地進行讀取、驗放。

  目前,各國海關試用的電子關鎖具有成本高、可靠性差以及維護投入大等情況,同時不能與主流RFID技術兼容。國內已經有公司在開發一次性集裝箱電子簽封,其上附有通用的第二代EPC標簽,解決了可靠性、成本和讀寫設備通用化方面的問題。據測算,此種電子簽封成本大約4~8元。

    建立物流中心和口岸間綠色通道

  在通關模式的改革中,在物流中心建設直通式海關監管點是快速通關的有效辦法。直通式海關監管點是一種跨關區快速通關方式,是充分利用陸路交通優勢的一種新的海關運作模式。直通點的開通,等于將陸路口岸功能延伸到內地,為企業縮短了報關和貨物周轉時間,降低了物流成本。直通點具有報關、清關、檢驗檢疫和辦理貨物交接手續等各項口岸功能。同時還可建立公共保稅倉庫,為客戶提供保稅、倉儲、運輸服務,并與海關實行電子聯網,可實現貨物即時運抵。此種方式就相當于物流中心與口岸之間建立一條“綠色通道”,將海關手續移離繁忙的邊境口岸,加快兩地的陸路交通流量。

  利用廉價的一次性電子簽封,海關可有效監管綠色通道兩地之間的貨物,實現貨物無障礙通關。其貨物在到達目的地海關辦理報關手續,對線路兩點間進行運輸監控和數據監控,在口岸由自動核放系統直接核放(需查驗的除外),免予辦理人工錄單、人工審核、人工驗放手續。

  跨國海運集裝箱監管

  美國海關出于反恐需要,鼓勵對美貨物輸出國采用新型集裝箱監管措施,并同各國海關合作,推薦使用美國某公司的電子關鎖設備。如果同美國海關達成共識,在輸美集裝箱上采用國產一次性電子簽封,相比采用美國電子關鎖,國內外貿企業的運輸負擔將降低幾個數量級。

  總的看來,我國海關已初步具備了應用RFID的環境,在國內監管和跨國運輸中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切入點。希望各地海關能積極探索,加快RFID應用的步伐,在嚴把國門的同時,為廣大制造業和外貿行業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