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技術文章  >  其他  >  正文

泛在網絡化虛為實 行業應用星火燎原?

作者:姚春鴿
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
日期:2008-11-24 09:16:42
摘要:現在,日本和韓國作為全球信息通信業發展的風向標,在手機二維碼應用發展成熟之后,都已經把工作重心轉向了RFID技術,并將其作為U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過多年的摸索,人類無所不在夢想的實現之路終于有了較大的突破。在技術層面,越來越多的相關標準已經或是正在醞釀出臺,關鍵的標簽技術有了重點的發展方向,關于 U 網絡架構的辯論也越辯越明;在應用層面,無所不在相關戰略正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青睞,具體的服務也開始從更重生活輔助業務的大眾市場拓展至提升整個社會經濟運行效率的更多行業應用,此外,U服務的新特性也促使電信業越來越敞開懷抱,迎接新的開放型業務模式。 

  U 網絡社會是一個宏大的工程,盡管從提出到現在只有寥寥數年,但 U 網絡已經走出了“夢想國”的階段。而今,隨著技術和業務的并頭突破,U 網絡正在步入一個新的發展期。 

技術支持落到實處 

  如果說,應用是U時代的“靈魂”;那么,網絡就是 U 時代的“實體”,從而為無所不在應用的實現提供硬件基礎。從這個意義出發,U時代所展現的未來信息社會的概貌,其在現實中一筆一筆的“描繪”,都是通過網絡、技術、標準這些具體領域的進步來實現的。現在,這項“描繪”工程已經啟動,各個層面的進步正在務實推進U時代的到來。 

標準突破:從框架到細節 

  標準,對于任何一項產業的發展而言,都有著推動和保駕護航的必要作用;標準的進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整個產業的進展。對于U網絡而言,以I-TU為代表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已經把U網絡的標準化從概念框架的描述推向實施細節的制訂層面。至此,U網絡的標準化工作實現了重大突破和轉折:契合應用發展的步伐,進入了更加務實、更加具體化的新時期。 

  U網絡概念框架的確立,是U網絡標準化取得的第一項重要成果。ITU 在2007年給出了U網絡的三層含義,從整體上描繪了U 網絡的概貌。首先,任何事物都可以通過傳感器標簽或傳感器節點彼此連接,來自現實世界的任何信息都能夠連接到全球網絡中并被共享;其次,各種傳感器技術不僅能夠提供事物本身的信息,而且能夠探測、存儲、處理乃至整合各種與事物相關的位置、環境等信息,從而向全球網絡提供各種關聯信息;最后,通過構建起一個面向用戶的網絡,令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夠通過該網絡獲取所需的任何信息。對實施細節的研究和制訂,使U網絡標準化實現了重大突破,是其進入務實推進新階段的標志。在2008年5月召開的 ITUNGN 創新大會上,具體到標識管理(idM)這一極為細節性的內容,成為 ITU-TNGNR2 多項主要新增要求中最為閃亮的一項。R2 不僅對idM的標識構成、能力、應用和互通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而且基于標簽識別的應用和業務需求標準草案也在本次會議上達成一致,成為R2 計劃涵蓋的主要業務和應用之一。 

技術選擇:從二維碼到 RFID 

  標簽是U網絡中最基本的信息工具,基于標簽技術的電信類應用將是U網絡中的主流應用。因此,對于傳統電信運營商而言,標簽技術是其在U時代尤其需要掌控的關鍵技術。選擇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標簽技術,對于產業的發展往往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從過去的實踐來看,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取得大規模應用的二維碼,扮演了先鋒的角色,讓人們對于無所不在的應用有了初步的認識;從長遠來看,RFID則是U時代標簽技術的發展方向。當前,基于 RFID 的電信類應用正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一股新的浪潮,而這將加速U時代的到來。 

  憑借著無線化、可批量讀取、信息容量高等一系列技術優勢,伴隨著制約規模應用的價格問題的逐步解決,對于二維碼有著替代作用的RFID,在U網絡的發展進程中開始發揮應有的作用。現在,日本和韓國作為全球信息通信業發展的風向標,在手機二維碼應用發展成熟之后,都已經把工作重心轉向了 RFID 技術,并將其作為U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日本從國家層面推動了基于 RFID 技術的先進應用,不僅無所不在網絡論壇成立了 RFID 先進應用研究組,而且日本內部通信部也啟動了 RFID 研究開發工作,以進一步加強組網功能和實現 RFID 在 U 網絡中的先進應用。事實上,基于 RFID 技術實現的 Felica 手機錢包,已經在日本廣泛應用,并正在向全球拓展。 

網絡構建:從加法到融合 

  網絡整體架構的合理性,決定了提供無所不在應用的效率。全球信息通信業對于 U 網絡的架構經過了一個循序漸進的探討過程,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之前,無所不在應用的提供,是基于局部的、零散的異構網絡之間的“加法”;現在,伴隨著 NGN 對于無所不在網絡支持能力的引入,基于宏觀層面的融合浮出水面:以 NGN 為公共通信平臺,其他異構網絡融合于其中而成為U網絡的各個子網。這一網絡構建策略的出現,為U網絡的實現指明了方向。 

  融合,是傳感器網絡等各種異構網絡與 NGN 這一基礎通信網絡的融合。這一得到業界普遍認可的U網絡架構,開始集結各方面的力量,推動著U網絡從理想走向現實。例如,ITU 認為,U 網絡在物理構成上是一個綜合體,無線傳感器網絡等架構于基礎性的網絡——NGN之上。韓國ETRI 也給出了有著相同理念的U網絡基本構造,即各種傳感器網絡在最靠近用戶的地方組成無所不在的網絡環境,用戶在此環境中使用各種服務,NGN在其中則作為核心的處理平臺為U網絡提供支持。 

應用局面逐步打開 

  沒有應用,無以成泛在。如果說在無所不在概念提出的最初幾年,U 網絡仍然是一個烏托邦似的夢想的話,那么,經過數年的構想和積淀,U 業務的應用局面正在逐步打開。而今,在日韓等U應用開展較快的國家,這類應用正在大眾生活和各個行業中逐漸普及開來。一個信息社會的影像也隱約清晰起來。 

服務規劃:從構思到實施 

  放眼當前,許多國家的U戰略在服務層面都已經從構思步入了實質性的實施階段。此外,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也正在積極制訂相關的應用發展戰略,力圖盡早培育一個無所不在的業務發展環境。 

  目前看來,除了韓國和日本兩個最早提出U戰略的國家在相關應用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突破外,越來越多的 U 類應用開始出現在其他的許多國家和地區。根據 ITU 提供的數據,目前新加坡在此類應用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例如,該國發展的不停車收費智能交通系統已經具備了U應用的特性。此外,新加坡已經在許多建筑工地上啟用了遠程監控系統,除可不間斷監控工程進展外,還能及時感知工程隱患并即時報警。甚至在通信業發達程度不甚高的印度,已有奶牛場因為在奶牛飼養中應用了 RFID 技術,從而使牛奶產量提高了20%。 

  目前,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開始試驗 RFID 等U技術,越來越多的人因此而對 U 時代的新型應用有了更深的認識。隨著 U 技術的發展以及更多國家和地區的響應,U應用已經告別了空想階段,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應用領域:從局部到全面 

  在日本和韓國的U戰略的描述中,U網絡都具備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即能令任何人、任何物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入網絡。也正是因為 U 網的這一特性,U 業務在開展初期通常是由面向大眾的娛樂以及生活輔助類應用展開。不過,隨著U技術和業務模式的改善,行業市場也開始成為U業務的重要領域。 

  日本的 NTT DoCoMo 是移動業務的經營高手。該公司數年前公布了一項中期業務發展計劃,其中除移動拍賣、音樂、搜索廣告、移動支付等面向大眾的消費類業務外,該公司還將涉及企業客戶的各類U應用作為此后發展的重點。迄今,DoCoMo 也已經在日本的強勢產業家電和汽車行業中同企業進行了頗具創新力的嘗試。據日本總務省課長阪本泰男稱,日本的先進企業多數已經開始利用U網絡工具。而根據報告顯示,這些企業的商品生產線效率提高了10%,交貨期縮短了一半。如此強大的助推作用正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考慮啟用泛在應用。 

  韓國也實現了類似的發展。韓國是全球首個提出U戰略的國家。配合 u-Korea 推出的 u-Home 是韓國的 u-IT839 八大創新服務之一。這種智能家庭的最終目的是,讓韓國民眾能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遠程控制家電設備,并能在家享受高質量的雙向與互動多媒體服務。據韓國相關官員介紹,由于建筑行業啟動了 U 應用的計劃,近年來韓國新建的民宅基本都具有 u-Home 功能。 

業務特性:從封閉到開放 
 
  電信業目前正在經歷一場業務創新革命,定制化需求使得產業鏈各方尤其是終端客戶的參與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從封閉創新到開放創新正被越來越多的傳統運營商所采納。在U時代,通信主體將極大地擴張,物物通信也被認為是一個即將出現的通信盛景,充分的信息交換成為一個關鍵的因素。因此,面向U時代的多樣化服務以及通信需求,一場注重開放創新的模式轉型也在逐步開展。 

  有觀點認為,相比于E階段,U 時代基礎設施更注重構建物聯網以及不同網絡的融合。運營商要同以往的平臺提供商、內容提供商、終端廠商合作,更要面對因無所不在特性產生的客戶生態小圈子。尤其是在行業應用方面,通信主體由以往的人改變為產品甚至是產品部件,運營商必然要將業務深入到行業的供應鏈中。這就要求運營商同行業小生態圈形成充分互動,準確把握其服務需求。 

  事實上,這種新的模式并沒有大范圍展開,但由于物聯通信特點而引起的這種革新已經露出了苗頭。同時,U 的獨特性也使得傳統行業應用的界限更加開放,使得行業應用從以往多局限于內部流程信息化的應用擴展到行業外部,進而形成了一個同時具備行業特性和公眾消費特性的新應用形態。比如,目前在汽車制造、消費品、零售等同物流相關的行業,U應用已經呈現出明顯的這一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