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技術文章  >  其他  >  正文

臺灣RFID工程師教育認證制度規劃

作者:李達生 副教授、范光照 教授、陳炳煇 教授
來源:國立臺灣大學RFID教育暨實驗研發中心
日期:2008-06-19 11:37:07
摘要:RFID市場急速發展,衍生大量工程人才需求,為因應此一趨勢,教育部特別成立RFID推動辦公室,挹注經費,于國立臺灣大學成立RFID教育暨實驗研發中心,整合研發與教育資源,規劃工程師教育認證制度,培育符合產業界需求之工程人才,以期于全球商業競爭中搶得先機。
關鍵詞:RFID工程師
      RFID市場急速發展,衍生大量工程人才需求,為因應此一趨勢,教育部特別成立RFID推動辦公室,挹注經費,于國立臺灣大學成立RFID教育暨實驗研發中心,整合研發與教育資源,規劃工程師教育認證制度,培育符合產業界需求之工程人才,以期于全球商業競爭中搶得先機。 

      執行面上,中心參考現行國際認證制度,編撰相關教材并開發教程,重點作為則在于推動與國際電子條碼標準組織EPCglobal合作,進行RFID系統工程技術之教育訓練,并在訓練完成后,施以題庫測試,測驗其專業能力后,經EPCglobal授權,頒予工程師認證。 

      本國擘畫之工程師教育認證制度特色,以應用實務為主,培育產業人才,使國內RFID產業發展,不只作為外國技術量產基地,更能以應用技術開發拓展市場面,鏈結生產與行銷,延伸微笑曲線,創造更高產業價值。  

      RFID產業發展與人才需求 

      盡管全球最大零售商Wal-Mart大力支援RFID技術,但遺憾的是在技術應用上仍有若干瓶頸,使其商品供應鏈上全面配置RFID條碼計畫一再延遲;此外,2007年ABI Research發布市場趨勢資料[參1],由現今到2012年之發展,RFID應用的市場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由門禁管制、動物識別、汽車防盜與交通運輸收費管理等運用領域,轉化為電子身份識別、非接觸式付款、供應鏈管理與生產履歷等新興應用,利用RFID技術特性區隔現有智慧卡產品,提高附加價值。這類新興RFID應用范圍以加強安全管理為中心,預計在美國、英國、中國、日本和韓國等主要國家市場都將出現強勁成長,但這些市場明顯受到政府政策、法規等情況影響。由此觀察,RFID產業發展,現階段趨勢為應用導向,而非專注于技術開發;因應發展趨勢,擘畫工程師教育大計,必須以應用實務為主,培育技術人力。 

      為此,臺大RFID教育暨實驗研發中心基于 

       以應用實務為導向,進行RFID工程能力教育,培養產業人才。 
       技術能力與設計法規并重,進行工程師專業能力認證。 

      兩項前提下,規劃RFID工程師教育認證制度。由此,促成認證制度規劃結合業界實務需求,加速人才投入RFID產業發展。 

      RFID工程師認證之必要性  

      RFID工程師與電子資訊等3C產業工程師相較,在能力要求方面有所差異,概RFID設備多與公共設施管理與金融付費機制結合,在此情況下,RFID工程師在設計、制造與安裝設備時,必須依循當地規范與國際標準,因此,RFID工程師除須具備工程技術外,更要求對設計規范、標準與相關法規有清楚之暸解。
 
      受過電機機械相關專業訓練之人才,可被認為有RFID技術能力,然如何確認工程師能結合技術能力與實務,遵循規范設計RFID系統,尤其是系統安裝當地特殊之法規要求,如通訊頻帶限制與資料保密規定等,則必須由當地政府制定認證制度,檢核其技術能力,從而確認RFID工程師能因地制宜,設計合適系統。
 
      RFID工程師教育認證制度,認證工程師具備必須之技術能力,更檢驗其對設計規范、標準與相關法規是否有清楚之暸解,尤其是當地法規與國際標準有所旰格之處,RFID工程師必須有因地制宜之能力,且經當地政府具公權力之認證,而經認證之工程師,預料將是未來RFID產業擴大應用層面,深入世界各區域發展應用之關鍵。 

      RFID工程師教育認證制度規劃
 
      將電子產品條碼國際標準推動組織EPCglobal于2007年9月發布之EPC Architecture Framework[參3],向下延伸到RFID基礎硬體-標簽(Tag)與讀卡機(Reader),以及向上擴展到應用層面,可描繪RFID技術組成方塊圖,示于圖1。 



圖1、RFID系統硬體、軟體與應用技術組成方塊圖 

      由圖1分析RFID工程師須具備之技術能力,概分為硬體、軟體與應用區塊,如圖上右側粗實線界定,硬體主要為電子標簽(Tag)與讀碼機(Reader)兩項,以電磁波物理為基礎,開展RFID系統建立于空間中,進行資訊詢答,硬體涵蓋軟體者,為讀碼機編碼(Reader protocol)部分,往上展開,為軟體技術,實現資料之鏈結管理,展開各項應用。以RFID技術組成區塊劃分,界定RFID認證工程師類型可分為硬體、軟體與應用專業。 

      RFID工程師專業認證,規劃兩階段認證進程,分初級工程師與專業工程師,其中初級工程師級別則有軟體與硬體兩類認證,專業工程師則以應用分別,規劃若干類專業應用認證。認證流程,以圖2表示。 



圖2、中華民國RFID工程師專業認證流程規劃  


      初級工程師認證 

      其中在初級工程師方面,臺大RFID教育暨實驗研發中心參考現行國際認證制度,進行理論基礎之教育訓練,該教育訓練需經EPCglobal Taiwan認可,而后施行測驗。初級工程師認證分為硬體與軟體兩項,規劃軟體與硬體工程師受測試科目各為三項,為獨立且必須之工程能力認證,以題庫方式施予測驗,中心建議,筆試測試各科及格為60分,三項考試科目均及格者,給予初級工程師(軟體或硬體類)認證,認證證書由EPCglobal Taiwan簽署,使被認證資格受到國際所認可。 

      硬體工程師考試科目分為RFID工作原理、RFID硬體設計與RFID工程規范(硬體類別)。其中,RFID工作原理部份,包括資訊詢答區域定義,RFID工作原理/系統設計選擇與EPCglobal資訊系統框架三項考試范圍;RFID硬體設計部分,考試范圍為射頻通訊基礎、Tag設計與Reader設計;RFID工程規范(硬體類別),則須對ISO 7810 – 射頻識別卡物理性質、ISO 18000 – 用于物品管理射頻識別系統占用頻道參數、EPCglobal發布之Class 1 Generation 2 UHF Air Interface Protocol Standard – 二代UHF頻帶通訊參數規范、EPC Tag Data Standard (TDS) Standard – 電子條碼標準標簽格式、EPC Tag Data Translation (TDT) Standard – 電子條碼標簽資料交換標準以及Low Level Reader Protocol (LLRP) Standard – 讀卡機低階編碼標準等深入了解[參2-8],除能說出其規范內容外,更須進一步于設計時只出符合法規之系統設計與無法與法規相容而須避免之工程配置。 

      軟體工程師考試科目分為RFID工作原理、RFID軟體設計與RFID工程規范(軟體類別)。其中,RFID工作原理,為工程基礎,故與硬體工程師考試范圍一致。 
RFID軟體設計部分,著重于中介軟體(Middleware)之了解;RFID工程規范(軟體類別)部分,除共通之 ISO規范外,軟體工程師被要求加強了解Reader Protocol (RP) Standard – 讀卡機編碼標準、Reader Management (RM) Standard – 讀卡機管理標準以及 EPCglobal Certificate Profile Standard – 電子產品條碼認證架構標準,從而實現編碼,定義讀碼機在讀/寫標簽時交互程序,架構相關應用程式,支援EPCglobal相容格式之多讀碼機配置,規劃條碼認證程序,確保資料可解析、快速交換與確保通訊機密[參8-15]。 

      專業工程師認證 

      專業工程師方面,臺大RFID教育暨實驗研發中心與產學界合作,包含國科會、能委會、能源局、衛生署等單位之RFID應用研究計畫,以及零售業者如國內連鎖便利商店企業,制造廠如國內半導體廠等可導入RFID系統等,共同合作架構實務應用訓練與術科測試,以進行專業工程師認證。 

      專業工程師認證,初步分為五項領域,其中結合感測器網路應用,進行包含環境與資訊的搜尋、混成、重制、加以表現,更由此衍生新興應用者,被規劃為先進領域RFID技術應用專業工程師,加以認證;能源短缺為世界各國面臨迫切之危機,利用RFID特性,進行機電設備運轉管理,以量化資訊達成有效節能者,特規劃能源領域RFID技術應用專業工程師,加以認證;包含圖書館管理、醫藥管理與其他管理系統如供應鏈線上管理等,為當今RFID系統重點應用,規劃管理系統RFID技術應用專業工程師,加以認證;RFID系統發展,包含軟硬體等,均須由標準單位進行測試,有適切能力者進行RFID系統性能測試,為技術應用投入市場之重要關鍵,為此,規劃RFID系統性能測試專業工程師,加以認證。臺灣IC設計產業執世界之牛耳,結合此產業能量,進行RFID系統成本降低與尺寸縮減,是臺灣發展RFID產業重要切入點,為此,規劃RFID系統集成設計專業工程師,加以認證。 

      有志于專業工程師認證資格者,建議先取得初級工程師認證(硬體或軟體)資格,其后,以其從事RFID應用設計之經驗,累積工作時數,或參與研討會,取得上課時數后,透過中心舉行術科測試,合格后,取得專業工程師認證資格。由此,能使受認證工程師,透過取得各項應用系統專家之認證,持續精進其能力。 

      認證制度接軌世界之橋梁 - EPCglobal 

      建立本國特色之工程師教育認證制度,培育當地人才,然務實之發展,教育認證制度施行仍須與國際接軌,為此,臺大RFID教育暨實驗研發中心持續推動與EPCglobal Taiwan合作,共同進行工程師認證,并作為授予證書之督導。EPCglobal為GS1下轄單位,主要致力于推動現今商品識別技術標準之電子化,EPC所指是電子條碼(Electronic Product-Coding),RFID結合無線電波進行識別,是近年來識別技術之重大技術革新,自然成為當今EPCglobal推動電子條碼技術主流,為此,EPCglobal整合全球實驗室研究資源,成立Auto ID labs聯盟,結合技術研發與全球商品標準化經驗。臺大RFID中心與EPCglobal臺灣分支合作,除在建立制度方面取得協助,更可藉此參與國際組織運作,使臺灣RFID產業發展與世界同步。
 
      認證今日 放眼未來 

      臺大RFID教育暨實驗研發中心以應用實務為主,培育產業人才,此先導性作為,使本國RFID產業發展,不只作為外國技術量產基地,更能以應用技術開發拓展市場面,鏈結生產與行銷。
 
      RFID技術以應用實務為主要導向,規劃工程師教育認證事宜,配合國內RFID產業發展趨勢,建議適當之教材編列與教程開發,并建立測試題庫以進行測驗,作為RFID工程師專業能力認證標準,并以本中心產學合作實績為基礎,嘗試架構實務應用訓練,由此進行工程師實務教學,整合產學界,達成共同擘劃國內RFID產業優勢應用發展方向,由此實現教育與研發資源整合,共同促成國內產業發展之目的。  

      總結以上,可說明中華民國RFID工程師教育認證制度,以應用導向為主的人才培育,實現RFID技術應用層面之拓展,由此創造市場,活絡國內相關產業發展,更期盼能進一步,提升國內RFID產業水準,由制造代工角色,轉型成為應用發展之策略伙伴,實現立足臺灣、放眼全球之發展。 


參考文獻 
[1]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487423_617723_NT_dc6412a9.HTM 
[2] http://www.isobook.org 
[3] http://www.epcglobalinc.org/home/ 
[4] EPCglobal Tag Data Standards Version 1.3.1、specification was Ratified on March 8、2006、the Improvements to correct errata were approved on September 28、2007. 
[5] EPCglobal Tag Data Translation (TDT) 1.0 5、ratified Standard Specification. 
[6] EPCTM Radio-frequency identify protocols: Class1、Generation 2 UHF RFID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 at 860 MHz – 960 MHz version 1.1.0. 
[7] Low Level Reader Protocol (LLRP)、Version 1.0.1、Ratified Standard with Approved Fixed Errata August 13、2007. 
[8] Reader Protocol Standard、Version 1.1、Ratified Standard June 21、2006. 
[9] Reader Management 1.0.1、May 31、2007 
[10] The Application Level Events (ALE) Specification、Version 1.1 Part I: Core Specification 
[11] The Application Level Events (ALE) Specification、Version 1.1 Part II: XML and SOAP Bindings 
[12] EPC Information Services (EPCIS) Version 1.0.1 Specification、Errata Approved ㎝by TSC on September 21、2007. 
[13] Object Naming Service (ONS)、Version 1.0. 
[14] EPCglobal Certificate Profile、Ratified Specification 1.0 3、March 8、2006. 
[15] Pedigree Ratified Standard、Version 1.0 as of January 5th、2007. 

RFID世界網公眾號

為業界提供實時、全面、高質量的RFID行業新聞、方案、案例與技術資訊與深度報道,打造全球權威的RFID產業中文信息門戶!

掃碼立即關注公眾號,每日推送RFID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