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技術文章  >  軍事  >  正文

基于RFID技術的軍用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構建淺析

作者:賈永峰 佟浩達
來源:www.bob123.com
日期:2009-03-27 09:00:06
摘要:簡要介紹了RFID技術的概念、構成與基本特征,以此為基礎闡述了構建軍用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TAV(Total Asset Visibility)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之后,結合外軍經驗與我軍的實際,提出了一些粗淺的設想及構建方法。最后列舉了一些基于RFID技術構建軍用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所應注意的問題,并指出這一系統的構建是建設信息化軍隊的需要。
  0 引言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射頻技術,是一種利用射頻通信實現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以下統稱RFID)。是當今先進的自動識別技術。該技術始于二戰后,卻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目前,RFID技術在世界范圍內正被廣泛應用。

  RFID系統通常由標簽(TAG)、讀寫器(Reader)、天線、中間件等幾部分組成。由于其利用無線電波來傳送識別信息,不受空間限制,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對高速移動的遠距離目標進行非接觸式識別,這點是條碼等任何其他自動識別技術所不具備的。正是由于這一特性(如圖1所示),RFID可以解決很多數據采集的瓶頸問題,因此在軍事物流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1 軍用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的構建
  
  全資產可視系統TAV(Total Asset Visibility)就是通過運用各種信息技術與手段,實現物資從生產到最終提供給用戶的整個過程中的可視化。其主要包括:在儲可視化、在運可視化、在處理(生產)可視化。目前,就美軍而言其后勤系統將自動識別技術、全球運輸網絡、聯合資源信息庫和決策支撐系統等綜合在一起,依托其全球資產可視系統實現了在儲資產、周轉資產和在運資產的可視化,并向各級指揮員、物資管理部門、武器系統管理部門及相關用戶提供全部資產信息,包括其所在位置、類別、數量、狀況、特點等,從而使得相關部門可以全程跟蹤人員、裝備和物資等,并指揮和控制其接受、分發和使用,也就是通過這種技術系統,美軍隨時掌握和配發所有彈藥物資,使物資的供應和管理具有較高的透明度,使得后勤無后顧之憂,大大提高了保障的時效性。正是這種可視化的系統,建造了一條戰略、戰役、戰術各個層次的軍事行動的后勤供應可視性信息鏈。
  
  全資產可視系統,其主要依托于RFID技術、定位技術、通信技術等,可以說,這三大技術是其構建的基石。RFID技術在構建全資產可視系統中,主要是通過粘貼在物資表面或內嵌于集裝箱或運輸載體上的各種主動或被動標簽,以實現物資在特定環境下的實時可視。這主要包括,生產過程中的物資監控、運輸過程的物資監控、儲藏過程中的物資監控以及在處理過程中的物資監控等。基于RFID技術構建我軍軍用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就是分別實現在儲可視化、在運可視化、再處理(生產)可視化,并將這些子系統通過信息網絡加以鏈接,實現實時的信息交互和共享。這一系統的構建可極大地提高軍用物資的可控制性,增強后勤保障能力,進而節約成本。

  1.1 在儲可視化的構建

  軍事倉儲是軍事物流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RFID在軍事倉儲中的應用可以改變我軍當前傳統的倉儲方式,極大的提高我軍倉儲的效能。

  目前,我軍相當一部分倉庫還是使用傳統的條碼進行儲備物資的在庫管理及出、入庫管理,其結果是效率相對較低。將RFID系統應用于我軍倉庫貨物管理,可以有效地解決倉庫與貨物流動有關的信息管理。它不但可以增加一天內處理貨物的件數,而且還可以監控這些物資的信息。其主要構架是:將RFID讀取設備安置在倉庫相應的各個部位及貨物所通過的倉庫門徑處,或是將適量的讀取設備安裝于進行搬運作業的叉車及其它搬運機械上而適當減少安裝于庫房內的讀取設備數量;同時在每個貨物或托盤等載體上粘貼電子標簽,并將所有電子標簽所標示物品的信息存儲在倉庫的中心計算機里,使得該貨物的有關信息能在計算機里查到。當貨物被裝走運往別處時,相關的讀寫器就能識別并告知信息中心物資被放在哪個區域、哪個貨架以及哪輛搬運機械上等即時信息。這樣,信息中心可以實時地了解到已經入庫了多少貨物和發送了多少貨物或者貨物在倉庫轉移的情況,并可自動識別貨物,顯示物資的一些基本信息及其屬性。庫內中心計算機通過與軍隊指揮網絡的連接,可以實時為指揮員提供決策支持(如圖2所示)。

  1.2 在運可視化的構建
  
  軍用物資離開倉庫送往需求單位的過程中如何及時掌握物資的動向是當前物資運輸過程中面臨的難點問題,特別是在未來戰爭中,敵方對我后方補給線實施重點打擊,及時了解在途物資的情況顯得更為重要。基于RFID技術構建軍用物資在運可視化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目前,主要有兩種構建形式值得借鑒:

  一種是通過安裝在運輸車輛上的讀取設備實時了解車上所載運物資的情況,并將這些信息通過車載信息平臺,實時傳輸到指揮機構和需求單位;或者通過在運輸載體上安裝內嵌GPS接收器、無線電接收機、發射機及天線,可實現交互通信,并可重新編程的RFID標簽,實時反饋物資信息。這種方式較適合于戰略與戰役層面,其優點是可隨時了解物資在運輸途中的情況,缺點是成本較高。

  另一種形式是將RFID讀取設備安裝于機動通信車上,將通信車輛部署于特定的區域或關鍵路徑上,當載有粘貼RFID標簽的物資或內嵌RFID標簽的集裝箱的車輛通過這一區域時,裝有RFID讀取設備和信息平臺的機動式車輛就可以將運輸車輛所載物資的情況及時傳輸至指揮機構和需求單位。這種方式較適合于戰役與戰術層面,其優點是成本相對較低,能基本實現物資的在運可視,其缺點是僅能階段性的反饋物資在運信息,未能達到實時反饋。以上兩種方案均可極大的增強在途物資的可控性,特別是在戰爭時期,一方面,由于部隊機動頻繁,很可能出現所運物資還未到達需求部隊,部隊已經轉移的情況;另一方面,現代新型作戰部隊像美第三機步師這樣規模的數字化部隊,其展開地域可達300×400公里(是過去的六倍),物資在部隊配置地域內的運送很可能隨時改變運送方向。因此,基于RFID技術構建軍用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TAV),將極大地提高軍用物資保障的可靠性。
   
  1.3 在處理可視化的構建

  在處理可視化是全資產可視系統的又一子系統,是在儲、在運系統的延續,同樣也是全資產可視系統的重要環節。在處理可視系統的構建與在儲、在運可視系統的構建是一脈相承的,即在物資一開始粘貼標簽時就將貨物、到站、經由地等信息錄入標簽中,使得物資能準確安全的到達目的地并給予及時的處理。例如,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將4.8萬個集裝箱運往沙特阿拉伯。到達目的地后,其中有2.8萬個由于不知內裝何物,在當地一度打開清點后重新封好下發給所需部隊,費盡了周折。海灣戰爭結束時,仍有8 000個未開封的集裝箱和25萬個不知道內裝何物的空運用集裝架(貨柜)。之后,美軍充分認識到必須對后勤保障方式進行劃時代的改革,開發了應用信息通信技術的數字化系統。這種技術就是在貨物上貼上表示貨物內容與到達地點的RFID標簽,對于來自外部的詢問信號,具有答復功能,能將所裝貨物、發站、到站、經由地等信息返回給詢問者。這一可視系統的構建可以極大地提高物資分發的效率,避免物資的浪費,特別是對我軍而言,可使有限的軍費發揮出更大的效能。
  
  2 構建軍用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TAV)應注意的問題
  
  目前,我軍在軍事物流領域應用RFID技術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對RFID的應用也多集中于重要物資與集裝箱裝運上。因此,在基于RFID技術構建軍用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此,在構建過程中要著重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2.1 RFID標準問題

  目前RFID標準體系主要包括兩大部分:(1)前端技術標準體系;(2)后臺數據庫、網絡和應用體系。其中編碼標準和通信協議(通訊接口)是各方爭奪比較激烈的部分,它們也構成了RFID標準的核心。現階段國際上主要有3大陣營,一個是ISO組織的ISO/IEC18000,另外兩個是為歐美所推崇的EPC體系和日本所積極倡導的UID體系。加強對軍用RFID統一標準的制定與規范,這將極大地推動這一技術在構建軍用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中的應用。

  2.2 統一的信息技術平臺的構建

  RFID在軍事物流領域的應用要想充分發揮其功能和優勢,必須有統一的信息平臺為支撐。目前我軍缺乏統一的信息平臺,致使我軍的各倉庫及倉庫管理部門無法與指揮系統實現有效鏈接,大大降低了這一技術優越性的展現。

  2.3 成本和應用軟件問題

  價格是RFID走向大規模市場應用的最大障礙。RFID標簽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目前一個RFID標簽的價格大概在20到 25美分。這對于集裝箱或者汽車之類的大宗貨物當然算不上什么,但對于小宗物資,這一價格必然會遭到成本上的質疑。除了價格外,還需要配置RFID其他相關設備,如RFID信號發射機、信號接收機、編程器、天線等也需要一筆巨大的投入。目前,僅每個讀寫器的價格都在好幾千人民幣以上,一個倉庫配置少則幾臺、多則數十臺甚至上百臺,這是一筆不菲的費用。未來,標簽、讀寫器和天線可望隨著各大行業應用而使制造成本大幅降低,但著名顧問公司麥肯錫分析指出,不能只著眼于RFID 未來價格下跌就垂涎不已,因為這項技術還需進行企業資源規劃(ERP)軟件升級,而這部份可能所費不貲。目前,我軍應用RFID技術過程中各單位使用的軟件眾多,這些軟件之間彼此兼容性不強,形成了一座座“信息孤島”,這將極大地阻礙我軍全資產可視系統的構建,也與基于統一信息平臺下的信息化建設不相適應。因此,成本和軟件問題同樣成為制約我軍廣泛使用RFID技術的主要障礙。但隨著RFID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些問題終將會被很好的解決。

  2.4 信息安全問題

  未來戰爭是信息化條件下的現代戰爭,保障信息安全成為各國軍隊的首要問題。RFID技術其實質就是利用現代技術實現物資信息的實時采集,進而提高物資在物流各個環節上的可控性和實效性。因此,加強物資信息在各個環節上的保密性是值得我軍在基于RFID技術構建軍用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所應重點注意的問題。

  2.5 思想觀念的更新

  目前,我軍在進行倉庫建設和改造過程中,各級部門在思想觀念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主要表現為:首先,在建設過程中盲目求全、求大、求新,不能結合各庫所擔負的任務情況進行合理規劃,致使資金投入大,但產出低,資金效費比低。其次,先進的設備和落后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無法充分發揮先進技術帶來的優勢。
  
  3 結束語
  
  RFID技術在世界范圍的興起,必將使這一技術最終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對于軍用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的構建來說,RFID技術有著廣闊的前景和市場。我軍在立足現有條件進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同時,應合理規劃、部署、實施這一先進技術的應用。相信,隨著我軍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軍隊建設經費投入的進一步增加,RFID技術在軍事物流領域的應用必將迎來其春天,同樣這一技術的應用也會大大增強我軍軍用物資保證能力,進而提高我軍打贏未來高技術戰爭的能力,是建設信息化軍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