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術的輪胎生產智能化管理系統
作者:陳海軍
來源:RFID世界網
日期:2009-06-12 09:23:03
摘要:針對輪胎生產管理中信息采集自動化低、誤差率高的現狀,提出一種基于RFID(射頻識別)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的輪胎生產智能化管理系統。該系統利用RFID技術控制輪胎生產過程的特定工序,通過使用RFID標簽,自動記錄管理和控制輪胎生產過程中的信息,實現對每條輪胎在整個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的追蹤,提高了輪胎企業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程度。
在輪胎企業中,輪胎生產信息的正確采集和存儲對輪胎生產過程的控制、質量檢驗和質量跟蹤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F今采用的條形碼技術雖然解決了部分問題,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生產信息流通前后脫節嚴重,不能滿足生產線的實際需求,而且在輪胎質量檢測不合格時,通過條形碼很難快速地找出故障原因,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作為條形碼的無線版本,RFID技術具有條形碼不具備的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簽上數據可以加密和存儲數據容量大等優點,具有信息的快速流通和故障追溯識別功能,能夠滿足輪胎生產線的實際需求。
1 RFID系統簡介
RFID系統主要由RFID標簽、讀寫器和應用系統3部分組成,基于RFID技術的企業管理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RFID系統根據RFID標簽擁有的惟一識別碼來高效地分辨、追蹤、管理產品,實現查詢、結賬、存貨控制、統計等功能。
(1)RFID標簽
電子標簽核心主要由帶存儲的芯片組成,存儲包含待識別物體的身份代碼和技術參數等信息。電子標簽可以安裝在待識別物體的適當部位,與條形碼相比主要優勢為:① 更大的信息存儲空間,并為以后的信息擴展提供可能;②在整個輪胎生產過程中,產品信息動態存儲,可以自動提示工人物料的信息,提高生產效率;③ 電子標簽經過二次封裝,可適應震動、腐蝕、潮濕等惡劣的工業環境;④信息讀寫時標簽不一定要在天線的可視范圍內,可以嵌入載體、工裝、托盤中,使用十分方便。
讀寫器主要包括讀寫裝置主機和天線等,安裝在待識別物體通過的通道或必需的數據采集點上。讀寫器采集到的信息包括待識別物體身
份代碼信息,如產品型號、序號和生產時間以及
其它需記錄的信息等。在輪胎生產過程中,主要應用讀寫器非接觸識別和快速讀寫的特點,避免人工介入,減少錯誤,實現生產信息采集的自動化。
(3)應用系統
應用系統主要管理讀寫器、PC/PLC和服務器等的通訊接口,負責實現硬件設備的信息交互以及與其它管理系統的兼容等問題。
2 基于RFID輪胎智能化管理系統
2.1 系統優勢
目前,在輪胎企業應用較為成熟的管理系統有密煉車間網絡系統、半成品和胎坯成型管理系統以及輪胎條形碼物流管理系統,這些系統均基于條形碼技術,已經覆蓋了輪胎生產的原材料倉庫、煉膠車間、成型車間、硫化車間、各檢驗工序、成品倉庫管理以及輪胎銷售、三包售后等各個業務環節。由于條形碼技術本身的缺陷,在輪胎生產過程中常常會導致以下問題:
(1)在生產過程中,各環節信息都由人工輸入,容易出現錯誤,使工作步驟不能正常銜接,影響生產效率;
(2)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時,由于記錄數據不完全,導致不能追溯到出現質量問題的工位上;
(3)生產部門對現場信息掌握不全,易使輪胎半成品積壓,影響生產和管理;
(4)管理人員不能直接了解生產線生產狀況,不能根據生產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作業計劃,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應用RFID技術后,以上問題可以迎刃而解。由于電子標簽能動態存儲每個工序作業的內容,可對生產線實現監控管理,使需求計劃更加及時準確;減少時間和資源的浪費;通過與輪胎企業管理執行系統的無縫融合,可追蹤定位輪胎每道工序的加工信息,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
2.2 應用設計
輪胎生產線是封閉循環系統,讀寫器和工位PC機進行通信,每個工位PC機都由后臺集中控制管理。標簽安裝到輪胎生產的各種工裝上,每個工位的讀寫器在工裝安裝到機位時進行讀取,并識別此工裝信息,在工位PC機上明確顯示,操作人員可以清楚地識別。
以成型生產線為例,輪胎成型工序采用的工裝分為工字輪和百葉車兩類,對現用的三鼓成型機,一條輪胎成型過程中需要13種物料,應用現有的條形碼,需要掃描每種物料的條碼,而采用RFID系統后,操作人員無需進行額外的操作,系統會自動識別每一種物料的信息。標簽采用防金屬標簽。工字輪標簽安裝在工字輪的輪輻上,讀取天線安裝在工字輪上方附近;百葉車標簽則可安在車下方,天線安裝在地下。系統布置完成后,操作人員更換物料時,安裝在附近的天線會自動讀取所換的物料標簽信息,并記錄到上層系統中。
2.3 主要操作流程
(1)電子標簽初始化
工人在交接班后,在工位PC機上輸入即將生產的膠料類型和所需原料。
工人領取原料后,通過帶有標簽的工裝在使用位置自動進行識別存儲。
生產時,工人把帶有標簽的工裝安裝到機位時,系統自動識別工裝信息,并在PC機上顯示,以便查看核實,完成電子標簽初始化。
當工裝物料生產完后,寫人生產信息,為保障系統穩定不影響生產,條形碼可作為預防措施跟隨工裝一起流轉。
(2)讀寫電子標簽
待加工的工裝物料送至工位時,在安裝到機位后,顯示當前物料的信息,以免上錯物料,并把當前物料信息記錄到PC機上,進行識別追溯。換去物料時,工人先在PC機上確認當前已用物料,再進行下一物料的識別生產。
若物料弄錯,系統會出現錯誤警報,工人可以清楚地知道哪種物料出現錯誤,進行及時有效的更正。
(3)提取電子標簽信息
輪胎生產的物料統一放到存放區,質檢人員發現不合格時,從讀寫器中提取已寫人信息,定位追溯到此物料生產工位,查找原因,及時更正。通過對物料存放區中工裝標簽的識別統計,可以實時地掌握當前物料信息,為后續安排計劃和生產任務提供了科學依據。
3 系統功能設計
3.1 制造執行系統(MES)功能模塊設計
MES連接了企業ERP(企業資源計劃)和MRP(制造資源計劃)等上層應用軟件和車間現場生產,是兩者進行有效溝通的橋梁,采用RFID技術的MES數據流結構如圖2所示。未應用RFID技術之前,ERP/MRP把生產計劃下到車間后,并不能有效控制每個產品的實際生產過程,有時會由于信息不準確出現脫離實際的錯誤決策。采用了RFID技術后,ERP/MRP能準確地控制車間的生產,相應地對相關的功能模塊要進行改進和補充,實現其與RFID技術的無縫融合。
3.2 各工序子系統功能設計
針對輪胎生產每個工序的特點和相同之處,
(1)生產計劃管理;
(2)物料信息管理;
(3)人員信息管理;
(4)設備管理;
(5)產量監控分析;
(6)半成品質量追溯檔案。
以輪胎半成品為例,管理控制系統結構和管理控制子系統結構如圖3和4所示。
4 RFID硬件設備
RFID硬件設備主要是電子標簽和讀寫器,兩者的選型從工作可靠性、性價比、識別距離、工作頻率、系統可擴展性、產品便攜性及維護難易程度、是否有成功的應用案例等方面考慮。
基于以上考慮,選擇UHF頻段讀寫器,工作頻段為902~928 MHz,符合標準EPC Gen2,讀寫距離為0~15 m,電子標簽選擇EPC Gen2標準的防金屬UHF標簽。
RFID技術給輪胎企業帶來的并非僅為電子標簽與讀寫器,這兩種設備只是能比條形碼進行更有效地讀寫,不能給企業帶來長久競爭力,也不能引發企業本身根本性轉變和創新。RFID技術對于輪胎企業是連續改進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要實現這種根本性的轉變和創新,除有效的數據采集之外,更要靠企業本身管理水平的提高,通過整合企業現有的各種資源,優化流程,挖掘信息的有用價值,才能更好地發揮RFID技術作用,給企業帶來更高的效益。
1 RFID系統簡介
RFID系統主要由RFID標簽、讀寫器和應用系統3部分組成,基于RFID技術的企業管理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RFID系統根據RFID標簽擁有的惟一識別碼來高效地分辨、追蹤、管理產品,實現查詢、結賬、存貨控制、統計等功能。
(1)RFID標簽
電子標簽核心主要由帶存儲的芯片組成,存儲包含待識別物體的身份代碼和技術參數等信息。電子標簽可以安裝在待識別物體的適當部位,與條形碼相比主要優勢為:① 更大的信息存儲空間,并為以后的信息擴展提供可能;②在整個輪胎生產過程中,產品信息動態存儲,可以自動提示工人物料的信息,提高生產效率;③ 電子標簽經過二次封裝,可適應震動、腐蝕、潮濕等惡劣的工業環境;④信息讀寫時標簽不一定要在天線的可視范圍內,可以嵌入載體、工裝、托盤中,使用十分方便。

圖1 基于RFID 技術的企業管理系統結構
讀寫器主要包括讀寫裝置主機和天線等,安裝在待識別物體通過的通道或必需的數據采集點上。讀寫器采集到的信息包括待識別物體身
份代碼信息,如產品型號、序號和生產時間以及
其它需記錄的信息等。在輪胎生產過程中,主要應用讀寫器非接觸識別和快速讀寫的特點,避免人工介入,減少錯誤,實現生產信息采集的自動化。
(3)應用系統
應用系統主要管理讀寫器、PC/PLC和服務器等的通訊接口,負責實現硬件設備的信息交互以及與其它管理系統的兼容等問題。
2 基于RFID輪胎智能化管理系統
2.1 系統優勢
目前,在輪胎企業應用較為成熟的管理系統有密煉車間網絡系統、半成品和胎坯成型管理系統以及輪胎條形碼物流管理系統,這些系統均基于條形碼技術,已經覆蓋了輪胎生產的原材料倉庫、煉膠車間、成型車間、硫化車間、各檢驗工序、成品倉庫管理以及輪胎銷售、三包售后等各個業務環節。由于條形碼技術本身的缺陷,在輪胎生產過程中常常會導致以下問題:
(1)在生產過程中,各環節信息都由人工輸入,容易出現錯誤,使工作步驟不能正常銜接,影響生產效率;
(2)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時,由于記錄數據不完全,導致不能追溯到出現質量問題的工位上;
(3)生產部門對現場信息掌握不全,易使輪胎半成品積壓,影響生產和管理;
(4)管理人員不能直接了解生產線生產狀況,不能根據生產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作業計劃,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應用RFID技術后,以上問題可以迎刃而解。由于電子標簽能動態存儲每個工序作業的內容,可對生產線實現監控管理,使需求計劃更加及時準確;減少時間和資源的浪費;通過與輪胎企業管理執行系統的無縫融合,可追蹤定位輪胎每道工序的加工信息,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
2.2 應用設計
輪胎生產線是封閉循環系統,讀寫器和工位PC機進行通信,每個工位PC機都由后臺集中控制管理。標簽安裝到輪胎生產的各種工裝上,每個工位的讀寫器在工裝安裝到機位時進行讀取,并識別此工裝信息,在工位PC機上明確顯示,操作人員可以清楚地識別。
以成型生產線為例,輪胎成型工序采用的工裝分為工字輪和百葉車兩類,對現用的三鼓成型機,一條輪胎成型過程中需要13種物料,應用現有的條形碼,需要掃描每種物料的條碼,而采用RFID系統后,操作人員無需進行額外的操作,系統會自動識別每一種物料的信息。標簽采用防金屬標簽。工字輪標簽安裝在工字輪的輪輻上,讀取天線安裝在工字輪上方附近;百葉車標簽則可安在車下方,天線安裝在地下。系統布置完成后,操作人員更換物料時,安裝在附近的天線會自動讀取所換的物料標簽信息,并記錄到上層系統中。
2.3 主要操作流程
(1)電子標簽初始化
工人在交接班后,在工位PC機上輸入即將生產的膠料類型和所需原料。
工人領取原料后,通過帶有標簽的工裝在使用位置自動進行識別存儲。
生產時,工人把帶有標簽的工裝安裝到機位時,系統自動識別工裝信息,并在PC機上顯示,以便查看核實,完成電子標簽初始化。
當工裝物料生產完后,寫人生產信息,為保障系統穩定不影響生產,條形碼可作為預防措施跟隨工裝一起流轉。
(2)讀寫電子標簽
待加工的工裝物料送至工位時,在安裝到機位后,顯示當前物料的信息,以免上錯物料,并把當前物料信息記錄到PC機上,進行識別追溯。換去物料時,工人先在PC機上確認當前已用物料,再進行下一物料的識別生產。
若物料弄錯,系統會出現錯誤警報,工人可以清楚地知道哪種物料出現錯誤,進行及時有效的更正。
(3)提取電子標簽信息
輪胎生產的物料統一放到存放區,質檢人員發現不合格時,從讀寫器中提取已寫人信息,定位追溯到此物料生產工位,查找原因,及時更正。通過對物料存放區中工裝標簽的識別統計,可以實時地掌握當前物料信息,為后續安排計劃和生產任務提供了科學依據。
3 系統功能設計
3.1 制造執行系統(MES)功能模塊設計
MES連接了企業ERP(企業資源計劃)和MRP(制造資源計劃)等上層應用軟件和車間現場生產,是兩者進行有效溝通的橋梁,采用RFID技術的MES數據流結構如圖2所示。未應用RFID技術之前,ERP/MRP把生產計劃下到車間后,并不能有效控制每個產品的實際生產過程,有時會由于信息不準確出現脫離實際的錯誤決策。采用了RFID技術后,ERP/MRP能準確地控制車間的生產,相應地對相關的功能模塊要進行改進和補充,實現其與RFID技術的無縫融合。
3.2 各工序子系統功能設計
針對輪胎生產每個工序的特點和相同之處,

圖2 采用RFID技術的MES數據流結構
(1)生產計劃管理;
(2)物料信息管理;
(3)人員信息管理;
(4)設備管理;
(5)產量監控分析;
(6)半成品質量追溯檔案。
以輪胎半成品為例,管理控制系統結構和管理控制子系統結構如圖3和4所示。
4 RFID硬件設備
RFID硬件設備主要是電子標簽和讀寫器,兩者的選型從工作可靠性、性價比、識別距離、工作頻率、系統可擴展性、產品便攜性及維護難易程度、是否有成功的應用案例等方面考慮。
基于以上考慮,選擇UHF頻段讀寫器,工作頻段為902~928 MHz,符合標準EPC Gen2,讀寫距離為0~15 m,電子標簽選擇EPC Gen2標準的防金屬UHF標簽。

圖3 采用RFID技術的輪胎半成品管理控制系統結構

圖4 輪胎半成品管理控制子系統結構
5 結語RFID技術給輪胎企業帶來的并非僅為電子標簽與讀寫器,這兩種設備只是能比條形碼進行更有效地讀寫,不能給企業帶來長久競爭力,也不能引發企業本身根本性轉變和創新。RFID技術對于輪胎企業是連續改進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要實現這種根本性的轉變和創新,除有效的數據采集之外,更要靠企業本身管理水平的提高,通過整合企業現有的各種資源,優化流程,挖掘信息的有用價值,才能更好地發揮RFID技術作用,給企業帶來更高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