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發展存在的問題解析
1、目前國內物聯網的一些進展
2009年10月24日,在第四屆中國民營科技企業博覽會上,西安優勢微電子公司宣布:中國的第一顆物聯網的中國芯——“唐芯一號”芯片研制成功,中國已經攻克了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唐芯一號芯片是一顆2.4G超低功耗射頻可編程片上系統PSoC,可以滿足各種條件下無線傳感網、無線個域網、有源RFID等物聯網應用的特殊需要,為我國的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業內專家表示,掌握“物聯網”的世界話語權,不僅僅體現在技術領先,更在于我國是世界上少數能實現產業化的國家之一。這使我國在信息技術領域迎頭趕上甚至占領產業價值鏈的高端成為可能。
“與計算機、互聯網產業不同,中國在‘物聯網’領域享有國際話語權!”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中心主任劉海濤自豪地說。
目前,我國的無線通信網絡已經覆蓋了城鄉,從繁華的城市到偏僻的農村,從海島到珠穆朗瑪峰,到處都有無線網絡的覆蓋。無線網絡是實現“物聯網”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安置在動物、植物、機器和物品上的電子介質產生的數字信號可隨時隨地通過無處不在的無線網絡傳送出去。“云計算”技術的運用,使數以億計的各類物品的實時動態管理變得可能。
而在“物聯網”這個全新產業中,我國的技術研發水平處于世界前列,具有重大的影響力。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傳感網研究,與其他國家相比具有同發優勢。該院組成了2000多人的團隊,先后投入數億元,在無線智能傳感器網絡通信技術、微型傳感器、傳感器終端機、移動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已擁有從材料、技術、器件、系統到網絡的完整產業鏈。在世界傳感網領域,中國與德國、美國、韓國一起,成為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國之一。
中科院無錫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以下簡稱《無錫傳感網中心》),是國內目前研究物聯網的核心單位。2009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在江蘇無錫調研時,對微納傳感器研發中心予以高度關注,提出了把傳感網絡中心設在無錫、輻射全國的想法。溫家寶總理指出“在傳感網發展中,要早一點謀劃未來,早一點攻破核心技術”,“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加快推進傳感網發展”,“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
江蘇省委省政府接到指示后認真落實總理的要求,熱情擁抱“物聯網”,突出抓好平臺建設和應用示范工作,并迅速形成了研發安全感與產業突破的先發優勢。無錫市則作出部署:舉全市之力,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把無錫建成傳感網信息技術的創新高地、人才高地和產業高地。
2009年,無錫傳感網中心的傳感器產品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上海世博會被成功應用,首批價值1500萬元的傳感安全防護設備銷售成功,這套設備由10萬個微小的傳感器組成,散布在墻頭墻角墻面和周圍道路上。傳感器能根據聲音、圖像、震動頻率等信息分析判斷,爬上墻的究竟是人還是貓狗等動物。多種傳感手段組成一個協同系統后,可以防止人員的翻越、偷渡、恐怖襲擊等攻擊性入侵。由于效率高于美國和以色列的防入侵產品,國家民航總局正式發文要求,全國民用機場都要采用國產傳感網防入侵系統。至2009年8月,僅浦東機場直接采購傳感網產品金額為4000多萬元,加上配件共5000萬元。劉海濤稱,若全國近200家民用機場都加裝防入侵系統,將產生上百億的市場規模。
2、物聯網的實現還有一段路要走
(1)應用的開發
物聯網的價值不是一個可傳感的網絡,而是必須各個行業參與進來進行應用,不同行業,會有不同的應用,也會有各自不同的要求,這些必須根據行業的特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有價值的開發。這些應用開發不能依靠運營商,也不能僅僅依靠所謂物聯網企業,因為運營商和技術企業都無法理解行業的要求和這個行業具體的特點。很大程度上,這是非常難的一步,也是需要時間來等待。需要一個物聯網的體系基本形成,需要一些應用形成示范,更多的傳統行業感受到物聯網的價值,這樣才能有更多企業看清楚物聯網的意義,看清楚物己的應用與業務與物聯網結合起來。
(2)安全隱私問題
中國大型企業、政府機構,如果與國外機構,進行項目合作,如何確保企業商業機密、國家機密不被泄漏?這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且還涉及國家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在物聯網中,射頻識別技術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在射頻識別系統中,標簽有可能預先被嵌入任何物品中,比如人們的日常生活物品中,但由于該物品(比如衣物)的擁有者,不一定能夠覺察該物品預先已嵌入有電子標簽以及自身可能不受控制地被掃描、定位和追蹤,這勢必會使個人的隱私問題受到侵犯。
因此,如何確保標簽物的擁有者個人隱私不受侵犯便成為射頻識別技術以至物聯網推廣的關鍵問題。而且,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涉及政治和法律問題。這個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從技術上和法律上予以解決。造成侵犯個人隱私問題的關鍵在于射頻識別標簽的基本
功能:任意一個標簽的標識(ID)或識別碼都能在遠程被任意的掃描,且標簽自動地,不加區別地回應閱讀器的指令并將其所存儲的信息傳輸給閱讀器。這一特性可用來追蹤和定位某個特定用戶或物品,從而獲得相關的隱私信息。這就帶來了如何確保嵌入有標簽的物品的持有者個人隱私不受侵犯的問題。
(3)商業模式
物聯網商用模式有待完善。中國移動通信研究所所長于蓉蓉表示,“要發展成熟的商業模式,必須打破行業壁壘、充分完善政策環境,并進行共贏模式的探索。”華為戰略規劃部部長朱廣平指出“應用物聯網技術讓企業面臨改造成本問題,新的商業模式將改變改造成本高的現狀。”
(4)國家對物聯網的政策和法規
物聯網不是一個小產品,也不是只是一個小企業可以做出來,做起來,它不僅需要技術,它更是牽涉到各個行業,各個產業,需要多種力量的整合。
這就需要國家的產業政策和立法上要走在前面,要制定出適合這個行業發展的政策和法規,保證行業的正常發展。
二戰后,美國在經濟上一度并不特別強大,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不但是政府進行投資,而且在產業政策上給予了很多支持,導致美國的信息產業高速度發展,現在全世界基于PC和互聯網的信息產業完全控制在美國人手中,不但獲得了巨大利益,甚至政治利益、文化的傳播、價值觀的傳播都起了巨大作用。
因此對于復雜的物聯網,必須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必須要有專門人和專門的機構來研究和協調,物聯網才能有真正意義的發展,否則,它只能小有成就,而不會大有作為。
(5)技術標準的統一與協調
我們都知道互聯網發展到今天,有一件事解決的非常好,就是標準化問題,全球進行傳輸的協議TCP/IP協議,路由器協議,終端的構架與操作系統,這些都解決的非常好,因此,我們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使用每一臺電腦連接到互聯網中去,可以很方便的上網。物聯網發展過程中,傳感、傳輸、應用各個層面會有大量的技術出現,可能會采用不同的技術方案。如果各行其是,那結果是災難的,大量的小而破的專用網,相互無法連通,不能進行聯網,不能形成規模經濟,不能形成整合的商業模式,也不能降低研發成本。
因此,盡快統一技術標準,形成一個管理機制,這是物聯網馬上就要面對的問題,開始,這個問題解決得好,以后就很容易,開始解決不好,積重難返,那么以后問題就很難解決。這個問題和第一問題又是相關聯,如果政府沒有專門的部門來管理和協調,沒有相應的政策和法規,何來標準的統一與協調?
(6)管理平臺的形成
物聯網是什么?我們經常會說RFID,這只是感知,其實感知的技術已經有,雖然未必成熟,但是開發起來并不難。但是物聯網的價值在什么地方?在于網,而不在于物。傳感是容易的,但是感知的信息,如果沒有一個龐大的網絡體系,不能進行管理和整合,那這個網絡就沒有意義。因此,建立一個全國性的,龐大的,綜合的業務管理平臺,把各種傳感信息進行收集,進行分門別類的管理,進行有指向性的傳輸,這就是一個大問題。一個小企業甚至都可以開發出傳感技術,開發出傳感應用。但是一個小企業沒有辦法建立起一個全國性高效率的網絡。沒有這個平臺,各自為政的結果一定是效率低,成本高,很難發展起來,也很難起到作用。
這個平臺,電信運營商最有力量與可能來建設,也可能這個過程中,會有新的管理平臺建設與提供者出現。我也相信,這個平臺的建設者會在未來的物聯網發展中,取得較好的市場地位,甚至是最大的受益者。
(7)主要國家之間的合作和協調
關于核心技術、標準的制定、物聯網系統框架等問題,不是哪一個國家或哪家公司能單獨的很好地完成的。所以,我們不僅要在國際上與其他國家合作,也要和國內的相關組織機構合作。這樣才可能使我國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也使我國物聯網的應用縮小一大步。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上的開展需要各行各業的參與和協調,并且需要國家政府的主導以及相關法規政策上的扶助,物聯網的開展具有規模性、廣泛參與性、管理性、技術性、物的屬性等等特征,其中,技術上的問題是物聯網最為關鍵的問題,億博物流咨詢介紹,物聯網技術是一項綜合性的技術,是一項系統,目前國內還沒有哪家公司可以全面負責物聯網的整個系統規劃和建設,理論上的研究已經在各行各業展開,而實際應用還僅局限于行業內部。關于物聯網的規劃和設計以及研發關鍵在于RFID、傳感器、嵌入式軟件以及傳輸數據計算等領域的研究。
(8)安全體系的建立與形成
物聯網目前的傳感技術主要是RFID,植入這個芯片的產品,是有可能被任何人進行感知的,它對于產品的主人而言,有這樣的一個體系,可以方便的進行管理。但是,它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其他人也能進行感知,比如產品的競爭對手,那么如何做到在感知、傳輸、應用過程中,這些有價值的信息可以為我所用,卻不被別人所用,尤其不被競爭對手所用。這就需要在安全上下工夫,形成一套強大的安全體系。現在應該說,會有哪些安全問題出現,如何應對這些安全問題,怎么進行屏蔽都是一些非常復雜的問題,甚至是不清晰的。但是這些問題供者。安全問題解決不好,有一天可能有價值的物聯網會成為給競爭對手提供信息方便的平臺,那么它的價值就會大大的打折扣,也不會有企業愿意和敢于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