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C2142的低功耗有源RFID手持機設計
引言
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ey Identification,RFID)是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自動識別技術。通過射頻信號對某個目標的ID進行自動識別得到對象信息,并獲取相關數據。其突出優點是環境適應性強,能夠穿透非金屬材質,數據存儲量大,抗干擾能力強。根據供電方式的不同,可以將RFID分為兩類:一類是無源RFID,另一類是有源RFID.無源RFID工作時標簽通過讀寫器的電磁場獲得能量,標簽本身不需要電池;有源RFID則恰恰相反,電子標簽需要自備電池,提供全部器件工作所需的電源。與無源RFID系統相比,有源RFID系統對閱讀器的發射功率要求更低,有效閱讀距離也更遠,因此在很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1 有源RFID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有源RFID系統由有源標簽、閱讀器和應用系統3個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有源標簽具有唯一的身份識別碼(即ID),一些有源標簽內部還集成了傳感器,用于對特定物理量的測量。在閱讀器的有效工作范圍內,電子標簽主動地將自己的ID和所測得的物理量以電磁波的形式發送給閱讀器,閱讀器將相關信息存儲在自己的存儲設備中。存儲在閱讀器中的數據可以通過以太網口、RS232、USB等通信接口傳送給應用系統,以便對數據進行進一步處理。

2 有源RFID手持機的結構
本文設計的有源手持機的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其核心是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MPU);復位電路、時鐘電路、電源、鍵盤、LCD顯示是最小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用來維持系統正常工作以及進行人機交互;聲音提示電路用來進行操作有誤或者電池電量不足時的報警提示;背光電路可以為鍵盤和LCD提供背光;電量檢測電路通過檢測電池的電壓,依照電池電量和電壓的對照關系,間接地檢測出電池的剩余電量;RF電路通過天線可以進行射頻信號的收/發;外擴Flash可以存儲讀取到標簽的身份識別碼、漢字點陣字庫以及相關屬性等信息;USB接口可使手持機與PC機進行數據通信;JTAG接口用來下載和調試程序。

{$page$}
2.1 主控模塊與外圍模塊
主控模塊采用NXP公司基于ARM7內核的LPC2142微處理器。LPC2142具有USB2.O接口、2個I2C接口、2個串口、1個SPI接口、1個SSP接口、6個A/D通道,以及16 KB的RAM和64 KB的Flash;還具有實時時鐘(RTC),可以避免外接實時時鐘帶來的麻煩。通過分析得知,該微處理器完全可以滿足系統的需求。主控模塊的電路圖如圖3所示。

2.2 復位電路
為保證系統能夠可靠復位,采用專用的復位芯片CAT809進行系統的復位。復位電路如圖4所示。

{$page$}
2.3 電量檢測電路
電量檢測電路采用LPC2142內部的A/D轉換器。A/D的參考電壓Vref由電源電壓+3.3 V通過電阻分壓得到,如圖5所示。參考電壓的理論值是2.533 V,由于鋰電池的電壓最高可達4.2 V(滿充時),此時超出了A/D轉換器的量程,所以需要對該量程進行擴充。解決辦法是,將鋰電池的輸出電壓(圖中為3.7 V)通過兩個一樣的電阻進行分壓,將分壓后的電壓進行檢測,轉換得到的電壓值應該乘以2.
2.4 充電與靜電防護電路
如圖6所示,系統采用鋰電池和USB的VBUS兩路電源供電。兩路電源匯合后接入鋰電池充電芯片MAX1551的輸入腳,對電池進行充電。/CHG腳為充電狀態指示引腳,未充滿時呈高阻態,充滿時輸出低電平。充電期間,微處理器通過檢測這一引腳的狀態來判斷充電是否完成,并將充電狀態顯示在LCD上。為避免靜電對微處理器造成損壞,需要對USB接口電路進行靜電防護,這里采用的芯片是SN65220.

2.5 電壓轉換模塊
手持系統對電源的轉換效率以及電源芯片的靜態電流要求比較高。轉換效率越高,芯片的靜態電流越小,則同等條件下手持系統的電池使用時間就越長。電壓轉換電路如圖7所示。采用凌力爾特公司的DC-DC轉換芯片LTC3530和LTC3525-5V,在電池的可供電電壓范圍內,其效率在80%以上,最高可達90%以上;并且具有使能引腳,方便進行電源管理,可得到系統所需的+3.3 V和+5 V電源電壓。為保證系統在關機時仍然可以通過開機鍵進行開機,需要對微處理器單獨供電,這里采用轉換芯片LP2985.

2.6 鍵盤電路
鍵盤電路采用鍵盤管理芯片CH452A,如圖8所示。通過I2C接口與MPU進行通信,手持機的開關機鍵采用一個分立按鍵實現,與按鍵并聯的0.1μF電容可以消除抖動。

{$page$}
2.7 RF電路
nRF24L01是一款工作在2.4~2.5 GHz世界通用ISM頻段的單片無線收發器芯片。它具有面積小、數據傳輸速率高、低功耗等優點;可工作于跳頻方式下,能有效地避開周圍環境的干擾;通過SPI接口與微處理器進行數據通信,天線采用占用PCB空間較小的倒F型PCB天線。RF電路圖如圖9所示。

2.8 LCD電路
采用深圳耀宇科技公司型號為YM280T的2.8寸TFTLCD,可以工作在8總線模式下。其他電路如圖10所示。

背光電路,將鍵盤的背光與LCD的背光并在一起,用一個三極管開關進行控制,以降低功耗;聲音提示電路,采用體積為5 mm×5 mm×2 mm的蜂鳴器,以適應手持機小巧的需求;外擴Flash,采用引腳少、封裝體積小的串行Flash存儲器AT45DB081,通過SSP進行數據通信(SSP接口與SPI接口兼容)。
3 軟件設計
3.1 數據包格式
增強型ShockBurst模式下的數據包格式如圖11所示。

{$page$}
前導碼用來進行同步,僅在發送模式下使用;標志位用來進行包識別,僅僅用到其中的兩位,剩余的7位保留;數據是要傳送/接收的1~32字節寬度的物品識別信息;CRC校驗選擇生成多項式為X16+X12+X5+X1的16位CRC校驗。
3.2 手持機工作流程
手持機的工作流程如圖12所示。該流程針對可以讀寫的有源卡,需要把卡里邊的信息讀出來,然后扣除一定費用(或次數)后將修改后的信息寫入ID卡。為節省功耗,設定若一次按鍵(含開機)之后的5 s(要根據實際情況設定)內沒有按鍵按下,即讓微處理器進入空閑模式,當再
次有按鍵按下時,通過鍵盤產生的外部中斷將微處理器喚醒。

4 系統測試
本系統制作的PCB板的大小為5 cm×10 cm,完全滿足占用空間小的要求,元器件全部采用貼片的封裝。測試時先測試電源部分,若電源沒有問題再測試其他部分。每焊接一個模塊,都要隨時檢查電源、地以及其他引腳的焊接是否可靠。整機測試時,首要要檢測電源和地是否短路,檢查無誤之后才整體加電進行下一步的軟硬件聯調。
當軟件中設定發射功率為0 dBm時,在開闊試驗場地測試,通信距離為80m左右;在封閉樓道內測試,通信距離為30~40m.在空閑模式,從電池輸出端測得的電流為4.8 mA,系統采用1400 mAh的鋰電池,待機時間(處于空閑模式)可以達到10天以上。
{$page$}
結語
有源RFID手持機的設計難點在于小體積和低功耗的要求,這兩個關鍵問題的解決關乎系統設計的成敗。小體積是非功能性需求,可以通過選取封裝尺寸小的元器件和去除實用性不強的接口(如RS232串口)實現。而低功耗的指標則需要采取軟硬件相結合的低功耗措施來實現,除了在硬件上選取工作電流小、電源轉換效率高、靜態電流小的芯片之外,程序中采取有效的電源管理措施更是至關重要。一方面,可以進行有效的電源管理,將分區供電部分未用到的部分電源關掉;另一方面是處理器的低功耗模式的使用,對于那些不經常處于工作狀態的應用場合,這將會極大地節省系統的功耗。本文所設計的有源RFID手持機已經應用于停車場管理系統中,具有待機時間長、體積小巧和可靠性高等優點,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