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1 引言
醫院中的醫療設備是進行醫療診治、醫學科研的基礎平臺,也直接影響著診療水平。隨著相關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大量涌現出新的現代化醫療設備,然而傳統方式的醫療設備管理存在許多問題:強度大,管理低,信息無法及時同步等。落后的醫療設備管理方式已經明顯滯后現代醫院管理的需要。如何更加有效精準地管理日益增多的醫療設備,如何保障醫療設備的日常正常工作,如何及時發現和維修醫療設備,保障設備使用安全,是現在關注的熱點。傳統方式的醫療設備是通過基于B/S或C/S架構的計算機系統進行管理,從而實現了醫療設備的數據新增、查詢功能,但這種系統無法實現設備管理和信息共享的同步性。隨著醫院設備數量的增多和種類的繁雜,這種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設備管理的標準和要求。
本文設計與實現涉及RFID及物聯網技術在醫療設備管理領域中的一個應用。綜合運用移動數據采集技術、無線局域網(WLAN)技術和RFID技術,實現對醫院醫療設備的移動化、智能化管理。該系統設計模塊主要包含:基于智能移動終端的醫療設備RFID信息采集系統和基于Web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
2 RFID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種非接觸的自動識別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過程無需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這種技術具有安全、可靠、無接觸、無污染、數據可重復讀寫并保存時間久等特性。RFID是物聯網的信息采集層技術之一,分為Passive RFID、Active RFID和半Passive RFID三種。目前RFID系統基本有三部分組成:數據源(附著在設備上的電子標簽)、讀寫介質(與電子標簽交互的讀寫器)以及后臺處理(連接到中心數據庫的后端系統)。一般說來,一個RFID系統是由一個或多個閱讀器以及多個RFID標簽組成。因為標簽和閱讀器是通過電磁傳感方式進行交互,所以閱讀器不需要直接接觸標簽就能獲得相應信息。利用RFID技術對醫療設備進行管理將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3 基于智能移動終端的醫療設備RFID信息采集系統
基于智能移動終端的醫療設備RFID信息采集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讀寫器設備管理,RFID中間處理模塊和醫療設備移動管理APP 。
3.1 讀寫器設備管理 該功能主要實現對各種讀寫器設備的管理,通過相關設備接口與讀寫器連接,設置讀寫器參數,記錄其狀態信息。
3.2 醫療設備移動管理APP 在基于智能移動終端和RFID閱讀器進行開發的是實現醫療設備管理功能的移動管理系統。醫院定期會對醫療設備進行維修和盤點。在未使用RFID技術和無線技術之前,醫院的管理操作人員要去各個科室進行設備信息記錄,將設備數量和使用情況記錄下來,再將所有的數據單提交給數據錄入員輸入電腦數據庫中。
系統設計通過無線網絡和移動終端實時定位設備位置,利用醫療設備移動管理APP遠程操作后臺數據庫,實現對數據的各種操作(見圖1)。

圖1 移動APP操作界面
3.3 RFID中間處理模塊 該系統研制的RFID中間處理模塊由多個功能部分組成,包括:RFID標簽讀取數據管理、編碼及過濾器管理以及無線通信服務等。
4 基于Web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
該系統基于互聯網成熟的SSH框架開發而成,以B/S模式運行于服務端和瀏覽器之間,并同時結合移動終端實時實現數據交互。以Tomcat容器作為服務端軟件運行載體,并結合MySql數據庫服務技術進行數據管理。
4.1 系統模型圖 醫療設備信息管理系統通過WiFi進行數據傳輸,上層服務為PC前臺和智能終端,下層服務為數據庫,用戶通過PC前臺訪問,獲取后臺數據庫中關于設備的信息(見圖2)。

圖2 系統模型圖
4.2 系統主要功能模塊設計 系統主要包括醫療設備信息管理、科室信息管理、員工信息管理、移動客戶端管理、系統權限配置等五個方面。設備信息管理主要實現對設備的入出庫、報損、報廢、調動的信息管理,實時了解設備的使用情況,以及維護設備的類別信息;科室信息管理主要針對不同科室的科室代碼、科室名稱、科室人數、及科室主要負責人的統計和管理;員工信息管理主要記錄和管理操作人員的相關信息和使用權限;移動客戶端管理主要用于管理具有移動管理APP軟件的移動終端,了解移動終端的工作情況以及實現數據的移動化采集;系統權限配置主要根據用戶使用需求的不同分配不同的使用權限,系統設計了超級管理員,管理員和普通用戶三種權限。
5 總結
本文總體設計了系統的體系架構、關鍵技術、功能模塊等,開發工具采用Java+Tomcat+MySQL,硬件采用PAD+RFID標簽,結合成熟的SSH框架,實現了基于RFID技術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系統的應用提高了醫療設備信息的精度,節約了人力成本,有效地提高了醫療設備管理的自動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