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我的網線呢?
2004年,寬帶無線接入技術繼續呈現熱點不斷的繁榮局面,不時有新技術引起業界的矚目,無線接入技術繼續沿寬帶化和多樣化的方向前進。2005年,這一趨勢將得到延續,同時寬帶無線接入移動性的研究將進一步加強,而技術本身的應用研究也將受到業界的關注。以下,將重點就一些熱點和即將成為熱點的無線接入技術進行點析。
WiMAX 回歸理性,繼續發展
WiMAX技術是2004年無線領域突現的新寵。WiMAX是IEEE的802.16標準,全稱為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統。它能夠實現50公里的覆蓋距離,并支持高達70 Mbps的峰值速率。正是由于其大范圍覆蓋和超高速性能,WiMAX曾一度被部分媒體稱之為3G的終結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研討和沉淀,目前業界對WiMAX有了更理性的認識——它既有自身的突出特點,也存在一些不足。從技術自身角度來看:首先, WiMAX還不具備公眾移動通信網絡的廣域漫游、安全特性、終端便攜等移動特性;其次,WiMAX標準還不成熟,因此預計商用還需要至少2年以上的時間;其三,WiMAX的特點是高速的數據傳輸能力,但其還沒有對實時話音業務的高效支持能力,這將限制其作為公眾移動通信的應用。因此,WiMAX很有可能發展為3G的補充技術,而非3G殺手。目前,多數專家也認同了這一觀點。
2005年,全球將進入3G網絡部署年,在這一大背景下,WiMAX的光芒將略顯暗淡。未來的一年,WiMAX將重點解決自身的技術成熟性問題,以及做好標準化工作。同時,針對WiMAX技術自身特點的相關商用解決方案,也亟待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以前WLAN發展中遇到的商業模式的困擾,為人們提出了教訓,只有技術和商業模式得到完美結合,技術的發展才會更有生命力。
RFID 物流管理的革命
RFID技術并非一項新技術,但近兩年得到了極大的重視,這與全球對該項技術的大規模應用直接相關。RFID全稱Radio Frequency ID,它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作為條形碼的無線版本,RFID技術具有條形碼所不具備的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簽上數據可以加密、存儲數據容量更大、存儲信息更改自如等優點,其應用將給零售、物流等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目前美日等國家的相關組織加強了對RFID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工作。據統計,2004年美國銷售了約10億個無源智能標簽,日本也放寬了RFID的推廣政策。一些公司也基于網絡和RFID技術推出了數字家庭等技術方案,為其后期發展提供了想象空間。
今天困擾RFID技術發展的一個課題是成本問題,有專家認為在未來3年內其成本還難以實現突破性的下降。2005年,人們將繼續加強RFID的技術研究工作,RFID的標準化工作,以及和網絡技術的結合,RFID相關的管理系統,以及新頻譜的分配問題,都將進一步被討論和研究。但不管怎樣,2005年RFID技術將進一步獲得大規模應用,在我國,這項技術也將深刻地改變零售、物流等行業的現狀。
MIMO OFDM 新一代無線系統的核心技術
OFDM技術的主要思想是:將信道分成許多正交子信道,在每個子信道上進行窄帶調制和傳輸,這樣減少了子信道之間的相互干擾,同時又提高了頻譜利用率。多入多出(MIMO)技術是無線通信領域智能天線技術的重大突破。MIMO技術能在不增加帶寬的情況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統的容量和頻譜利用率。普遍認為,MIMO將是新一代無線通信系統必須采用的關鍵技術。近期,這兩項技術的結合成為無線通信系統的熱點技術,并被認為對提升無線局域網能力帶來巨大的推動力。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無線局域網性能和數據速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OFDM在帶寬和功率不受限的情況下,能夠實現人們期待的高速率,但對今日的帶寬受限和功率受限的無線局域網系統就不太適合了。而MIMO技術能在不增加帶寬的情況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統的容量和頻譜利用率,因此將MIMO技術與OFDM技術相結合是適應下一代無線局域網發展要求的趨勢。
2005年,該技術的相關研究工作將進一步受到重視,特別在無線局域網領域的應用研究將成為熱點。
802.20 又一項個性突出的新技術
2005年,在WiMAX剛剛熱了不久,另一項新的技術標準被媒體指稱將直接對WiMAX和3G構成威脅,這就是802.20標準。
IEEE 802.20移動寬帶無線接入(MBWA)工作組成立于2002年11月,致力于為移動用戶開發一個標準,這個標準支持在3GHz頻帶高可靠地進行高速無線數據傳輸。這個標準還有望為以250km/h速度移動的移動用戶提供高達1Mbit/s的高帶寬數據傳輸,這將允許高速列車上的用戶使用視頻會議等對時間敏感的應用。MBWA規范被正式稱為“為運動車輛提供服務支持的移動寬帶無線接入系統的標準空中接口-物理層和媒體接入層規范”。其目的是提高給予IP的數據傳輸速率,為無線城域網中移動速度較快的移動用戶提供服務。
2005年,該技術將進一步向成熟化方向前進,并在具體應用方面得到重視。但多數專家認為,該技術對其他的無線接入技術包括3G等,不會形成生死競爭的局面,而會成為在特殊環境下的互補技術,比如地鐵等特殊應用場合。預計在現有的技術指標下,該技術的應用范圍將遠遠無法和3G等技術相抗衡。
結語 構筑一體化的無線融合網絡
承襲2004年無線接入技術的繁榮,2005年該領域將繼續呈現繁花似錦的局面。而這一局面的繼續和發展,也為未來的無線通信覆蓋藍圖打下了底稿。隨著各種個性突出、適應環境各不相同的無線接入技術的推出和成熟,未來將形成一個多種無線技術綜合應用,不同環境由不同技術重點覆蓋,各種技術互為支撐和補充的融合無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