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信息已經成為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源,信息技術也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最強動力。現在,我國超過300個城市相繼提出要進行智慧城市建設,這體現了我國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魄力,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發展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
  應該看到,智慧城市建設是一項前所未遇的工作,建設過程中各種問題不斷侵擾著建設工作,而認識上的誤區則會使建設過程走彎路。
  誤區一:智慧城市建設主要是信息產業部門的事,屬于信息技術范疇的事,技術越先進越好。的確,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今天剛做完的技術規劃,明天就可能由于出現了新的技術而顯得“落后”。因此,不斷追求新技術的建設規劃會使智慧城市建設成為以技術為風向標的建設,讓技術牽了智慧城市建設的鼻子,最終可能會導致建設結果與實際需求相距甚遠;或者建設了先進的系統但與城市發展階段不相吻合,造成建設浪費,背離了智慧城市建設的本意。
  誤區二:建設好了物聯網,智慧城市建設就完成了。不可否認,物聯網的出現給城市建設確實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帶來了發展契機。不錯,物聯網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而且物聯網的數據把真實世界虛擬成了數字世界,使人們可以“坐在屋中觀天下”。但是,光有數據的存儲、整理不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全部,物聯網的建立也只是為智慧城市建設奠定了基礎,何況智慧城市建設的內涵是如此深厚。
  誤區三:智慧城市建設短期內就可完成。在短期內,花錢可以改變城市面貌,可以建設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統、高質量的社會保障設施。但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是使城市居民享受更好的社會體驗和服務,讓城市居民能夠使用,會使用,愿意使用城市的信息化設施,真正給市民帶來實惠。智慧城市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只有開始沒有結束,因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要求不會停止,滿足百姓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要求是社會發展的永恒目標。
  誤區四:參考技術廠商的城市建設方案就可以基本實現智慧城市建設。可以說智慧城市建設離不開信息技術廠商的幫助。但是,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做好全面、長遠的規劃,需要從城市全面發展的角度進行頂層規劃,一套技術方案所能涵蓋城市的寬度、廣度、深度恐怕是有限的。從這一點上出發,政府部門需要既看眼前的建設需要,更要看到長遠建設要求;既要尊重技術廠商的建議,也要清楚城市百姓對智慧城市的期望,避免走偏,落入技術導向誤區。
  誤區五:智慧城市建設就是傳統城市建設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