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中國欲參與RFID國際標準制定 打通出口瓶頸

作者:新浪科技
日期:2007-03-04 11:41:37
摘要:中國欲參與RFID國際標準制定 打通出口瓶頸
關鍵詞:標準法規

  新浪科技訊 據香港媒體報道,中國政府目前正在努力尋求由美國制定的貨物電子跟蹤標準的支持,希望通過此舉能幫助中國國內的廠商滿足西方客戶在這方面的新需求。

  據悉,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局副局長王忠敏將全權負責同美國方面的溝通。上周王忠敏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2004年中國EPC與物聯網高層論壇會議,會議的主旨是在電子商品編碼(Electronic Product Code,簡稱EPC)系統中大力推廣使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簽。王忠敏在會上表示:“中國將在EPC國際標準的制定中扮演重要角色。”

  王忠敏指出,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局下屬的一個工作組將會協同中國EPC方面的專家以及復旦大學的Auto-ID研究小組,密切關注EPC在全球范圍內的發展動態并促進EPC在中國的推廣使用。中國政府的這一決策將為國內企業滿足西方客戶在EPC方面的新需求鋪平道路。

  沃爾瑪去年就已經通知它的100家供貨商,該公司將于2005年1月1日后全面使用RFID標簽。而沃爾瑪的這一決定對于中國廠商來說影響頗大,因為據估計沃爾瑪有70%的貨品都是由中國廠商生產的。除了沃爾瑪之外,其它一些西方的購買者也希望中國廠商能夠盡早采用RFID技術,其中包括歐洲的幾家主要零售商,這些公司都希望能夠通過RFID技術改善全球范圍內的供應鏈管理。

  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作為條形碼的無線版本,RFID技術具有條形碼所不具備的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簽上數據可以加密、存儲數據容量更大、存儲信息更改自如等優點,其應用將給零售、物流等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如果RFID技術能與電子供應鏈緊密聯系,那它很有可能在幾年以內取代條形碼掃描技術。

  但是由于RFID標簽沒有全球范圍內通用的標準、多重頻率以及標簽規格,再加上光閱讀機的兼容性問題、高昂的成本以及隱私和安全問題,RFID技術在推廣的過程中遇到了重重的阻力。

  王忠敏指出:“中國非常迫切的希望參與RFID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因為中國是全球的生產基地,世界第四大貿易國家。不久的將來,中國企業將成為EPC的最大用戶。”王忠敏同時指出,由于中國香港的經濟已經同內地緊密聯系在一起,因此香港同樣將成為基于EPC的RFID標準的重要用戶。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總監林潔貽希望本土企業能夠同國際伙伴合作共同制定EPC和RFID規劃,她同時稱目前香港的后勤、IT、電子以及包裝印刷等行業同中國大陸進行跨地區共同部署RFID的時機已經成熟。

  在上周舉行的EPC會議上,EPCglobal成員之一,臺灣知名企業永豐余集團呼吁更多的亞洲企業和組織加入到基于EPC的標準開發中來,因為亞洲地區對于RFID的需求同歐美有很大區別。

  不過隨著部分企業、組織甚至國家自己的RFID標準日漸成形,共同開發RFID標準的計劃也許還未實施就要胎死腹中。上個月,日本T-Engine論壇同中國的電子商務企業實華開集團建立了合作關系,雙方將共同在中國推廣采用日本UID(Ubiquitous ID)標準的電子標簽。實華開是中國RFID標準化工作組的成員之一,而日本的UID標簽同RFID標簽卻有著明顯的不同,從這一點來看,要建立統一的RFID標準任重而道遠。(飛仙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