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刷卡風波”的經濟學分析

作者:經濟日報
日期:2007-03-04 11:41:50
摘要:“刷卡風波”的經濟學分析
關鍵詞:相關行業

  案例
  溫州餐飲企業集體“拒卡”
  溫州市區50多家餐飲企業集體行動,以一張張色彩鮮艷的告示牌醒目地告知人們:“現金結賬實惠,使用信用卡結賬須繳收銀行手續費2%”。由深圳零售業引發的“拒卡風波”卷到溫州。
  據了解,目前溫州市大部分商場受理銀行卡所支付的費率為銷售額的1%,超市的刷卡費率一般在0.5%左右。家電行業則按業務筆數來計算,比如賣掉一臺彩電或者一只消毒柜,只要顧客是刷卡買的單,不管金額大小,商家一律只付10元交易手續費。相比之下,餐飲業2%的刷卡費率就顯得有些過高。溫州市飯店餐飲協會林秘書長告訴記者,就以溫州市餐飲業去年營業額70個億來計算,其中10%通過銀行刷卡,金融機構一年收入2%的手續費就達1400萬元,再加上信用卡資金匯入商家需要一周左右,等于銀行又賺了一筆利息。
  面對部分餐飲企業與銀行僵持的局面,溫州各大商場、超市卻“按兵不動”。
  也有人想出了“變通”的辦法。既然刷卡費率由銀聯來管,那么“甩開”銀聯不就行了嗎。最近幾天,溫州有的銀行已經派人與餐飲協會商議,愿意將刷卡費率返回一半,讓協會確定一個收費公司。這實際上就是近幾年溫州各大超市普遍使用聯名卡的做法。
  分析
  小小銀行卡涉及消費者、商家、銀行卡方面三大利益主體,其三大利益主體又可細分為發卡行、收卡行、接轉中心等方面的利益關系。 
  “刷卡風波”產生原因
  一、商家利潤較低,刷卡收費“較高”。
  20世紀90年代以來零售業已經進入低利潤階段。目前一般商場凈利潤率多在1%—5%左右;2003年全國連鎖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僅為0.92%,其中連鎖超市的利潤率為0.64% 。2003年即使百強企業的平均毛利率只有11%左右。而銀行刷卡手續費率卻為1%,商家認為明顯過高。
  二、轉軌過程中的政府及其職責不清。
  在中國銀監會成立之前,有關銀行卡的手續費率都是由人民銀行制定的。
  在2003年4月28日中國銀監會成立之后,銀監會與央行劃分了職能范圍,其中對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職能應由銀監會會同國家發改委來行使。因此,也就有了銀監會、國家發改委的“2003年第3號令”。“第3號令”第20條明確規定:“此前有關商業銀行服務價格或收費的規定,與本辦法規定有沖突的,一律廢止”。
  但就在“第3號令”剛剛實施兩個多月后的2003年12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以“批復”的形式,發布了《中國銀聯入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辦法》,并宣布《分配辦法》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盡管央行自己說這一《分配辦法》是行業內部規定,但央行發布這一《分配辦法》顯然是“不合適”的。
  三、銀聯卡統一收費違反市場原則。
  銀聯卡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具有其發展前景,但由于其發展初期,采取了低收費的鼓勵措施,由于剛剛處于引導期,因此自然存在許多問題,其全國制訂統一的收費標準就具有典型的計劃經濟的痕跡,且其制訂過程缺乏民主性,分配的標準存在不合理性。
  解決“刷卡風波”對策
  一、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中介作用。應充分發揮商業協會、銀行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等行業協會的多功能作用,甚至可以在政府的引導下,召開協會聯席會議。
  二、政府不能夠撒手不管。政府應針對當前的實際狀況,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卡管理條例》,規制銀行、商家的經營行為。
  三、在新的規則沒有達成前,已有的合同應該執行。
  四、不同的地區和行業的“刷卡”
  收費應有所不同。
  五、銀行卡收費問題應采取聽證會制度,政府應吸收消費者、商家、發卡行、收單行、接收中轉行等相關的意見,確定基本的原則、費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