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術應用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案例分析
民以食為天,這天卻遮住我的眼
近來,從鄭州光明山盟乳業有限公司的"變質牛奶返廠加工再銷售"事件、光明乳業杭州生產基地的"早產奶"事件,一直到剛剛暴露出來的光明牛奶在長春違規加貼QS標識事件,光明乳業不斷地吸引著人們的眼球,有關食品安全的問題也一再引發廣大消費者的憂慮和不安。
如果連這樣的大型企業都不能確保"食品安全"這一關鍵要素,中國還有多少家乳制品或食品企業是值得信賴的呢?近年來,中國的消費者已經經歷了一系列觸目驚心的威脅到生命健康和安全的重大事件,如冠生園用往年的月餅餡加工成新的月餅事件,造成嬰兒變成"大頭娃娃"的阜陽劣質奶粉事件,大量的毒酒、毒面以及雀巢奶粉事件等,由此我們應當認識到:對食品安全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式的過慮,而是影響到社會和諧穩定的公共安全問題。
RFID,能否成為開天利劍?
在很多發達國家,是極其重視食品安全的。除了建立相關法律制度外,還采用高科技手段對食品安全進行管理。比如日本就建立了"食品身份證制度",即產品履歷和跟蹤監視制度,要求生產、流通等各部門廣泛采用條碼技術、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等電子標簽,詳細記載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的各種數據。
在國外,很多飼養場都已經運用RFID標簽來全程監測禽畜動物的基本狀況(如生長、健康、流通過程等),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就是將RFID+條碼技術貫穿于食品安全始終(種豬——飼養——屠宰——分割——小包裝——運輸——餐桌),全過程嚴格控制的產業鏈,保證向市場提供優質的放心肉食品。而被銷售的豬肉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根據豬肉包裝的標簽就可以實現全程追蹤和監管。
在澳大利亞也出現了RFID技術在新鮮食品行業的第一例應用。Moraitis公司正在和IBM公司進行合作使用RFID追蹤系統。RFID系統將提供每天從Moraitis運出的關于西紅柿產地,包裝日期,種類,質量和大小的詳細信息。
北美最大的食品服務營銷和分配組織SYSCO公司已經完成低溫儲運系統的無線電頻率(RFID)和傳感系統測試。這次試驗證明了RFID在食品運輸過程中監控溫度和環境條件的能力,在保證食品品質和安全方面前進了一大步。
在英國,Trenstar和Scottish Courage Brewing公司展示了如何使用RFID標簽更好實現對盛酒桶的追蹤。葡萄酒制造商還可以使用傳感技術的RFID標簽監控能夠影響酒品質量的酒桶所在環境溫度的變化。
在防偽方面,葡萄酒由于不能當場打開包裝檢查它的真偽,這就為偽造者提供了機會。Sassicaia的制造商為了防止偽造品的沖擊,還在進一步考慮在酒瓶的標簽中加入RFID芯片。
  在我國RFID等技術也被應用于食品安全跟蹤管理。比如:浙江省水產局、杭州市技術監督局和國家環??偩钟袡C食品發展中心,今年也聯合在國內水產業首次推出魚類產品智能防偽卡——千島湖"淳牌"有機魚身份證,實現了從水體到餐桌的全程質量跟蹤管理。 
 
·食品行業從RFID中尋求利潤 
 
·新鮮食品工業采用RFID處理技術 
 
·美利用RFID監控溫度確保運輸途中食品安全 
 
·日本加強立法確保食品安全 
 
·澳大利亞新鮮食品工業采用RFID處理技術 
 
·挪威開始對食品實行產品追蹤標簽制 
 ·【圖文】過半數食品企業認為需要無線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