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首個國家射頻識別產業化基地落戶張江 打造最大電子標簽產業鏈

作者:上海市科委辦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5:21
摘要:首個“國家射頻識別(RFID)產業化基地”今天落戶張江,并將打造為國內最大的產業鏈集聚地,形成每年5億片電子標簽生產及封裝能力,力爭2010年國內產品和應用市場份額達三分之一以上。一枚枚電子標簽正在上海物流、零售、票務、證件等多個領域大顯身手,今后將無所不在,替代平面條碼。
關鍵詞:電子標簽

 
              

  以“加強國際交流合作,促進射頻技術創新”為主題的“2006中國射頻識別技術發展國際研討會”今天在上午張江高科技園區隆重開幕。此次研討會由國家科技部、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國家發改委、國家商務部、國家信息產業部、國家教育部、國家公安部、中國海關總署、國家交通部、國家鐵道部、國家建設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郵政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十四部委,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國務院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大衛,上海市副市長嚴雋琪,浦東新區區長張學兵,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姜平等領導出席開幕式,為“國家射頻識別產業化(上海)基地”揭牌,并為首批入駐基地的企業頒證。


    

  來自國內外相關行業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相關協會及機構負責人等300余位嘉賓云集上海張江,共同研討和交流RFID技術、標準、產業發展等熱點問題,促進RFID技術及產業的發展,加快我國RFID應用推廣進程。此次研討會是我國在RFID技術領域的一次盛會,其規模和規格在國內尚屬首次。大會開幕式后,有關領導還前往基地,饒有興致地參觀了上海郵政示范項目、上海氣瓶管理系統等相關技術成果、應用案例和產品的展覽展示。

  為了更好地在國家層面上推動RFID技術的發展,科技部、信產部、國標委等部委通力合作,集聚國內優勢力量進行RFID的跟蹤研究、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和示范推廣。“十五”期末,科技部在國家863計劃中支持了一系列與RFID相關的工作和研究。今年6月9日由科技部、發改委、國信辦、商務部、信產部等15個部委聯合編寫的《中國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正式發布,為我國在未來一段時期RFID技術和產業發展確定了總體目標、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指出了發展的途徑。科技部抓住國內近期有能力迅速切入的突破點和關鍵技術先期啟動立項支持了“無線射頻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等項目,在戰略研究、關鍵技術、標準制定和應用推廣取得初步成果。10月1日,科技部863計劃先進制造技術領域辦公室正式發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先進制造技術領域“射頻識別(RFID)技術與應用”重大項目2006年度課題申請指南》,將在5年內對20個重大RFID項目提供1.28億元的支持。

  上海是我國RFID技術和產業化發展最快的地區。依托上海在微電子技術及產業化領域的優勢,上海市政府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關注和支持RFID技術的研究、產業化開發和推廣應用工作,特別是在物流領域、商業零售領域、安全與強制檢驗檢疫領域、醫療和衛生管理領域形成了一批應用示范,拉動了相關技術與產業的發展,使上海在RFID芯片設計、制造、測試,及RFID應用系統開發等方面處于全國的前列。由上海市科委牽頭的RFID研發基礎平臺建設也在大力推進中,并建立了國內首個RFID演示中心和第一家RFID產學研聯盟。基于上海在RFID產業基礎設施、自主創新、人才、配套產業、市場、國際合作等各個方面的良好產業集聚環境和工業基礎,今年8月科技部正式批準張江高科技園區為國內首個“國家射頻識別產業化(上海)基地”,由科技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推動該基地的建設。

  自上海市制訂實施“聚焦張江”戰略以來,經過6年多的發展,張江高科技園區已經成為研發創新、孵化創業、轉化輻射和機制創新的典范。園區內先進的集成電路產業基礎是對于RFID的發展過程中無可替代的關聯優勢,可以充分利用在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和封裝等領域形成的獨特優勢,來加速推動RFID產業的發展。目前,在張江已有一批RFID產業鏈上的項目落戶,包括產業技術研究企業,芯片設計、制造、測試企業,RFID標簽集成、生產企業,RFID讀寫器企業,設備制造企業,軟件開發企業,RFID系統集成企業,產品檢測認證機構及信息咨詢服務機構等。這些企業及研究機構將使基地內產業鏈各環節齊全并初步形成聯動,為吸引集聚更多相關企業與研究機構打下基礎。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