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企業動態  >  正文

德州儀器:專注戰略下的RFID

作者:蘇冠群 盧菲菲
來源:RFID射頻快報
日期:2007-03-04 11:43:05
摘要:德州儀器在多頭戰略和專注戰略之間選擇了專注戰略,2006年的RFID最大贏家花開何處?

德州儀器在多頭戰略和專注戰略之間選擇了專注戰略,將傳感器和控制器部門“忍痛割愛”給貝恩投資公司,而在以后的前進歷程中更加專注于高增長率的核心數字信號處理和模擬半導體的發展。德州儀器把RFID系統及業務并入半導體部門的舉措,將使德州儀器獲得這兩個市場上強大的競爭優勢。德州儀器專注戰略下的RFID業務怎樣布局,更加引人注目;2006年的RFID最大贏家花開何處?諸強爭霸賽誰會是最后問鼎者?

上周,為了專注于生產手機芯片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德州儀器將傳感器和控制產品業務(不包含RFID部門)以3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貝恩投資(Bain Capital)公司,Bain Capital作為全球領先的私人證券投資公司,曾合作參與海爾集團對美國家電制造巨頭——美泰克(Maytag,紐約證交所代碼:MYG)的收購。德州儀器傳感與控制部前身為成立于1912年的General Plate公司,1959年被德州儀器收購。傳感與控制部由三個主要業務部門組成:傳感器、控制器和無線電頻率識別(RFID),在美洲、歐洲和亞洲有9個技術和生產中心,員工達6000人。德州儀器傳感與控制部為全球運輸、家電、高壓交流電(HVAC)、工業/商用和電子/通訊以及RFID市場提供各種產品和解決方案。

理由:專注

    RFID射頻快報記者第一時間就這次出售采訪了德州儀器( 簡稱TI)新聞發言人,其官方新聞發言人表示:“這次德州儀器售出傳感器和控制器部門,而將RFID業務部門保留下來;下一步,德州儀器將更加專注于高增長率的核心數字信號處理和模擬半導體的發展。能否順利完成對傳感器和控制器部門的出售,主要視慣例條件而定,包括高層對這次調整的贊同態度;但是我們希望在第二季度能夠完成。同時,我們也要將RFID業務整合并入半導體部門,但是我想讓你明白一點,那就是,不論德州儀器的這次調整結果怎樣,我們都會將產品、產品的質量和顧客的需要放在首位。”

    就RFID射頻快報記者所提問的對這次德州儀器部門變更業務調整的實際效果是怎樣看的這個問題,德州儀器官方發言人認為這次對相關業務的調整是一次“雙贏”,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將德州儀器RFID系統及業務并入半導體部門,擴大RFID業務收益的同時將更加專注于高增長率的核心數字信號處理和模擬半導體技術的發展。

2、德州儀器的這次業務調整對擴大特定產品應用市場是大有裨益的,特別是對低能耗控制器和不可變記憶技術而言。

3、傳感器和控制產品部門將可獲得更多的促進其發展所需要的投資和戰略資源。

    對于這次德州儀器部門變更業務調整對客戶會不會造成不良影響這個敏感問題,德州儀器官方發言人表示:顧客是德州儀器的上帝。這次部門變更和相關業務調整并不會對顧客造成不好的影響,相反,該發言人認為益處是很明顯的:

“1、如果傳感器和控制產品部門繼續留在德州儀器,它將不能和RFID部門一樣獲得同等的發展資金的投入。
  2、德州儀器將一如既往地保持半導體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將各種資源整合后的協力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例如集成電路和包裝技術、制造能力、品牌和市場美譽度等。
  3、相對于其他RFID行業廠商來說,德州儀器的優勢會更加明顯。因為的話走儀器擁有更雄厚的經濟實力、更廣闊的發展規模和更前沿的技術支持。
  4、除此之外,德州儀器還有強大的企業文化和龐大的客戶資源。”

     德州儀器的現有業務包括三大部門:半導體部、傳感與控制部和教育產品部。與包括DSP、高性能模擬和DLP等明星產品的半導體部門相比,德州儀器的傳感與控制部雖然規模較小,但業績同樣出色。2004年德州儀器營業額合計126億美元,營業利潤為22億美元,其中傳感與控制部的營業額為11億美元,營業利潤為2.8億美元。雖然業績良好,但本次出售應早在TI視線之內,在德州儀器2004年財報致股東信中,德州儀器現任CEO譚普頓( Richard Templeton)就只字未提傳感與控制業務。去年10月就有分析家指出:隨著3C融合和3G時代的來臨,德州儀器將和英特爾、高通等發生越來越多的正面交鋒。德州儀器可能會忍痛割愛出售傳感與控制業務,以專注于核心業務,捍衛其在高性能模擬和DSP領域的霸主地位。

   

專注的歷史

    回顧德州儀器的歷史,成立于1930年大蕭條時期德克薩斯州以勘探石油儀器為主要產品的德州儀器,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入了大而全的時代,同時跨越好幾個不同的領域。直到1995年,TI的“做大做強”戰略發展至極致,旗下產品線不僅有傳統的半導體、圖形計算器、感應器和控制器業務,還有軍工、筆記本、打印機、內存條、軟件等等。1995年當年,TI以134億美元的銷售額位列世界500強的306位。

  但當時TI的產品多而全,卻缺乏專和精,從整體來說不能算是出類拔萃:筆記本電腦和打印業務排名第九,企業軟件與軍工業務均在十名左右,惟一排到第一位的就是DSP業務。

    自1996年湯姆·安吉伯成為TI的總裁兼CEO后,TI的戰略目標很快被重新定義為“為網絡社會提供數字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更通俗的說法就是,“我們希望在將來的信息社會里,每一個字節都是我們處理過的信息,每一個圖像都是由我們去進行傳遞的。”安吉伯一上臺就將軍工業務列入了沒有成長潛力的行列,并且很快將其出售,接下來把筆記本業務賣給了臺灣的宏基,存儲器業務也因為“價格受市場波動太厲害”,不符合TI“追求穩健成長”的策略,被放在了出售的名單上。

  短短四年,圍繞著DSP與模擬技術這兩個重點業務進行戰略調整,TI買入20家公司,又賣出了20家公司,推出了40個企業間的并購動作。

  2000年,當時銷售收入才百億美元的TI,以60億美元收購了開發生產高檔模擬產品的Burr-Brown公司,并使得自己的模擬產品穩居業界前兩位。03年7月,德州儀器購并RF元件制造商Radia,完成TI產品線下WLAN芯片組業務的布局。

  八年的調整期從另一個角度看就像一部TI在福布斯500強的榜單上節節敗退的“下行史”,從306位的高位排名一路下滑,378、428、438……直到2001年,消失在榜單的末端。

  但是榜單的“滑落”的背后有令人興奮之處:2003年TI的銷售收入為98.34億美元,距離500強的最后一位少了2億美元,但是TI的毛利率卻達到令人咋舌的40.3%。最新的德州儀器公布的2005年第3季度財務報告中,受半導體部門的推動,銷售收入達到35.9億美元,比上一季度32.4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增長了11%,利潤增長了12%。

    2003年德儀(TI)主要業務收入構成

專注下的RFID業務走向

    值得注意的是,德州儀器并沒有出售原屬于傳感與控制產品部門的RFID業務,即使RFID業務目前在TI全線產品中銷售額百分比比重只是以個位級計算。

    從1991年德州儀器公司(TI)開始建立德州儀器注冊和識別系統( Texas Instruments Regist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s (TIRIS))德州儀器注冊和識別系統)。作為一家跨國的半導體公司, TI是最早進行開發和銷售射頻識別產品公司,1999年開始推出UHF的產品,并于2001年1月正式更名為射頻識別系統(RFid™),2005年中期推出了最新的RFID Gen2產品。但在RFID市場上來看,2005年RFID全球出貨量上,老對手Philips,Inside領先于TI RFID,后面還有瑞薩、ST、Alien、Intermec、Symbol、EM、Impinj、日立、omron、華虹等新老RFID芯片提供商虎視眈眈。TI拿什么競爭?

   04年5月德州儀器新任總裁兼CEO理查德·譚普頓來中國放言:“過去的10-15年是英特爾的,那是屬于個人電腦的年代;而在未來的10-15年,通訊與娛樂領域將有更加巨大的需求,為此,我們已經積累了20年,在這兩個領域,TI(德州儀器)將沒有對手。”

    那么,RFID是否符合德州儀器圍繞通訊與娛樂兩大需求的技術出發點呢?根據譚普頓的觀點,無線會變成未來一切消費應用的平臺。無線包括手機的人與人通訊、當然也包括以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為代表的物對物通訊技術。

     據IDC統計2004年全球PC出貨量是1.75億臺,而手機達到了6.62億,從簡單的數值上判斷,手機就是至少4倍于PC的更大平臺;此外,無線設備有更好的移動性,比如:大家都會帶著手機出門,而把PC放在家里;所以,譚普頓認為手機將更可能成為重點應用平臺。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三四年前,人們都沒有預料到手機會帶有照相機,會有彩屏,而現在用在手機上面的照相機,比數碼相機還要多。

     在手機芯片市場上,TI比競爭對手Intel領先一步。手機制造商的領導者NOKIA,其手機芯片的14%市場份額是歸TI的,NOKIA去年也在其3220等幾款手機上試驗性的采用了RFID技術增加了近距離無線支付、電子數據交換的新功能。照相手機的發展速度,也許就是明日RFID手機的成長樣板。從為重要客戶提供整體芯片解決方案的角度,TI保留RFID業務是為其下一代手機處理芯片和平臺作技術支撐,將RFID部門劃入其半導體部門可以更有效的整合TI在手機、RFID兩大芯片市場的技術和人力資源,獲得這兩個市場上的競爭對手都無法比擬的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RFID市場本身是一個穩定增長的市場。據F&S公司預測,全球RFID市場到2009年,將從2003年的20億美元猛增到100億美元。目前在汽車RFID防盜芯片、畜牧動物RFID標簽跟蹤等方面TI已取得市場領先地位,在物流、防偽、信用卡等方面,RFID還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TI此前就表示會繼續在這些市場深耕細作。

    
    2006年的RFID市場的皇冠爭奪戰已讓人聞到濃濃的硝煙味道,TI將帶著光榮與夢想重裝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