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RFID技術開始在臺灣統一超商、松青超市等測試

作者:經濟日報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6:03
摘要:臺灣第一個采用RFID技術的食品流通履歷追蹤系統20日開始在統一超商、松青超市等四個通路測試。如果測試順利并普及,未來商品不只可以查生產身分證履歷,可能還可無線自動結帳。
臺灣第一個采用RFID技術的食品流通履歷追蹤系統20日開始在統一超商、松青超市等四個通路測試。如果測試順利并普及,未來商品不只可以查生產身分證履歷,可能還可無線自動結帳。 
 
  這套測試中的系統是由工業研究技術院與臺灣食品GMP發展協會在經濟部商業司指導下開發的,并與食品制造、物流與零售通路業者合作測試。 

  所謂的RFID技術(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是在每項商品內植入RFID感應卷標或芯片,如此一來,每一件商品都有身分識別,從制造廠、物流到配送店鋪三段配送過程都可建檔,提高商品的安全性,可防止品牌仿冒,增加食品流通安全。 

  工研院無線射頻科技中心主任謝錫興解釋,RFID建立流通履歷,比起傳統條形碼更有優勢。RFID的數據庫不但能紀錄條形碼內所有的信息,同時還可以儲存更大量的資料,又具有唯一識別碼,因此貼在產品上的識別卷標,不易被偽造或損毀,可防止千面人事件發生。 

  初期的測試階段與四個通路(五家店)、六個食品廠與五個物流廠配合,通路包括統一超商、康是美、松青超市、頂好超市;食品業者則有統一、臺灣綠藻、味全、味王、臺灣比菲多;物流廠為捷盟營銷、伸鴻公司、康國營銷、惠康物流部與中青公司。 

  工研院預計在兩個月內測試超過8,000個品項,測試重點包括食品加工流通鏈上、中、下游業者信息串連是否順暢。 

  第一家啟動測試選在松青超市的民有店,消費者只要拿參與測試的五種商品,到多媒體信息機感應,計算機就會讀取產品信息,屏幕上就會出現該項產品的內容成分、出廠日期、有效期限、是否具有GMP標章以及物流與各分店的信息等。 

  參與測試業者認為,這套系統是否能普及的關鍵在于成本能否壓低。目前,一枚貼在產品上的感應卷標,成本超過10元以上,在產品售價沒有漲價空間的情況下,負擔仍過大。 

  負責晨星半導體董事長梁公偉,也悄悄出現在啟動儀式現場。他指出,晨星也看好RFID芯片市場,已開發出可裝置在手機上的短距離感測IC。另外,晨星在長距離(約10公尺)的RFID也已完成開發作業,可應用在物流倉儲內的庫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