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深圳探討電子付費智能卡互聯互通可能性
作者:國際在線 王奇云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3:51
摘要:香港和深圳為了加強兩地公共交通尤其是鐵路上的連系,一直積極推動雙方的電子付費智能卡系統——八達通和深圳通——互聯互通,但可能涉及更換讀卡器以至智能卡的昂貴成本。
香港和深圳為了加強兩地公共交通尤其是鐵路上的連系,一直積極推動雙方的電子付費智能卡系統——八達通和深圳通——互聯互通,但可能涉及更換讀卡器以至智能卡的昂貴成本。
香港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香港八達通認為最有效益的做法,是起步較慢的深圳放棄其系統,全面采納八達通系統;為了消除深圳官員的疑慮,港方愿意讓深圳有關機構入股八達通,并接收深圳通全部員工。
另一名接近八達通的消息人士指出,深圳通經過長時間開發和測試后,已安裝數千部智能卡讀寫器,并發行了數以十萬計的智能卡,投入了大量資金,故深圳放棄系統的可能性甚低。
知情人士提出,如堅持使用兩個系統并尋求互通,單是香港就要改裝數以萬計的讀卡器或大量添置新讀卡器,又或更換數以百萬計的智能卡,兩者都成本不菲。最佳方案是八達通和深圳通合并,即讓深圳通股東入股八達通,深圳全面改用八達通系統,也樂意接收深圳通全部員工。
據了解,技術上八達通已能將卡片閱讀機調校至能讀到多張不同系統的卡,但兩地機構的談判暫未有突破發展,其中原因是涉及分帳、投資分擔等問題。
香港地鐵是八達通大股東,正興建深圳地鐵4號線二期,預計2009年竣工,地鐵擁有30年專營權﹔由于4號線接駁黃崗口岸,預料可成為港人來往兩地的主要接駁交通之一,"一卡通行"可以帶來很大的方便。
八達通發卡量已超過1300萬張,每日交易額平均高達7000萬港元,一年達250億港元,是全球最成功的電子付費智能卡系統。地鐵年報顯示,八達通去年為該公司帶來4000萬港元盈利,即八達通一年盈利接近7000萬港元。深圳通去年才成立,預計發行量今年底前可達150萬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