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RFID:電信業推進信息化的利器

作者:姚春鴿 人民郵電報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4:31
摘要:RFID應用為推進信息化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機會。而以推進信息化為己任的傳統電信業,憑借著其在無線技術和網絡資源方面的優勢,必將在RFID這一全新舞臺上大顯身手。全球的多家知名電信運營商,如英國電信、日本NTTDoCoMo以及美國AT&T,已經在RFID應用以及RFID與通信技術的融合類應用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不僅加深了電信業與各個行業的關聯程度,而且提升了相應行業的信息化水平。
關鍵詞:電信信息化

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又稱為電子標簽或者無線標簽,是一種利用無線射頻通信實現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被列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重要產業和應用技術之一。RFID標簽具有體積小、容量大、壽命長、可重復使用等特
 
點,可支持快速讀寫、非可視識別、移動識別、多目標識別、定位及長期跟蹤管理。成本的節約和效率的提升,促使RFID技術成為各個行業實現信息化的重要切入點。近年來,隨著在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務等行業的廣泛應用,RFID技術自身的產業化也在穩步發展之中,在行業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和深入。同時,RFID技術開始與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融合,朝著構建一個實現全球物品、人員信息實時共享的“物聯網”目標邁進,而這也正是RFID產業長遠發展的動力所在。與此同時,電信業憑借著在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的優勢以及對于社會信息化的基礎設置——公眾通信網的運營,不僅成為信息化最重要的推動力量,必然也將抓住RFID這一“利器”,提升社會信息化水平。

老技術形成新產業

在RFID技術的誕生之日,人們恐怕無法預料到其會從最初的軍事應用領域擴展至目前國民生產所涉及的各個行業。今天,RFID技術的應用天地空前廣闊,甚至在將來會呈現出“睜開眼睛所看到的任何東西無不應用了RFID技術”的局面,而這正是整個社會對于信息化需求的體現,同時也是RFID技術自身不斷發展的結果。

在今天被公認為本世紀最有前途的RFID,并不是一項新技術。最初,RFID技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空中作戰行動中用于進行敵我識別。但是由于技術和成本原因,RFID技術一直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從軍事領域轉向市場更為廣闊的醫療、零售、海關等民用領域,RFID技術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大規模集成電路、網絡通信、信息安全等技術在近年來的迅速發展,則為RFID技術進入商用階段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20世紀40年代,雷達的改進和應用催生了RFID技術,其理論基礎于1948年奠定;50年代是早期RFID技術的探索階段,主要進行了實驗室的試驗和研究工作;60年代,RFID技術的理論得到發展,開始了一些應用嘗試;70年代,RFID技術與產品研發處于一個大發展時期,各種RFID技術測試快速發展,市場上出現一些較早的RFID應用;RFID技術及產品進入商用階段是在80年代,當時各種封閉系統應用開始出現;90年代,RFID技術進入了廣泛的行業應用階段,RFID技術標準化也日益得到重視;此后,RFID技術開始穩步發展,其產品種類更加豐富,應用成本開始不斷下降,RFID技術開辟出發展的全新局面。

今天,RFID技術已經引發了一場席卷各個行業的變革,內容主要為節省成本與提升運轉效率。世界500強之首的沃爾瑪則是這場變革的重要推動者。從今年1月1日起,沃爾瑪的100家大供貨商紛紛在其商品上附加了RFID標簽。根據沃爾瑪提出的要求,截至2007年年初,為其提供貨品的小供應商也將在其商品上附加RFID的標簽。沃爾瑪的RFID舉措,震動了整個物流和零售業界。隨后,歐洲最大的超市麥德龍也宣布了類似的計劃,各國零售商和IT巨頭也紛紛加緊開發RFID專用的軟件和硬件,其中包括SAP、Oracle、微軟、IBM、惠普、飛利浦等公司。

由RFID技術引發的變革,催生了RFID這一朝陽產業。來自全球多家市場咨詢公司的數據均對RFID產業的未來給予了肯定:據統計,2005年RFID技術業務的總價值達到5.04億美元,比2004年上漲33%;德勤在其今年電信產業展望中稱,“今年年底時,將有超過100億個RFID標簽被售出并投入使用”;In-Stat也在其研究報告中預測,到2009年,全球RFID標簽的銷售收入將從2004年的3億美元增長到28億美元。在新興的、有著廣闊發展前景的RFID產業面前,相信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坐視不理,RFID技術引發的變革必將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從而成為繼手機技術之后最有影響力的無線技術之一。

推進信息化之“利器”

RFID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RFID產業的興起,與其迎合了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密不可分。信息化的最終目的是人人共享信息資源,而RFID技術則實現了人們對各類物體或設備(人員、物品)信息在不同狀態(移動、靜止或惡劣環境)下的自動識別和管理。

RFID技術具有廣泛性特點,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諸多高科技領域,涵蓋無線通信、芯片設計與制造、天線設計與制造、標簽封裝、系統集成、信息安全等技術;與條形碼、磁卡、IC卡等同期或早期的識別技術相比,RFID技術具有非接觸、工作距離長、適于惡劣環境、可識別運動目標等優點。許多國家和跨國公司都在加快RFID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進程。在過去十年間,全球共產生數千項關于RFID技術的專利,主要集中于美國、歐洲、日本等。

RFID系統至少由RFID標簽和閱讀器兩部分組成。電子標簽是射頻識別系統的數據載體,電子標簽由標簽天線和標簽專用芯片組成。RFID標簽具有數據存儲量、數據傳輸速率、工作頻率、多標簽識讀特征等參數,可按照能量供給方式的不同,分為有源、無源和半有源三種;按照工作頻率的不同,分為低頻、高頻、超高頻和微波頻段的標簽。目前,國際上的RFID應用主要以低頻和高頻標簽產品為主;超高頻標簽開始規模生產,并且由于其具有可遠距離識別以及低成本的優勢,有望在未來五年內成為主流。

RFID標簽與閱讀器之間通過耦合元件實現射頻信號的空間(無接觸)耦合,在耦合通道內,根據時序關系,實現能量的傳遞、數據的交換。RFID讀寫器產品類型較多,部分先進產品可以實現多協議兼容。中國已經推出了系列RFID讀寫器產品,小功率讀寫模塊已達到國外同類水平,大功率讀寫模塊和讀寫器片上系統尚處于研發階段。

傳統電信業的新舞臺

RFID技術的應用已經掀起了一股世界性的熱潮,各種創新的RFID應用即將對許多行業的商業流程進行重新改造和規劃。美國沃爾瑪和德國麥德龍等零售業巨頭已經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推動力量;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政府,也紛紛通過對于公共事業領域的率先投入,策略性地引導該國產業應用RFID技術。中國的RFID技術推廣將在近期內首先應用于敏感物流行業,如集裝箱運輸、生產制造、公共安全和物品防偽等領域。

RFID應用為推進信息化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機會。而以推進信息化為己任的傳統電信業,憑借著其在無線技術和網絡資源方面的優勢,必將在RFID這一全新舞臺上大顯身手。全球的多家知名電信運營商,如英國電信、日本NTTDoCoMo以及美國AT&T,已經在RFID應用以及RFID與通信技術的融合類應用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不僅加深了電信業與各個行業的關聯程度,而且提升了相應行業的信息化水平。

英國電信特別成立了RFID研究部門:Auto-ID服務部,從而首次提供管理特定行業供應鏈的服務。英國電信希望新推出的Foodnet服務能夠將原材料和成品的數據集成并在整個供應鏈內實現共享,共享數據可以來源于閉環RFID、二維條形碼和一維條形碼。由Foodnet系統提供的信息共享,將使供應商受益匪淺。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供貨信息共享之后,供應商對于需求了然于胸,既可以避免過量供貨,也不用擔心因供貨不足而支付罰金。英國電信的Foodnet系統推出之后,將近100個食品零售商對此表示“感興趣”或者使用了英國電信的首個RFID管理服務——AssetIntelligence,用于追蹤本公司內的商業運作情況。名為Assetintelligence的有源RFID標簽管理服務系統,將RFID設備、標簽以及系統軟件硬件捆綁在一起,能夠收集和共享各種數據。

除了在各個行業內部的應用之外,由RFID技術衍生的移動支付業務,將建造一個跨行業的支付平臺,電信運營商相應也將成為跨行業的服務提供商。日本NTTDoCoMo于2004年中期在日本推出了通過內置RFID芯片實現的Felica業務,即“手機錢包”業務。此外,將RFID技術與互聯互通技術進行整合,就產生了NFC技術。近日,福建移動廈門分公司、廈門易通卡與飛利浦公司共同參與了NFC移動支付應用測試。用戶可以使用內建NFC功能的Nokia3220手機在廈門易通卡覆蓋的公交、輪渡、餐廳、影院、便利店等營業網點進行非接觸式手機支付。易觀國際認為,電信運營商具備了電子支付的三要素:支付賬戶(電信賬戶)、支付渠道(移動通信網絡)以及支付工具(NFC手機)。從這個意義出發,NFC移動支付的應用,將有助于電信運營商形成在電子支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電信運營商最有可能扮演跨行業的電子支付服務提供商的角色。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