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復旦微電子為金卡工程增加跳動的中國芯

作者:新民周刊 李澤旭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4:38
摘要:他這樣描述復旦微電子的創新:構建一個可以重復使用的制度、產品。高科技產業的魅力就是產品一次開發,重復使用,在制度上,創造一次投入、低維護成本的體系,這也是復旦微電子最具特色的一點。復旦微電子在發展上花了很多的力氣,但都不是花在具體問題去怎么解決上,而是花在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個問題?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體系、機制是什么?如何在現有的成本下建成解決問題的體系?這個體系從建立那一刻起就應該有自己的生命力,自己清理、維護、改進、向上。“這就是我的一個核心管理思想。”施雷說。
   任何一個行業,先行者占有多方面的優勢,這些優勢互成體系,形成一個多層次的防護鏈,阻礙著后來者進行突破和超越。用簡單的思想是沒有辦法實現突破的。

  在上海乘地鐵,許多人都有過那種手持單程票在進站閘機口“一揮而過”的瀟灑感覺。如果細心觀察一下這張薄薄的非接觸式IC卡單程票背面,無一例外地會看到“上海復旦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一行小字。

  也許有人會說,“這并沒什么特別的啊!”

  但是,這個看似不特別的卡片卻是世界上已投入使用的最薄的非接觸式IC卡,創造它的是2006年首屆“長三角自主創新青年領軍人物”稱號獲得者,39歲的上海復旦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施雷和他的團隊。

  臺灣IC圈內曾有一種說法:“如果你要到祖國大陸投資,就先找施雷談談,聽聽他的建議。”

  8年前,施雷帶著“讓所有電子產品都擁有一顆中國芯”的夢想和對中國集成電路發展的遠見,率領復旦微電子團隊闖入一個由國外公司占據的集成電路市場。兩年后,公司在香港創業板上市,成為中國集成電路第一家海外上市的公司,4年后成功增發H股,并吸引海外著名IC設計公司入股。目前,復旦微電子已發展成為全球智能卡芯片領域產品線最齊全的公司之一,6年內,相繼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0多個產品。其中,以8K加密存儲卡芯片為代表的智能卡芯片,使上海金卡工程完全有了跳動的“中國芯”,并已向海外客戶大量供貨,與西門子、飛利浦等半導體巨頭直接競爭。

  創新常被視而不見

  與施雷的對話從那張薄薄的地鐵單程票開始。

  2005年11月,在第七屆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這張不起眼的票從來自722家國內外展商的1368項參展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銀獎。“用于軌道交通單程票的超薄型非接觸卡”項目被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國內外專家認定: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業績,而且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然而,這張單程票的獲獎經歷卻并非一帆風順。

  施雷告訴本刊記者,“評獎曾遭到專家很大質疑,我們在獲得批準后特地派去了總工程師進行說明。原來地鐵都使用磁卡票,按照正常的做法,如果換成IC卡,進出口的閘機就都要換掉,重新購置,一臺需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我們這張小小的單程票只需要對閘機做小小的改動,一臺的費用也就1萬元左右。”

  “真正有效的創新,往往是社會大眾看起來不顯眼的。”通過這次評獎,也讓施雷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對于創新,施雷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他告訴本刊記者,任何一個行業,先行者都占有多方面的優勢,這些優勢互成體系,形成一個多層次的防護鏈,阻礙著后來者進行突破和超越。這個阻礙往往不是一個點的突破就可以形成突破的。

  怎么來突破呢?簡單的思想是沒有辦法實現突破的。現實情況是,這是從企業的層面看,先行企業現在往往都是國際公司,有主導作用,吸引著大量的企業圍繞著它,構成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體系。你的局部技術超過了這個企業,也沒辦法突破這個體系。從國家層面看,發達國家在各個經濟體系里占中央主導地位,也會阻止你來沖擊這樣的一個主導地位。

  很多時候,我們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競爭過程中,就存在這樣一個基本態勢。這個基本態勢下呈現出一個現實就是,幾乎你每樣事情都做不成。例如人才,你的人才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向一流的高地聚集,當你培養越來越多的一流人才的時候,你等于是為那個遠處的高地輸送越來越多的一流人才。這已是個常態,在這種常態中不是要不要創新,而是要找出一個綜合的策略,保證你能夠加入競爭,尋求機會,實現領先。

  除了規則無可約束

  創新的土壤就是科學務實——施雷對復旦微電子的創新作了清晰定位。“如果沒有這個土壤,創新就變成了演戲。”施雷說。

  施雷認為,創新有共性的東西,但“藝術性”的東西也很多,“藝術性”也就是一個企業創新的個性。

  他這樣描述復旦微電子的創新:構建一個可以重復使用的制度、產品。高科技產業的魅力就是產品一次開發,重復使用,在制度上,創造一次投入、低維護成本的體系,這也是復旦微電子最具特色的一點。復旦微電子在發展上花了很多的力氣,但都不是花在具體問題去怎么解決上,而是花在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個問題?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體系、機制是什么?如何在現有的成本下建成解決問題的體系?這個體系從建立那一刻起就應該有自己的生命力,自己清理、維護、改進、向上。“這就是我的一個核心管理思想。”施雷說。

  施雷的這一“藝術性”讓復旦微電子在創業之初成了一個最不像公司的公司。

  最早的辦公地點在復旦大學內一個50余平方米的小房間,旁邊就是一個裝修工地。人員擴充后,復旦微電子陸續又租了兩個“辦公房”,一個在復旦的教學樓里,另一個則在別人的水房里。

  不但辦公分散,包括施雷在內的所有公司管理者辦公室非常寒酸,沒有車子,沒有秘書。“時髦電視劇上的領導該有的一切東西,當時我們都沒有。”施雷說。

  施雷一開始采取的就是創造培育未來可拷貝的管理模式,從質量管理、供銷、人力資源等各個細節入手,建立一個覆蓋全公司的管理體系,這種創新顛覆了眾人心中原有的企業概念。

  規范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范流程之間的作用,部門之間的作用,進行低成本運作,保持一個冷靜的企業氛圍……施雷一步步做了下來。這里面,他引以為自豪的就是保持冷靜的企業氛圍。為此,他舉了一個熱力學的現象:冷的環境下分子間的碰撞比較少,損耗少,而且有規則,有規則的光才能形成激光。

  基于這種冷靜務實的態度,施雷確定了復旦微電子的人才理念除了結果,沒有什么可以考核你;除了規則,沒有什么可以約束你。

  復旦微電子的IC卡芯片已經有上億人在使用,上千萬部手機里跳動的是復旦微電子的“中國芯”……說起這些,施雷禁不住露出笑容。“過去認為高不可攀的山峰現在都在我們的腳下。我們在純技術上已不輸于任何一個國家的公司,包括那種巨無霸的公司。”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