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EPCglobal第二代標準獲國際認可仍需時日

作者:Dann Anthony Maurno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4:41
摘要: RFID標準組織EPCglobal的第一類第二代UHF空中接口協議(Class 1 Generation 2 UHF Air Interface Protocol,以下簡稱Gen 2)雖已得到核準,但并未能把所有RFID廠商及其客戶都招致麾下,其互操作性和易用性仍未得到保證。
關鍵詞:EPCGlobalGen 2ISO
 RFID標準組織EPCglobal的第一類第二代UHF空中接口協議(Class 1 Generation 2 UHF Air Interface Protocol,以下簡稱Gen 2)雖已得到核準,但并未能把所有RFID廠商及其客戶都招致麾下,其互操作性和易用性仍未得到保證。

  根據這個標準開發軟件的RFID技術廠家表示,用戶對軟件的接受程度非常好;但是RFID還在發展,結局如何,仍不清楚。

  Gen 2明確規定了超高頻RFID系統的物理和邏輯要求。它僅適用于“供應鏈RFID”硬件設備——也就是說,標簽和讀取設備要滿足大型零售企業的需要。它同時還是一個開發型標準,可兼容不同廠商產品,提高了信息存儲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和讀取速度;所有這些都有助于降低RFID標簽和讀取設備的成本,加快對RFID技術的采用。此外,Gen 2標準還是EPCglobal電子產品碼,即EPC,的支持平臺。EPC是與貨物、貨盤或集裝箱唯一對應的一個數字

  。它可以被看作是RFID標簽所載信息的語法。支持者聲稱,Gen 2標準與EPC相結合,能把供應鏈的可視性延伸到具體貨物。2005年確實被認為是“集成年”。Gen 2標準剛剛得到批準,幾乎肯定可以獲得ISO認證,很多RFID顧問就要把符合標準的RFID應用到幾百家企業中,所涉及的讀取設備成千上萬,標簽更是有幾百萬之多。但實際上所發生的情況卻有所不同,或許比顧問們的建議還要好。用戶對RFID比較謹慎,他們先把需要告訴相關廠商,然后等待回應。正如紐約州ABI Research總監Erik Michielsen所說:“由于Gen 2還在發展,大廠商也許諾降低成本,需要大規模采用該技術的企業也在等待,相關培訓也在增加。”

  Dynasys公司是Texas Instruments公司RFID產品和IDmicro公司主動RFID設備在美國的分銷商和技術支持中心,銷售Gen 2標簽、讀取設備和評估工具。Bob Scher,該公司CEO:“事實上,目前處于用戶培養階段。我們銷售的評估工具多于生產量產品,這說明(企業)正在進行嘗試,而并沒有一擁而上。”

  Kevin Ashton,RFID技術提供商ThingMagic公司總裁,對此表示贊同。他說:“雖然到處都可看到增長,但是我們沒有看到風險投資支持的企業和分析認識所期待的暴漲。”“2005年市場仍在發展,沒有爆炸。” Alan Melling,Symbol Technologies負責業務開發的高級主管,說,“我們處在采用浪潮的初級階段,這股潮流正在積聚能量。”他還表示,硬件廠家正在及時增加產量,以滿足客戶對Gen 2產品的需求。

  什么是與Gen 2相符

  這時候,問這個問題有點冒險。MET Laboratories,EPCglobal測試合作企業,提供“授權”檢測系統,對產品是否符合Gen 2標準,進行測試。理論上,未經MET檢測,任何企業都不可聲稱其產品符合Gen 2標準。同時,各家廠商也在尋求基準組織和檢測實驗室ODIN Technologies等可信第三方機構的驗證。ODIN已檢測了Alien Technologies、Avery Dennison、Impinj、Symboland和Rafsec等公司的標簽。(2005年)六月,該公司發布符合Gen 2標準的手持式RFID讀取設備研究報告,稱Symbol、Psion和LXE的產品性能領先。

  廠商同時還在進行互操作性測試,以確保設備在世界各地均可運行。“對于任何新標準來說,互操作性測試都是最拖后腿的因素。”Melling說,“只有具備互操作性,技術才有價值。”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也已經給予了Gen 2間接許可。(2005年)六月七日,以Gen2為基礎的ISO 18000-6第三部分修訂草案,通過了初步投票。(2006年7月,ISO通過該修訂標準,并出版發行。)

  但是,如果Gen 2標準被采納,EPC本身的位置就不太穩固了。根據ISO 18000-6標準規定,基于Gen 2的標準并不要求企業加入EPCglobal,或支持EPCglobal編號系統。

  這樣一來,問題就復雜了。EPCglobal成員的一個優勢在于可獲得管理單位代碼,這是EPC用于識別企業或組織的代碼。一些企業以全球貿易識別代碼(GTIN)做EPC管理單位代碼。和GTIN相比,EPC管理單位代碼還提供了序列碼,用于識別項目、貨盤或貨柜。GTIN由非政府行業組織EAN International和統一代碼委員會(Uniform Code Council / UCC)分配,用于條形碼或RFID中。EPCglobal由EAN和UCC(已并入國際組織GS1)聯合組建。加入EPCglobal的企業要交兩次費,一是GTIN,二是EPC管理單位代碼。

  EPCglobal表示,其成員不僅擁有EPC代碼,還可獲得消費者隱私與公共政策最佳實踐,MET Laboratories認證和規則遵從測試,并與其它訂戶合作創建實驗和測試項目。但是,無論加入EPCglobal與否——即每年7萬5千美元的會員費,均可獲得檢測、影響以及與其他RFID用戶的聯系。

  由于這個原因,一些國家——特別是中國——懷疑加入EPCglobal的價值。作為2003年出口達4千3百80億美元的制造大國,作為供貨額高達150億美元的沃爾瑪供應商,中國對EPC編碼的支持對于它是否能在全球范圍內得到采納,至關重要。但是,中國正在開發自己的RFID標準,以免向EPCglobal交納版稅。

  有些企業用GTIN代替EPC管理單位代碼。ISO美國技術咨詢小組副主席Michael Guillory說,既然擁有GTIN,同時無需支付任何費用的ISO標準也將推出,“中國看不到僅僅為了銷售其已在銷售的產品,而向一個美國組織支付1億美元,有什么價值。”

  其他阻礙

  美國商務部表示,迫在眉睫的是要保證不同系統、不同國家、不同軟硬件規則間的互操作性。美國所允許的頻段范圍比較廣,而Gen 2主要反映了美國標準。 初期國際合作還算不錯。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修訂了幾個波段的RFID操作規范,向歐洲和澳洲規則靠攏。亞太地區國家——包括中國、日本和韓國——都逐步允許RFID使用UHF頻段。日本正在修改管理規則,允許將某頻段用于非特許、低功率、被動標簽RFID系統。這與美國模式以及Gen 2所確定的頻率非常接近。

  不過,中國仍然比較猶豫。就在(2005年)6月份,中國仍不認為有必要遵循Gen 2標準。不過,已經出現了略有轉圜的跡象。EPCglobal主席Mike Meranda 7月下旬訪問了東南亞。內部人士透露,中國企業開始認識到,和自己開發標準或編碼系統相比,EPCglobal的參與或許是一條通往國際貿易的捷徑。

  如果要想等到所有一切都準備好了再采用的話,就需要有點耐心了。專家預計,Gen 2 RFID的完全商業化要到2008-2010年才會實現。“隧道盡頭,就是光明。”Michielsen說。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