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PK”條碼
作者:《中國物流與采購》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6:17
摘要: 目前,在條碼與RFID的PK之戰中,價格優勢是其一把利劍。盡管如此,RFID有助于解決零售業兩個最大的難題:商品斷貨和因盜竊和供應鏈被攪亂而帶來的損耗。“RFID技術能夠幫助把失竊和存貨水平降低25%。”一位業內人士這樣估計。
超市貨架前,黑衣人把一件件商品裝進自己的大口袋里,動作熟練而肆無忌憚,出門時,帳單便咔咔地從打印機里吐出來。 “這里演示的是,將來如果在超市推廣RFID技術后,出現的無人化操作的理想狀態。”對這則廣告記憶頗深的宋綱綱對記者說。
慎對PK
“因為大家都是美國企業,而且在某些領域還存在著競爭,所以在第一時間,我們就知道了訊寶被摩托羅拉收購的消息,但感覺還是有點意外。” Microscan北中國區經理宋綱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Microscan公司成立于1982年,20多年來公司一直致力于開發免持式自動條形碼掃描器,是世界上第一家成功將激光二極管集成到條形碼掃描器中的公司。
“我們一直都專注于條碼技術,但最近幾年從媒體傳出這樣的聲音說RFID會取代條碼,對此我們持保留意見,至于我們會不會跟進,要靜觀其變。”遠在新加坡的Microscan亞太區經理Wayne goh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這樣說。有事實表明,Microscan繼續加大了新產品的開發速度。
“我們不會輕易進入這個領域,因為如果將來這個領域真的成熟的話,也許會和RFID的廠商進行戰略結盟,將RFID技術嵌入我們的掃描器中。” Wayne goh再三向記者表示公司對進入RFID領域的慎重。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種慎重主要是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全球范圍內RFID標準尚未統一;
二是目前RFID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RFID的優點是有目共睹的。它是非接觸性的,識讀的速度很快,它的容量也很大,它允許你存儲很多的信息,有很多技術的優勢。
從另一方面看,由于RFID的成本很高,所以客戶因為成本的問題通常不會考慮應用RFID技術。”作為生產商來說,新技術在商業應用的成熟運用這一過程的采購成本、推廣成本往往會很高,Wayne goh先生在美國曾經接觸到一位合作伙伴,投入1億美金進入RFID領域,至今“深受其累”。
目前,在條碼與RFID的PK之戰中,價格優勢是其一把利劍,“現在條碼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普通的條碼成本不過幾分錢。”宋綱鋼說。 “也許需要十年的時間才能把RFID從研發到技術成熟、推廣這所有環節的費用攤薄,這樣企業的盈利才能實現。”宋綱綱說。不過,也許用不了十年的時間,因為全球知名的幾十家射頻識別系統的幾十家零部件制造商,如IBM、英特爾、微軟和飛利浦等紛紛準備,力爭在RFID市場大戰中搶奪一杯羹。“這些企業的進入會大大縮短RFID技術的推廣應用,困擾RFID的成本問題也會解決得很快。”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長短之間毫無疑問,在商業領域,沃爾瑪是RFID的忠實擁躉。據業內人士分析,通過采用RFID,沃爾瑪每年可以節省83.5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為不需要人工查看進貨的條碼而節省的勞動力成本。 “在美國,沃爾瑪推廣RFID的工作也不是很順利,主要是電子標簽的成本是由供應商來承擔的,有的供應商出于成本的考慮,會抵制。” Wayne goh先生向記者舉例說,“一瓶可樂賣一美元,再加上0.5美元左右的電子標簽的成本,供應商的壓力就可想而知了。”
盡管如此,RFID有助于解決零售業兩個最大的難題:商品斷貨和因盜竊和供應鏈被攪亂而帶來的損耗。“RFID技術能夠幫助把失竊和存貨水平降低25%。”一位業內人士這樣估計。
但在工業應用領域,據宋綱鋼介紹,有些應用領域卻是RFID目前無法解決的。“在一些制造領域,比如汽車的原配件,它的生命周期比較長,產品質量要有可追溯性。如果加載電子標簽的話,可能會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脫落的情況,這時候就得靠條碼技術來解決。”宋綱綱解釋說。
其中有這樣一個案例:Eberspcher集團是一個總部設在德國內卡爾河旁的埃斯林根市的一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位于美國密歇根州布賴頓的工廠為許多汽車OEM生產商制造催化轉換器。為了進行長期內部業務改進工作,Ebersp?cher常常面臨這樣的挑戰:在轉產新型號的年份里,催化轉換器的一種零件將要被新的零件替換。新型號零件的耐洗涂層將與原來的不同,對新老兩種零件需要正確地加以辨別,但問題在于它們在外表上看來并沒有區別。客戶的要求是在生產的每一個零件上放置一個人眼可識別的標簽。 “以前的操作過程是操作員把事先印好的標簽貼到這個零件上,但當生產的零件數量非常大時,出現錯誤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宋綱綱解釋說。
第一個方案是改變加工過程,但由于成本太高;第二個方案是在加工的最初階段就給零件貼上標簽,但是,由于后續的處理需要涂層把表面百分之百地覆蓋,貼上標簽后就無法做到這點,因而這個方案也被否決;第三種方案是在每一個零件的表面上打上Data Matrix條碼標記,在完成涂層之后再通過識讀這個Data Matrix條碼來建立可由人閱讀的相應標簽。“形象地說,就是用鋼針在這些零件上打上條碼,這樣就避免了對零件表面的破壞,條碼與零件已經融為一體了。”這家制造商最終采用了Microscan提供的條碼解決方案。
在醫藥、輪胎、玻璃等生產制造領域,條碼的應用還是得到了制造商們的青睞。“當越來越多的聲音在說,REID要取代條碼的時候,作為專業的條碼商,我們還是會堅持做自己最專業的事情。”Wayne goh先生說。
慎對PK
“因為大家都是美國企業,而且在某些領域還存在著競爭,所以在第一時間,我們就知道了訊寶被摩托羅拉收購的消息,但感覺還是有點意外。” Microscan北中國區經理宋綱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Microscan公司成立于1982年,20多年來公司一直致力于開發免持式自動條形碼掃描器,是世界上第一家成功將激光二極管集成到條形碼掃描器中的公司。
“我們一直都專注于條碼技術,但最近幾年從媒體傳出這樣的聲音說RFID會取代條碼,對此我們持保留意見,至于我們會不會跟進,要靜觀其變。”遠在新加坡的Microscan亞太區經理Wayne goh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這樣說。有事實表明,Microscan繼續加大了新產品的開發速度。
“我們不會輕易進入這個領域,因為如果將來這個領域真的成熟的話,也許會和RFID的廠商進行戰略結盟,將RFID技術嵌入我們的掃描器中。” Wayne goh再三向記者表示公司對進入RFID領域的慎重。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種慎重主要是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全球范圍內RFID標準尚未統一;
二是目前RFID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RFID的優點是有目共睹的。它是非接觸性的,識讀的速度很快,它的容量也很大,它允許你存儲很多的信息,有很多技術的優勢。
從另一方面看,由于RFID的成本很高,所以客戶因為成本的問題通常不會考慮應用RFID技術。”作為生產商來說,新技術在商業應用的成熟運用這一過程的采購成本、推廣成本往往會很高,Wayne goh先生在美國曾經接觸到一位合作伙伴,投入1億美金進入RFID領域,至今“深受其累”。
目前,在條碼與RFID的PK之戰中,價格優勢是其一把利劍,“現在條碼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普通的條碼成本不過幾分錢。”宋綱鋼說。 “也許需要十年的時間才能把RFID從研發到技術成熟、推廣這所有環節的費用攤薄,這樣企業的盈利才能實現。”宋綱綱說。不過,也許用不了十年的時間,因為全球知名的幾十家射頻識別系統的幾十家零部件制造商,如IBM、英特爾、微軟和飛利浦等紛紛準備,力爭在RFID市場大戰中搶奪一杯羹。“這些企業的進入會大大縮短RFID技術的推廣應用,困擾RFID的成本問題也會解決得很快。”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長短之間毫無疑問,在商業領域,沃爾瑪是RFID的忠實擁躉。據業內人士分析,通過采用RFID,沃爾瑪每年可以節省83.5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為不需要人工查看進貨的條碼而節省的勞動力成本。 “在美國,沃爾瑪推廣RFID的工作也不是很順利,主要是電子標簽的成本是由供應商來承擔的,有的供應商出于成本的考慮,會抵制。” Wayne goh先生向記者舉例說,“一瓶可樂賣一美元,再加上0.5美元左右的電子標簽的成本,供應商的壓力就可想而知了。”
盡管如此,RFID有助于解決零售業兩個最大的難題:商品斷貨和因盜竊和供應鏈被攪亂而帶來的損耗。“RFID技術能夠幫助把失竊和存貨水平降低25%。”一位業內人士這樣估計。
但在工業應用領域,據宋綱鋼介紹,有些應用領域卻是RFID目前無法解決的。“在一些制造領域,比如汽車的原配件,它的生命周期比較長,產品質量要有可追溯性。如果加載電子標簽的話,可能會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脫落的情況,這時候就得靠條碼技術來解決。”宋綱綱解釋說。
其中有這樣一個案例:Eberspcher集團是一個總部設在德國內卡爾河旁的埃斯林根市的一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位于美國密歇根州布賴頓的工廠為許多汽車OEM生產商制造催化轉換器。為了進行長期內部業務改進工作,Ebersp?cher常常面臨這樣的挑戰:在轉產新型號的年份里,催化轉換器的一種零件將要被新的零件替換。新型號零件的耐洗涂層將與原來的不同,對新老兩種零件需要正確地加以辨別,但問題在于它們在外表上看來并沒有區別。客戶的要求是在生產的每一個零件上放置一個人眼可識別的標簽。 “以前的操作過程是操作員把事先印好的標簽貼到這個零件上,但當生產的零件數量非常大時,出現錯誤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宋綱綱解釋說。
第一個方案是改變加工過程,但由于成本太高;第二個方案是在加工的最初階段就給零件貼上標簽,但是,由于后續的處理需要涂層把表面百分之百地覆蓋,貼上標簽后就無法做到這點,因而這個方案也被否決;第三種方案是在每一個零件的表面上打上Data Matrix條碼標記,在完成涂層之后再通過識讀這個Data Matrix條碼來建立可由人閱讀的相應標簽。“形象地說,就是用鋼針在這些零件上打上條碼,這樣就避免了對零件表面的破壞,條碼與零件已經融為一體了。”這家制造商最終采用了Microscan提供的條碼解決方案。
在醫藥、輪胎、玻璃等生產制造領域,條碼的應用還是得到了制造商們的青睞。“當越來越多的聲音在說,REID要取代條碼的時候,作為專業的條碼商,我們還是會堅持做自己最專業的事情。”Wayne goh先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