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南韓無所不在政策—u-Korea
作者:FIND研究員:蔡易靜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27 09:21:54
摘要:u-Korea意旨建立無所不在的社會(ubiquitous society),也就是在民眾的生活環境里,布建智能型網絡(如IPv6、BcN、USN)、最新的技術應用(如DMB、Telematics、RFID)等先進的信息基礎建設,讓民眾可以隨時隨地享有科技智能服務。
綜觀南韓信息化社會推動歷程,自1993年開始,南韓政府就開始積極從事國家信息基礎建設的布局。然在1996年受到亞洲金融風暴的波及重創南韓的經濟,讓南韓政府重新調整產業經濟發展的政策方針,在1999年宣示「Cyber Korea 21」政策,緊接著在2002年公布「e-Korea Vision 2006」、2003年底發表「Broadband IT Korea Vision 2007」政策。直到2004年「IT839策略」的推出,配合八項創新服務、三大基礎建設以及九大成長動力技術核心策略的推動,南韓政府開始積極擘劃u-Korea政策方向。
u-Korea總體策略與愿景
2005年3月,由南韓信息及通訊部(MIC)主導成立u-Korea策略規劃小組,同年9月完成u-Korea政策草案。歷經半年跨部會的討論與修正,在2006年3月確立u-Korea總體政策規劃。
u-Korea意旨建立無所不在的社會(ubiquitous society),也就是在民眾的生活環境里,布建智能型網絡(如IPv6、BcN、USN)、最新的技術應用(如DMB、Telematics、RFID)等先進的信息基礎建設,讓民眾可以隨時隨地享有科技智能服務。其最終目的,除運用IT科技為民眾創造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無所不在的便利生活服務,亦希望扶植IT產業發展新興應用技術,強化產業優勢與國家競爭力。為落實上述目的,u-Korea以「The FIRST u-society on the BEST u-Infrastructure」為愿景策略(如圖一),鎖定在四項關鍵建設發展無所不在社會五大應用,各項范疇之關鍵策略任務如表一。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在進程規劃部分,u-Korea主要分為發展期與成熟期兩個執行階段:
一、發展期(2006~2010年)
本階段重點任務為基礎建設的建置、技術的應用以及u化社會制度的建立,除發展u化物流配銷體系、u化健康照護等無所不在服務(ubiquitous service)、扶植u化產業與新興市場,也將完成無所不在網絡基礎建設的建置工作、IT技術在生物科技與奈米科技各領域的應用、建立u化社會規范。而本階段預期達到的目標,包括躋身成為全球前15名具有競爭力、前25個高生活水準的國家之列,并提高國民所得達到22,000美元。
二、成熟期(2011~2015年)
本階段重點任務為擴散u化服務,除將u化服務擴散應用于國內各個產業外,將國內u化服務擴散至海外市場更是本階段核心任務。另外,將相關電子對象嵌入智能芯片、生物科技與奈米科技IT技術的活用、穩定u化社會文化亦為此階段發展要項。本階段預定達成的目標,包括躋身成為前10名具有競爭力、前25個高生活水準的國家之列外,也預計要將國民所得提高至30,000美元。
u-IT核心計畫
配合u-Korea政策,MIC推出幾項u-IT核心計畫,各項計畫執行現況分述如下:
一、u-City計畫
「u-City」乃為南韓政府積極推動的新時代科技化都市,在2005年5月,MIC舉辦「南韓u-City論壇」建立跨業合作平臺,結合南韓國內土木工程設計規范與標準的政府主管機構-工程與運輸部(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MOCT)以及KT和 Samsung SDS等業界龍頭,共同構筑新時代科技化都市計畫的都會架構與規格。目前已有超過10個以上的城市參與此項計畫,今(2006)年預計著重在u-City都市規范與法令制度的建立工作。
二、Telematics示范應用發展計畫
車用資通訊服務(Telematics Services)為u-IT839八大創新服務之一。為扶植車用資通訊產業的升級,MIC在2004年4月訂定車用資通訊服務基本藍圖(Basic Plan for Vitalization of Telematics Services)。這項發展計畫又分9個子項核心計畫,包括公眾交通車輛(如消防車、警車、郵政車、公車)車用資通訊終端設備的裝載、濟州島示范應用計畫以及車用資通訊情報中心(Telematics Information Center)的創立等。
針對這項發展計畫,MIC已編列預算至2007年,預計提撥1,945億韓圜來執行此項計畫,期望在2007年實現南韓國內車用資通訊產業市場規模達3.2兆、全國有27%的車輛(約500萬臺)裝載使用車用資通訊終端設備之目標。
三、u-IT產業聚落計畫
MIC在2005年揭示u-IT產業聚落(u-IT Cluster)政策,預計在2006年至2010年期間,提撥3,697兆韓圜的經費預算,透過各地方專職分工策略,讓每一個地方有其基盤技術,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進而運用企業研發力量所形成的綜效,擔任u化技術創新的火車頭角色,加速新興科技應用服務的誕生。
南韓MIC規劃的產業聚落計畫,預計將在松島新都市(Songdo)、首爾上巖區((Sangam)、原州(Wonju)、大田(Daejeon)、大邱(Daegu)、光州(Kwangju)、釜山(Busan)、濟州(Jeju)八大地區實行,各地方重點發展項目分別為u-IT運籌中心(RFID/USN IT Hub)、數字多媒體內容(Digital Media contents)、生物科技(BT)、研發工作(R&D)、嵌入式系統軟件設計(embedded SW)、通訊技術(Communication)、智能物流(intelligent Logistics)、車用資通訊技術(Telematics)。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其中,由韓國電算院(National Computerization Agency, NCA)統籌的松島新都市的u-IT運籌中心,在2006年1月底已完成「u-IT產業聚落推廣中心(U-IT cluster promotion center)」的初步草案,預計投入3,217億韓圜,在2010年完成松島新都市u-IT運籌中心建置計畫。
四、u-Home計畫
u-Home亦為u-IT839八大創新服務之一,家庭連網最終目的,在于讓南韓民眾能透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控制家電設備,并能在家享受高品質的雙向與互動多媒體服務,比如遠程教學、居家照護、視訊隨選服務(Video On Demand)、居家購物(home shopping)、家庭銀行(home banking)等數字服務。
此計畫分兩個推動階段,第一階段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主要工作為在既有的IT基礎建設上,開發新的技術與各式各樣的服務型態,并試圖跳脫個人計算機上網的傳統模式而尋找其它新的連網設備(如交互式網絡電視機、網絡電冰箱等智能家電),以及確認連網設備與新服務的兼容性。第二階段則自2005年1 月至2007年12月,重點工作將在新興基礎建設(如BcN、USN、IPv6)上開發新的影音多媒體加值應用連網服務,以及容易簡單操作的終端設備(easy-to-use terminals) ,均是本階段的執行重點。
隱私與安全問題沖擊u化社會
在民眾對u化社會的認知方面,根據南韓MIC 2005年6-7月間針對1,700位南韓民眾所做的科技應用認知度調查發現,南韓民眾對無所不在應用的認知度比例達68.3%,同時對無所不在社會也抱持著樂觀的態度,有62.9%的民眾認為此新生活模式可在未來5~10年實現。
然而,無所不在社會雖帶來許多便民服務,在積極擁抱u化社會來臨的同時,背后卻也隱藏著一些潛在的危機,如個人資料遭受盜用、個人隱私受到侵犯、設備成本與服務費用的高低、駭客與計算機病毒的入侵等,都是南韓民眾憂心的社會議題。在未來u化社會里,如何確保民眾的個人隱私權與安全性,勢必將是各國推動u化政策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