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在RFID之路上迅馳
近年來,隨著RFID 技術在我國的推廣和應用, RFID 技術的研究與新產品的研發運用開始備受企業的矚目,作為全球條碼打印及RFID 技術的領導廠商的斑馬公司對此更是青睞已久。先進的技術、專注的企業精神、豐富的產品、全球成功的經驗,使得斑馬公司在同行業中對RFID 技術的運用方面再一次成為佼佼者。
伴隨著“亞太RFID 技術協會和《RFID 技術與應用》雜志社的成立會議”成功落下帷幕,為了使該協會的熱心支持者和雜志的讀者對斑馬以及斑馬公司在RFID 領域的拓展策略有更多的認識,本刊記者采訪了斑馬大中華區RFID 業務拓展經理馬永青先生,了解斑馬公司在RFID 技術應用領域內的“真功夫”。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記者:“馬先生,斑馬公司在自動識別技術行業內可謂家喻戶曉,但對于有些業外人士來說還了解得不夠深入,您能夠簡單地介紹一下斑馬公司嗎?”
馬永青:“斑馬技術(Zebra Technologies)公司是全球最早研發RFID 打印機的公司,總部位于美國的伊利諾依州。在自動識別技術的行業中斑馬公司以絕對的優勢引領行業的先鋒。其前身是成立于1969 年的一家高速機電產品制造商Data Specialties Inc。公司于1982 年將其業務重點轉移到按需標簽和票據系統上, 并于1986 年更名為斑馬技術公司。斑馬是提供堅固可靠的專業打印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供應商,產品主要包括塑料卡打印機、RFID 智能標簽打印機、編碼器、證件智能介質以及數字照片打印機。
擁有自動識別行業最著名的品牌加上最全面的產品線,斑馬公司的產品得到世界財富500 強以及全球2000強企業中90%以上企業的廣泛應用,用以改進業務流程、提高生產力并加強安全性。斑馬公司的國際銷售網絡覆蓋90 多個國家,全球的銷售臺數累計已經超過了400 多萬臺。”
記者:“斑馬公司從什么時候開始研發RFID 技術并應用它的?”
馬永青:“過去三十多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打印機的研發與制造,從1999 年開始關注RFID 技術,我們立足于條碼技術上的優勢,建立了能夠生產包含RFID Encoder 的打印機及智能標簽的RFID 產品的生產線,并且在廣泛客戶的基礎上積極拓展RFID 業務,給客戶提供了在引進RFID 設備時的便利條件,幫助客戶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目前斑馬公司已擁有各種各樣的產品生產線,生產著不同種類和檔次的產品。 除了向客戶提供成套設備之外,我們還向客戶提供設備的部件,例如設備的核心部分—引擎(Eng-ine)。 利用我們提供的引擎,客戶可以制造二級產品。例如用于生產線的在線標簽粘貼裝置。 現階段我們又提供RFID-就緒(READY)打印機,為將來需要升級到RFID 時提供便利,可以大大節省客戶的投資。既滿足了今后客戶導入RFID 的需求,又能保持條碼的固有功能。此外我們的條碼與RFID 結合的產品應用得十分廣泛。例如在醫院,我們將之用于防止醫療事故、進行病人跟蹤、自動采樣以及藥品的監控;我們在空港對行李的分揀也將應用這項技術。另外我們曾與飛利浦等公司共同實施了在RFID在供應鏈上的應用,同時取得了成功。
記者:“我們了解到貴公司在RFID 技術運用方面有很多成功案例,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些?”
馬永青:談到案例,我們與飛利浦公司合作進行的RFID 在供應鏈中的應用就是其中的一例。飛利浦以前是用條碼做貨物分揀,運輸,需要將貨物從臺灣的某制造廠運到香港的亞太分貨中心,利用條碼進行管理時過程有一些重復的動作:臺灣工廠要在包裝上貼上相應的條 碼標簽,貨物抵達香港后,需要工人逐個地對所有的標簽重新掃描后才能確認所有物品是否已經準確到達。我們將RFID 貫穿于生產、運輸、配送的全過程。產品在工廠中進行包裝的同時便被貼上RFID 電子標簽,這樣在出廠及以后的運輸、配送中再也不需要對商品逐個去掃描。飛利浦通過實施RFID,在貨物裝運中減少了50%的時間,在貨物的提取中提高了25%的效率。”
記者:“如此驕人的業績,斑馬公司是怎樣做到的?”
馬永青:“這同我們公司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是分不開的。第一,我們公司有產品優勢,不僅提供高質量的產品,而且有全面的產品線,產品分高、中、低端三種檔次的產品,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三種檔次并非按優劣來劃分,而是根據客戶的需求和使用條件、環境來劃分;第二,公司的策略就是專注,專注使我們既有強大的技術研發隊伍,又有專業化的銷售隊伍;第三,我們擁有廣泛的合作伙伴關系,除了分銷商以外,我們在全球與知名大公司結成戰略伙伴關系,如IBM、SAP、Oracle、Symbol 等企業,為我們的客戶提供解決方案與服務。”
記者:“您是怎樣定位RFID 電子標簽與條碼的關系的呢?”
馬永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電子標簽是會說話的條碼。傳統的條碼通過‘視覺’來感受,而電子標簽則近乎于用‘聽覺’來感受(與無線收音機的聲音傳播的原理相同)。而條碼與電子標簽的結合使用則是結合‘視聽’為一體,使ID 信息能更加準確地得以識別。”
記者:“您認為RFID 會不會取代條碼?”
馬永青:“我不這樣認為。因為任何一項技術都不會是完美的。從目前來看RFID 電子標簽與條碼都用于識別物件的ID,二者的結合可以做到互補,相輔相成,使物品的ID 正確識別率更接近100%。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將來可能會有新的識別技術被開發出來,并代替現在的這兩種技術,但決不會是這兩種技術的相互取代。”
記者:“斑馬公司在對RFID 技術的應用和推進上有什么新的計劃與動向嗎?”
馬永青:我們在中國的RFID 市場的開發方面才剛剛起步,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我們要抓住時機,找到適合自己的前進方向快速發展,生產滿足不同客戶需要的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固步自封,致力于推動中國RFID 的深入發展。”
版權聲明:文章版權歸作者及雜志所有,RFID世界網轉載此文已經過雜志方授權。若未經雜志方許可,不得非法轉載,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