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RFID進行在制品管理是制造型企業的頭等目標
作者:RFID世界網 賀琳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7-17 12:01:34
摘要: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Aberdeen Group最近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稱:在采用RFID技術的公司里,有三分之一是希望借此降低在制品管理的成本、提高安全性和可視性。然而,大多數公司發現很難量化,甚至評估RFID應用的投資回報。盡管如此,Aberdeen下結論稱:對于遵循RFID最佳應用規則的制造商和其他過程密集型公司而言,RFID技術可以降低勞工成本,提高生產量。
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Aberdeen Group最近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稱:在采用RFID技術的公司里,有三分之一是希望借此降低在制品管理的成本、提高安全性和可視性。然而,大多數公司發現很難量化,甚至評估RFID應用的投資回報。盡管如此,Aberdeen下結論稱:對于遵循RFID最佳應用規則的制造商和其他過程密集型公司而言,RFID技術可以降低勞工成本,提高生產量。
Aberdeen今年4、5月份展開的這次研究由一個在線調查和隨后的電話采訪組成,采訪者是來自不同行業、220家公司的首席信息官或其他的高層管理人士(29%)、VP或主管(27%)、經理(22%)和其他工作人員或顧問(22%)。這些公司都已經或計劃使用RFID技術重點管理制造過程中的資產。
最多數的參與者(占28%)來自制造和裝配企業;21%來自供應鏈企業;9%來自醫療、汽車、能源和公共設備企業;剩下的5%包括零售、建筑/工程、航空和娛樂行業。
大多數參與企業對RFID期望甚高:93%的參與者稱他們希望RFID技術能減少生意成本。72%稱優化制造過程的第一步是需要了解制造過程中有多少物品可用,RFID技術可用來收集這些信息。資產管理和制造過程控制被認為是頭兩個采用RFID技術的驅動力(57%參與者),管理原材料居第三位(41%)。
這份名為“我的材料在哪里”的報告可以在Aberdeen網絡上免費下載。調查的目的是闡明制造過程管理中最佳的RFID應用措施。Aberdeen高級分析家Russ Klein稱,RFID提高制造過程效率的關鍵是它提供了可視性。“特別是,你不需要一一查看就可以了解到任何物品的生產環境、數量、活動和活動歷史,這無疑很大程度上簡化自動流程。”
Aberdeen采用關鍵績效指標(KPIs)來區分參與者所在的三種類型RFID應用企業 - 最佳、平均和較差。
決定企業屬于哪種類型的特性分為5類:調整現有流程以利用RFID帶來可視性優勢的能力;理解、采用和管理RFID相關流程的能力和意愿;從收集數據中獲取新知識,并將新知識傳達給主要權益方(stakeholder)的能力; 學習選擇和采用合適工具的能力;衡量技術應用效益,并利用應用結果進一步提高主要商業流程的能力。
另外,機構還必須從商務流程和技術視野兩方面衡量企業表現。企業必須有RFID廠家或第三方集成商和最合適的雇員(如商務經理)參與合作,共同選擇最佳的RFID技術。關于RFID在實時監測制造過程的使用和優勢方面,企業必須培養公司決策層和相關部門管理人的意識和敏感性。
Aberdeen對不同的參與者進行分類,來培訓最佳的RFID應用模式,Klein稱。“通常當出現一項新技術時, 大多數企業都還沒有采用它。我們希望提供一個路標、提導方針和案例,這樣后來企業就不用犯同樣的錯誤。”
在應用最佳的公司中(20%),所有的參與者都稱采用RFID使意外流程失敗減少了20%,他們還宣稱,生產量也提高了10%。
Klein稱,公司采用RFID技術減少失敗率的方式是多樣的,取決于特定的商務流程和行業。舉個例子,有些公司采用RFID保證機器安裝無誤,避免造成昂貴的錯誤。有些公司采用RFID技術確保貨物出貨無誤。
在最佳RFID應用公司中,絕大多數(81%)稱RFID節省管理制造過程的勞動力成本達15%。然而,即使是最佳應用企業也在努力尋求投資回報。只有一些參與者稱他們公司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投資回報,43%的最佳應用企業中可以估計出取得投資回報的時間。另外,只有27%中等應用企業和9%的較差應用企業可以估計出獲取投資回報的時間。參與者中50%是中等應用企業,30%是較差應用企業。
有幾個因素影響了取得或衡量ROI。最明顯的是,Klein稱,將RFID技術結合進企業現在的系統花費相當長時間。“在一個單個的項目里,這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他說,“所以整個項目的花費的時間通常超過了IT部門的估計。”另外,很難量化RFID帶來的改變,因為很多公司之前沒有什么基準可以參考。
點擊下載該篇報告
Aberdeen今年4、5月份展開的這次研究由一個在線調查和隨后的電話采訪組成,采訪者是來自不同行業、220家公司的首席信息官或其他的高層管理人士(29%)、VP或主管(27%)、經理(22%)和其他工作人員或顧問(22%)。這些公司都已經或計劃使用RFID技術重點管理制造過程中的資產。
最多數的參與者(占28%)來自制造和裝配企業;21%來自供應鏈企業;9%來自醫療、汽車、能源和公共設備企業;剩下的5%包括零售、建筑/工程、航空和娛樂行業。
大多數參與企業對RFID期望甚高:93%的參與者稱他們希望RFID技術能減少生意成本。72%稱優化制造過程的第一步是需要了解制造過程中有多少物品可用,RFID技術可用來收集這些信息。資產管理和制造過程控制被認為是頭兩個采用RFID技術的驅動力(57%參與者),管理原材料居第三位(41%)。
這份名為“我的材料在哪里”的報告可以在Aberdeen網絡上免費下載。調查的目的是闡明制造過程管理中最佳的RFID應用措施。Aberdeen高級分析家Russ Klein稱,RFID提高制造過程效率的關鍵是它提供了可視性。“特別是,你不需要一一查看就可以了解到任何物品的生產環境、數量、活動和活動歷史,這無疑很大程度上簡化自動流程。”
Aberdeen采用關鍵績效指標(KPIs)來區分參與者所在的三種類型RFID應用企業 - 最佳、平均和較差。
決定企業屬于哪種類型的特性分為5類:調整現有流程以利用RFID帶來可視性優勢的能力;理解、采用和管理RFID相關流程的能力和意愿;從收集數據中獲取新知識,并將新知識傳達給主要權益方(stakeholder)的能力; 學習選擇和采用合適工具的能力;衡量技術應用效益,并利用應用結果進一步提高主要商業流程的能力。
另外,機構還必須從商務流程和技術視野兩方面衡量企業表現。企業必須有RFID廠家或第三方集成商和最合適的雇員(如商務經理)參與合作,共同選擇最佳的RFID技術。關于RFID在實時監測制造過程的使用和優勢方面,企業必須培養公司決策層和相關部門管理人的意識和敏感性。
Aberdeen對不同的參與者進行分類,來培訓最佳的RFID應用模式,Klein稱。“通常當出現一項新技術時, 大多數企業都還沒有采用它。我們希望提供一個路標、提導方針和案例,這樣后來企業就不用犯同樣的錯誤。”
在應用最佳的公司中(20%),所有的參與者都稱采用RFID使意外流程失敗減少了20%,他們還宣稱,生產量也提高了10%。
Klein稱,公司采用RFID技術減少失敗率的方式是多樣的,取決于特定的商務流程和行業。舉個例子,有些公司采用RFID保證機器安裝無誤,避免造成昂貴的錯誤。有些公司采用RFID技術確保貨物出貨無誤。
在最佳RFID應用公司中,絕大多數(81%)稱RFID節省管理制造過程的勞動力成本達15%。然而,即使是最佳應用企業也在努力尋求投資回報。只有一些參與者稱他們公司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投資回報,43%的最佳應用企業中可以估計出取得投資回報的時間。另外,只有27%中等應用企業和9%的較差應用企業可以估計出獲取投資回報的時間。參與者中50%是中等應用企業,30%是較差應用企業。
有幾個因素影響了取得或衡量ROI。最明顯的是,Klein稱,將RFID技術結合進企業現在的系統花費相當長時間。“在一個單個的項目里,這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他說,“所以整個項目的花費的時間通常超過了IT部門的估計。”另外,很難量化RFID帶來的改變,因為很多公司之前沒有什么基準可以參考。
點擊下載該篇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