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校園安防市場 前景可觀
作者:林曉藍
來源:數智網
日期:2008-01-07 14:41:36
摘要:從目前學校安防應用情況看,主要包括系統有監控系統、防盜報警、門禁系統、巡更系統、緊急求助、呼叫系統、對講系統、一卡通等。監控系統[5篇] 校園一卡通[27篇] 安防系統[1篇] 校園安防系統[1篇] 防盜報警[2篇]
提起校園安防,其發展與安防行業可說是一個同步的過程,但這個名詞卻是在2000年以后才真正在各大院校熱起來(中小學要晚2-3年時間)。
學校,對安全防范還是以人防和物防為主,只有在極其重要科研中心或財務中心才會使用一些技防手段,中小學就更不用說了。以九十年代末期上海一所高校為例,當時就只是在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用到部分技防。
隨著科技的發展,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不斷提高,再加上校園教育逐漸由封閉式走上開放式,使得本是一片凈土的校園的各類治安案件的發生也在所難免,如外來的侵擾,包括丟失自行車、手機、筆記本等,還有學生打群架、斗毆、亂張貼諸如此類的事件,特別是在2003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相繼發生的餐廳爆炸事件,更是對學校的安全問題敲了一個警鐘。哈爾濱工業大學保衛的于力軍將這兩件爆炸案件喻為“一個導火線、一個契機”,各大院校的安防意識從此被喚醒。隨后,在中小學的各類治安事件也頻頻發生,如在2004年8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幼兒園,15名孩子被該幼兒園門衛砍傷,一名幼兒被砍死,同年,山東莒縣第一實驗小學的25名學生被闖入學校的持刀歹徒砍傷......中小學的安防意識也得以強化。
除了各類治安事件使校方對技術防范加以重視之外,教育制度的改革也是一個因素。自教育制度的改革之后,學校經¬費逐漸比以往充裕,同時也得到國家的支持,多數學校將安全防范提到了基礎建設來。再者,高校的招生規模每年都在擴大,規模大了,學生多了,校方也開始舍得在建設上投資,同時也會加強安全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建設。
到了近些年,一些地方相繼出臺相關法規,更是深化了校方的防范意識,促進安防產品在各地校園的快速發展,如:北京市教委就統一要求在2005年年底前,全市所有寄宿制學校和幼兒園必須安裝“監控報警室”;從2006年起,新建的學校如果沒有安裝報警裝置,教委等有關部門將不予以批準;2006年,重慶市要求有條件、有資金的學校盡量加強學校安防工程建設,在學校重要場所、教室、學生宿舍等地安裝電子監控系統,以確保師生和學校的財產生命安全......這些法規的出臺,對校園安防產品的應用無疑是最好、最快的催化劑。
視頻監控系統唱主角、一卡通廣受歡迎
從目前學校安防應用情況看,主要包括系統有監控系統、防盜報警、門禁系統、巡更系統、緊急求助、呼叫系統、對講系統、一卡通等。從A&S此次調查結果顯示,56%受訪者認為視頻監控系統是校園安防系統的主力產品,一卡通系統則以45%的人數居于其次。
從各地學校在技防的投入情況看,不管是大、中小學無一例外,校園內都有一定數量的監控系統,可以說,視頻監控系統是學校安防中使用最多、最普遍的系統之一。從發揮的作用看,監控系統在校園內的應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來作為校園安全的保安監控,監控點主要分布在學校主要通道、重要場所(如實驗所、計算機中心、財務處等)、圍墻、各建筑物出入口等。由于校園的一個特點就是人員密集、面積大,尤其是大學校園更是如此,區域廣、建筑規模大,樓又多,相應地也就需要大量且分散的監控點,這也是監控系統在各安防 子系統中所占比例最多的因素之一。
另一種是用來監考、教學、遠程管理,其中考場監控是近些年興起的一大熱點應用;此外,在幼兒園還有“寶寶在線”系統的應用。而在視頻傳輸方面,大部分學校是利用現有的校園網,將視頻信號通過校園網傳送到各級監控中心,也有些學校如廣州大學城,因為監控點較多是自己鋪設光纖,但鋪設光纖投資大、施工也有一定難度,并不是每所學校都能接受。
校園一卡通也是大學校園里用得最多的產品之一(目前大多數一卡通是與門禁分開),其目前主要是用在教學管理和消費方面,如教師證、學生證、借書證、醫療證、游泳證、就餐卡、電話卡等等,因為是集多功能在一張卡上,實現“一卡在手、走遍校園”,在大學校園里很是受歡迎,像是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早在幾年前就實施一卡通系統了。
而在各地中小學學校中,目前用得較多的則是“家校通”系統,即學生進、離校時進行刷卡確認,然后系統自動為學校與家長提供很好的溝通橋梁。而據了解,目前“家校通”系統多數由運營商或專業一卡通公司來做,安防工程商做此類項目的較少。
門禁系統是用于對校園內相關出入口進行管理與控制,憑卡出入,對人員進行身份鑒別。一般來說,因為學校開放度比較高,進出人流較大,在學校大門等主要通道實施門禁系統有一定難度。故據江¬蘇開拓信息與系統有限公司工程師傅韶鴻表示,校園門禁主要是應用在檔案室、圖書館、檔案室、宿舍樓等地方。
防盜報警裝置是校園安防中最實用和基礎的組成部分,它可以在發生意外時讓教師及時與外界聯系,得到援助,也因此,北京等部分城市將其作為必備的安防設備。從安裝范圍看,防盜報警裝置主要是分布在學校圍墻、電教室、財務室、化學實驗室等重點部位。目前很多中小學實現與110指揮中心自動報警系統聯網,學校一旦遇險,學校值守人員可手工啟動報警。
校園安防建設熱潮各地在掀起
總體而言,不管是哪一種安防子系統,經¬過了幾年時間的演進,在校園中應用已經¬歷了從起步到目前快速發展的階段,目前各地大部分學校都在掀起安防工程的建設熱潮。據南京第五十五研究所殷元生表示,目前南京共有30多所高校,大概到明年安防系統將會在所有高校完全普及。
南京只是個中例子,為呵護學校的安全,其它一些地區學校也投入一定資金以打造安防建設工程。例如,北京包括北大、清華、北航、北理工在內的43所高校,到2005年底,就已投資約2億元來完成“科技創安”工程,安裝各種類型攝像機約上萬余臺;北京市兩千多 所市立中小學和幼兒園中,已有近1500所安裝了紅外報警設施,另有一千多所學校也正在安裝或改造中,目前北京的各類學校校園已安裝保護性探頭約8000個;山東投入的8.4“平安校園”建設中,在安防方面,51所高校累計投入經¬費就達1.3億元......
對于以上舉例各地學校在安防方面建設的大動作,北京藝中寶電子系統集成工程有限公司經¬理李樂表示,目前安防系統在校園中的應用比例越來越大了,校方對安防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明顯,這對工程商、廠商來說都是一個很大商機。
至于在建設資金投入方面,據天地偉業張少華表示,中小學安防項目的建設資金來源比較單一,基本上是由當地財政、教委統一拔款,高校由于是比較復雜的一個大系統,安防項目投入資金來源也是多樣式,如有些屬于社會、財政、教育部撥一部份款、還有是全部由校方自己出資。
雖然如此,由于受各地的經¬濟、人文環境、學校自身客觀條件等影響,各學校的具體安防建設情況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學校安防市場的特點之一,即“發展不均衡”。如華東、華北和華南地區的經¬濟比較發達,多數學校資金比較充足,領導的安防意識也較超前,安防建設上做得相對完善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學校投入資金通常不可能一步到位,,多數學校安防系統是分期、分項目來完成的。
經濟實用為主要訴求點
由于學校作為非贏利性質的國家公共事業,教育機構的經¬費普遍相對比較緊缺,安裝一套安防系統花上上百萬資金,這本來就是束縛校園安防發展的主要鐐銬,因此,校方在對安防產品選擇上主要是考慮經¬濟實用,即保證系統作用能真正發揮到實處的前提下,盡可能節省開支,而對品牌重視程度相對低些。
北京東英創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孫健就表示,校方對品牌的關注度不是太高,主要是看中性價比,即好用又不用掏太多錢的產品。當然,也有學校資金比較充足的,在安防建設上就做得相對到位,并且也會要求使用一些知名品牌的產品。
對此,深圳億維銳創市場部總監吳康表示,從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廠商可以從三個方面綜合考慮產品的實用性:一是系統成本不能太高,二是考慮一套系統多用,如CCTV系統與消防系統、廣播系統的聯動,集學校安防、電子監考、遠程教學于一體,三是在¾¬濟允許的條件下,使系統具備一定的超前性,以使產品在三、五年內不至于落伍。
校方還需市場引導
校方對技防的認知度從無到有,到目前大部分學校安防意識已有了很大提升,而在此次調查中,仍有65%回函者認為學校對安防系統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一是校園安防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其次是產品兼容性差,58%受訪者提到這一點。
很多工程商表示,有些校方在工程招標時,并沒有一個具體的需求定位,對技防的概念還比較模糊,多數是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優化,才發掘到其真正的意義。但隨著市場逐漸成熟,有些學校已意識到這些問題,校方也開始思考認真找準自身定位,以達到最貼合自己需求的工程。
南京第五十五研究所殷元生表示,學校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和沒有認識到正常的系統維護的重要性也是讓工程商比較頭疼的問題。學校管理和使用安防設備的直接受用者是保衛科,沒有專業人員維護系統,這往往需要工程商和廠商花很多時間來做引導和售后服務。
產品兼容性差的瓶頸則是一個共性問題,在其它領域也同樣會遇到。廣東偉昊科技電子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趙東認為,系統集成度不高、產品兼容性差、聯網解決方案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校園安防的快速發展。
總體而言,盡管存在資金、認識程度不一等絆腳石,但大部分業內人士都認為校園安防前景形勢大好。從大的環境背景看,全國高校招生規模不斷在擴大、各地不少學校都在興建校區、大學城建設也正風起云涌;此外,從各地學校在安防方面投入計劃上看,也可預測到這一市場的前景,如天津市的中小學計劃從 2006 始,在未來的三年內將逐步在學校內和學校周邊安裝“ 電子眼 ”,隨時監測保證校園安全;近期,杭州要求中心城區的學校、幼兒園的出入口、主要通道等重要部位,應當必要的技術防范系統,并與區域聯網報警系統實施重點保護,否則將可能被處以最高3萬元的罰款......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電信等運營商也開始介入校園安防,如江¬蘇大學安防項目就是由中國電信鎮½¬分公司“全球眼”視頻監控平臺來運作,這也在一定層面上說明這一市場的潛力。
學校,對安全防范還是以人防和物防為主,只有在極其重要科研中心或財務中心才會使用一些技防手段,中小學就更不用說了。以九十年代末期上海一所高校為例,當時就只是在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用到部分技防。
隨著科技的發展,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不斷提高,再加上校園教育逐漸由封閉式走上開放式,使得本是一片凈土的校園的各類治安案件的發生也在所難免,如外來的侵擾,包括丟失自行車、手機、筆記本等,還有學生打群架、斗毆、亂張貼諸如此類的事件,特別是在2003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相繼發生的餐廳爆炸事件,更是對學校的安全問題敲了一個警鐘。哈爾濱工業大學保衛的于力軍將這兩件爆炸案件喻為“一個導火線、一個契機”,各大院校的安防意識從此被喚醒。隨后,在中小學的各類治安事件也頻頻發生,如在2004年8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幼兒園,15名孩子被該幼兒園門衛砍傷,一名幼兒被砍死,同年,山東莒縣第一實驗小學的25名學生被闖入學校的持刀歹徒砍傷......中小學的安防意識也得以強化。
除了各類治安事件使校方對技術防范加以重視之外,教育制度的改革也是一個因素。自教育制度的改革之后,學校經¬費逐漸比以往充裕,同時也得到國家的支持,多數學校將安全防范提到了基礎建設來。再者,高校的招生規模每年都在擴大,規模大了,學生多了,校方也開始舍得在建設上投資,同時也會加強安全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建設。
到了近些年,一些地方相繼出臺相關法規,更是深化了校方的防范意識,促進安防產品在各地校園的快速發展,如:北京市教委就統一要求在2005年年底前,全市所有寄宿制學校和幼兒園必須安裝“監控報警室”;從2006年起,新建的學校如果沒有安裝報警裝置,教委等有關部門將不予以批準;2006年,重慶市要求有條件、有資金的學校盡量加強學校安防工程建設,在學校重要場所、教室、學生宿舍等地安裝電子監控系統,以確保師生和學校的財產生命安全......這些法規的出臺,對校園安防產品的應用無疑是最好、最快的催化劑。
視頻監控系統唱主角、一卡通廣受歡迎
從目前學校安防應用情況看,主要包括系統有監控系統、防盜報警、門禁系統、巡更系統、緊急求助、呼叫系統、對講系統、一卡通等。從A&S此次調查結果顯示,56%受訪者認為視頻監控系統是校園安防系統的主力產品,一卡通系統則以45%的人數居于其次。
從各地學校在技防的投入情況看,不管是大、中小學無一例外,校園內都有一定數量的監控系統,可以說,視頻監控系統是學校安防中使用最多、最普遍的系統之一。從發揮的作用看,監控系統在校園內的應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來作為校園安全的保安監控,監控點主要分布在學校主要通道、重要場所(如實驗所、計算機中心、財務處等)、圍墻、各建筑物出入口等。由于校園的一個特點就是人員密集、面積大,尤其是大學校園更是如此,區域廣、建筑規模大,樓又多,相應地也就需要大量且分散的監控點,這也是監控系統在各安防 子系統中所占比例最多的因素之一。
另一種是用來監考、教學、遠程管理,其中考場監控是近些年興起的一大熱點應用;此外,在幼兒園還有“寶寶在線”系統的應用。而在視頻傳輸方面,大部分學校是利用現有的校園網,將視頻信號通過校園網傳送到各級監控中心,也有些學校如廣州大學城,因為監控點較多是自己鋪設光纖,但鋪設光纖投資大、施工也有一定難度,并不是每所學校都能接受。
校園一卡通也是大學校園里用得最多的產品之一(目前大多數一卡通是與門禁分開),其目前主要是用在教學管理和消費方面,如教師證、學生證、借書證、醫療證、游泳證、就餐卡、電話卡等等,因為是集多功能在一張卡上,實現“一卡在手、走遍校園”,在大學校園里很是受歡迎,像是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早在幾年前就實施一卡通系統了。
而在各地中小學學校中,目前用得較多的則是“家校通”系統,即學生進、離校時進行刷卡確認,然后系統自動為學校與家長提供很好的溝通橋梁。而據了解,目前“家校通”系統多數由運營商或專業一卡通公司來做,安防工程商做此類項目的較少。
門禁系統是用于對校園內相關出入口進行管理與控制,憑卡出入,對人員進行身份鑒別。一般來說,因為學校開放度比較高,進出人流較大,在學校大門等主要通道實施門禁系統有一定難度。故據江¬蘇開拓信息與系統有限公司工程師傅韶鴻表示,校園門禁主要是應用在檔案室、圖書館、檔案室、宿舍樓等地方。
防盜報警裝置是校園安防中最實用和基礎的組成部分,它可以在發生意外時讓教師及時與外界聯系,得到援助,也因此,北京等部分城市將其作為必備的安防設備。從安裝范圍看,防盜報警裝置主要是分布在學校圍墻、電教室、財務室、化學實驗室等重點部位。目前很多中小學實現與110指揮中心自動報警系統聯網,學校一旦遇險,學校值守人員可手工啟動報警。
校園安防建設熱潮各地在掀起
總體而言,不管是哪一種安防子系統,經¬過了幾年時間的演進,在校園中應用已經¬歷了從起步到目前快速發展的階段,目前各地大部分學校都在掀起安防工程的建設熱潮。據南京第五十五研究所殷元生表示,目前南京共有30多所高校,大概到明年安防系統將會在所有高校完全普及。
南京只是個中例子,為呵護學校的安全,其它一些地區學校也投入一定資金以打造安防建設工程。例如,北京包括北大、清華、北航、北理工在內的43所高校,到2005年底,就已投資約2億元來完成“科技創安”工程,安裝各種類型攝像機約上萬余臺;北京市兩千多 所市立中小學和幼兒園中,已有近1500所安裝了紅外報警設施,另有一千多所學校也正在安裝或改造中,目前北京的各類學校校園已安裝保護性探頭約8000個;山東投入的8.4“平安校園”建設中,在安防方面,51所高校累計投入經¬費就達1.3億元......
對于以上舉例各地學校在安防方面建設的大動作,北京藝中寶電子系統集成工程有限公司經¬理李樂表示,目前安防系統在校園中的應用比例越來越大了,校方對安防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明顯,這對工程商、廠商來說都是一個很大商機。
至于在建設資金投入方面,據天地偉業張少華表示,中小學安防項目的建設資金來源比較單一,基本上是由當地財政、教委統一拔款,高校由于是比較復雜的一個大系統,安防項目投入資金來源也是多樣式,如有些屬于社會、財政、教育部撥一部份款、還有是全部由校方自己出資。
雖然如此,由于受各地的經¬濟、人文環境、學校自身客觀條件等影響,各學校的具體安防建設情況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學校安防市場的特點之一,即“發展不均衡”。如華東、華北和華南地區的經¬濟比較發達,多數學校資金比較充足,領導的安防意識也較超前,安防建設上做得相對完善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學校投入資金通常不可能一步到位,,多數學校安防系統是分期、分項目來完成的。
經濟實用為主要訴求點
由于學校作為非贏利性質的國家公共事業,教育機構的經¬費普遍相對比較緊缺,安裝一套安防系統花上上百萬資金,這本來就是束縛校園安防發展的主要鐐銬,因此,校方在對安防產品選擇上主要是考慮經¬濟實用,即保證系統作用能真正發揮到實處的前提下,盡可能節省開支,而對品牌重視程度相對低些。
北京東英創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孫健就表示,校方對品牌的關注度不是太高,主要是看中性價比,即好用又不用掏太多錢的產品。當然,也有學校資金比較充足的,在安防建設上就做得相對到位,并且也會要求使用一些知名品牌的產品。
對此,深圳億維銳創市場部總監吳康表示,從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廠商可以從三個方面綜合考慮產品的實用性:一是系統成本不能太高,二是考慮一套系統多用,如CCTV系統與消防系統、廣播系統的聯動,集學校安防、電子監考、遠程教學于一體,三是在¾¬濟允許的條件下,使系統具備一定的超前性,以使產品在三、五年內不至于落伍。
校方還需市場引導
校方對技防的認知度從無到有,到目前大部分學校安防意識已有了很大提升,而在此次調查中,仍有65%回函者認為學校對安防系統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一是校園安防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其次是產品兼容性差,58%受訪者提到這一點。
很多工程商表示,有些校方在工程招標時,并沒有一個具體的需求定位,對技防的概念還比較模糊,多數是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優化,才發掘到其真正的意義。但隨著市場逐漸成熟,有些學校已意識到這些問題,校方也開始思考認真找準自身定位,以達到最貼合自己需求的工程。
南京第五十五研究所殷元生表示,學校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和沒有認識到正常的系統維護的重要性也是讓工程商比較頭疼的問題。學校管理和使用安防設備的直接受用者是保衛科,沒有專業人員維護系統,這往往需要工程商和廠商花很多時間來做引導和售后服務。
產品兼容性差的瓶頸則是一個共性問題,在其它領域也同樣會遇到。廣東偉昊科技電子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趙東認為,系統集成度不高、產品兼容性差、聯網解決方案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校園安防的快速發展。
總體而言,盡管存在資金、認識程度不一等絆腳石,但大部分業內人士都認為校園安防前景形勢大好。從大的環境背景看,全國高校招生規模不斷在擴大、各地不少學校都在興建校區、大學城建設也正風起云涌;此外,從各地學校在安防方面投入計劃上看,也可預測到這一市場的前景,如天津市的中小學計劃從 2006 始,在未來的三年內將逐步在學校內和學校周邊安裝“ 電子眼 ”,隨時監測保證校園安全;近期,杭州要求中心城區的學校、幼兒園的出入口、主要通道等重要部位,應當必要的技術防范系統,并與區域聯網報警系統實施重點保護,否則將可能被處以最高3萬元的罰款......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電信等運營商也開始介入校園安防,如江¬蘇大學安防項目就是由中國電信鎮½¬分公司“全球眼”視頻監控平臺來運作,這也在一定層面上說明這一市場的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