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GS1全球通用的食品追溯語言

作者:三農在線 劉國信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8-10-21 09:05:12
摘要:近年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相繼制定了《牛肉制品溯源指南》、《水果、蔬菜跟蹤與追溯指南》、《我國農產品質量快速溯源過程中電子標簽應用指南》、《食品安全追溯應用案例集》、《牛肉質量跟蹤與溯源系統實用方案》等規范和應用指南。這些規范和指南對于建立與完善我國食品質量安全與追溯體系起到積極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在超市冷鮮柜里,整塊的牛肉被分割成一個個見方的肉丁。如果消費者買回后發現牛肉有問題,只要帶著粘貼在包裝上的商品條碼標簽,就可以溯源到這頭肉牛來自哪里?是誰飼養的?養殖過程注射了哪些疫苗?吃過什么飼料?用過何種藥物?由哪個屠宰場屠宰的?哪個肉聯廠分割加工的?如果你當場就懷疑牛肉有問題,只要通過手機撥打商品條碼標簽上的數字,會立刻知道你的懷疑是否成立? 

  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受到人們關注之時,能夠這樣放心地大快朵頤,依靠的技術手段是GS1系統。它是以商品條碼為基礎的全球統一標志系統,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實現食品生產全過程跟蹤與追溯的技術保障。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規避風險迫在眉睫 

  自從上世紀80年代英國發現全球首例瘋牛病以來,國際社會對食品安全追溯的要求日漸強烈。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食品貿易的不斷擴大,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呈高發態勢,諸如“二噁英”、“蘇丹紅1號”等食品安全事件頻繁發生,出口動物及其產品由于殘留問題屢遭退貨……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僅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威脅到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因此,如何實現食品安全的全程監管,切實保護老百姓的飲食健康,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話題。 

  自瘋牛病以后,歐盟國家首先提出了食品可追溯性的概念。2002年,歐盟出臺了法規,對食品、飼料、供食品制造用的家畜以及與食品、飼料制造相關的物品在生產、加工、流通等各個階段強制實行溯源制度。同年,美國也發布了“公共安全和生物恐怖主義防備和反應法案”,要求對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分銷、接收等供應鏈環節建立記錄保存制度。日本從2001年起開始實行食品溯源制度,要求建立食品的生產履歷中心,對食品進行追溯。 

  在各國強烈的食品追溯需求推動下,國際物品編碼協會研究開發了采用GS1系統(全球統一標志系統)跟蹤與追溯食品類產品的應用方案,適用于加工食品、飲料、牛肉產品、水產品、葡萄酒、水果和蔬菜等多個領域。這套經過多年研究和實踐檢驗的應用方案,得到了全球的高度認可,為真正實現“從源頭抓質量監管”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GS1系統作保障 

  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是管理和控制食品安全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來眾多相關行業和部門都在積極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分頭實施食品安全追溯,并建立了各自獨立的數據庫和信息查詢平臺。遺憾的是,由于沒有采用全球統一標志系統,各個行業、部門的數據庫不統一、不兼容,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因此,在全球采用以商品條碼、物品編碼及射頻等識別技術為核心的GS1(全球統一標志系統)進行食品安全追溯工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追溯體制和“快速預警系統”,不僅是提高百姓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參與全球貿易競爭,提高食品企業產品質量管理水平和應對技術壁壘的迫切需要。 

  據專家介紹,GS1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的供應鏈管理標準系統,它是在商品條碼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以公開、公認、簡單為原則。其中“GS”代表全球標準(Standard)、系統(System)、解決方案(Solution)、服務(Service)及標準化組織;“1”則表示全球統一。它由編碼體系、可自動識別的數據載體和電子數據交換標準協議組成。這三部分之間相輔相成,緊密聯系。編碼體系是核心部分,實現了對不同物品的唯一編碼;數據載體是將供肉眼識讀的編碼轉化為可供機器識讀的載體;然后通過自動數據采集技術及電子數據交換,以最少的人工介入,實現自動化操作。
 
  GS1系統通過具有一定編碼結構的代碼實現對相關項目及其數據的標志,該結構保證了在相關應用領域中代碼在世界范圍內的唯一性。在提供唯一的標志代碼的同時,GS1系統還提供附加信息的標志,例如有效期、系列號和批號,這些都可以用條碼來表示。 

  據悉,以商品條碼為基礎的全球統一標志系統已經在商業、物流、食品安全、醫療衛生、出版、金融保險和服務等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成為全球通用的商務語言。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00萬家企業加入到該系統,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采用GS1系統,對食品的生產過程進行跟蹤與追溯,并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采用GS1系統進行食品安全跟蹤與追溯的好處主要體現在:第一,提高企業效率。在商業貿易中通過自動數據采集和電子數據處理,減少了手工輸入和處理不可避免的錯誤,大大提高了食品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了基于紙面的管理和相關費用。第二,縮小影響范圍。通過可追溯系統控制受問題食品影響的產品范圍,最大程度地降低所召回的問題食品對其他產品的不良影響。此外,通過對產品進行正確分離和明確標志,在產品召回過程中,保證無關產品不受影響。第三,提高消費者滿意度。采用商品條碼、射頻等標志技術,對整個供應鏈全過程進行跟蹤與追溯,促使食品行業有能力及時確定和召回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增強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GS1在我國食品安全追溯中大顯身手 

  我國政府歷來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在出臺一系列有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近年來政府各部委及相關科研企事業機構,都在積極采取技術措施加強食品質量監管。據悉,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在“十五”、“十一五”期間,通過“中國條碼推進工程”,結合國際先進經驗和國內情況,已在眾多領域開展了多個食品安全追溯項目研究,目前在全國已建立了15個應用示范系統,采用全球通用的物品編碼、商品條碼和射頻等識別技術實現食品安全跟蹤與追溯。 

  近年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相繼制定了《牛肉制品溯源指南》、《水果、蔬菜跟蹤與追溯指南》、《我國農產品質量快速溯源過程中電子標簽應用指南》、《食品安全追溯應用案例集》、《牛肉質量跟蹤與溯源系統實用方案》等規范和應用指南。這些規范和指南對于建立與完善我國食品質量安全與追溯體系起到積極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在肉制品方面,在北京建立了“牛肉產品追溯應用試點”,在陜西建立了“牛肉質量與跟蹤系統”,在福建建立了“遠山河田雞供應鏈跟蹤與追溯體系”。通過建立產品生產管理系統和跟蹤與追溯公共數據庫,對養殖場、屠宰分割場以及肉類的各消費環節信息的錄入、編碼標志,為企業、政府和公眾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食品安全質量數據庫和服務平臺,實現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供應鏈跟蹤與追溯體系。 

  在蔬菜水果方面,建立了“山東蔬菜可追溯信息系統”、“山東深加工食品安全監管追溯系統”、“新疆吐魯番哈密瓜追溯信息系統”及“江西臍橙產品溯源信息系統”等,對農產品的種植、管理、采收、包裝、運輸、銷售等供應鏈各環節建立有效標志,大大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控制和流通效率,使消費者通過追溯終端系統實時準確地查詢到農產品的品牌、種植地、等級、田間管理、生產周期、檢測、營養成分等信息。 

  在糧食制品方面,廣西實施了“廣西米粉質量安全跟蹤、追溯與監管體系”。這是短期食品供應鏈跟蹤、追溯與監管的新模式,方便了企業、政府監管部門在最短時間內最大范圍地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確保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在茶葉制品方面,實施了“四川茶葉制品跟蹤與追溯系統”、“云南普洱茶信息跟蹤與追溯管理系統”。采用全球統一的編碼技術標志茶葉制品跟蹤與追溯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建立面向社會的信息查詢交換平臺,為市場監管部門和消費者提供了一種高效監管手段,實現茶葉制品供應鏈各環節的跟蹤與追溯。 

  在消費終端查詢方面,建立了“上海市食用農副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系統”。上海安裝終端查詢系統的超市大賣場達50余家,超市內數百種食用農副產品,包括肉類、蛋品、大米、蔬菜、食用菌類等都貼制了安全信息條碼。該成果還在浙江等地區成功推廣。
 
  北京奧運會期間,為確保奧運食品安全,中國物品編碼中心與有關部門通力合作,廣泛參與奧運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建設的標準制定工作,并提供物品編碼、商品條碼等方面的技術支持,GS1在保障奧運食品安全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