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動物越來越被人類控制

作者:徐澄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8-11-18 09:06:58
摘要:監視動物生活方式的電子標簽會被做得越來越小,科學家的下一個研究對象沒準兒就是昆蟲!
 很多人都知道,俄羅斯總理普京有只帶了全球定位項圈的拉布拉多愛犬“科尼”,這個裝有“格洛納斯”(俄羅斯開發的“格洛納斯”定位系統于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研制,1993年被正式投入使用,欲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分庭抗禮)全球定位系統的項圈,將幫助普京隨時掌握愛犬的動向。然而“科尼”并非是惟一配有高科技跟蹤裝置的動物,科學家如今甚至可以跟蹤海洋深處小魚兒的動向。  

  在一項名為“太平洋板塊跟蹤”的計劃中,科學家已在游動于落基山脈河流中、“熱狗大小”(大約15厘米長)的幼年大馬哈魚身上植入了多個電子標簽,每個電子標簽價值250美元。  

  這種標簽被植入魚體內,一定是個鼓起腫塊的“大家伙”,就仿佛在人體內插入一根20~30厘米長的試管一般。但有兩條魚順著哥倫比亞河一路游向阿拉斯加,行程達2500公里。可見,電子標簽給大馬哈魚的感覺一定不會那么不舒服。這是科學家首次在汪洋大海中成功跟蹤如此小的魚兒,如今,魚兒電子標簽中的電池電力耗盡,沒有人知道到底發生過什么。如果你在阿拉斯加南部港口城市按克雷奇某餐館的桌上,發現了一條身上長著一個黑色大鼓包的大馬哈魚,請立即與科學家取得聯系。  

  大馬哈魚行蹤數據應該有助于科學家揭開魚兒在海洋中的活動之謎,比如游往何處、歸宿何處等。對魚兒的高科技跟蹤,有助于保護瀕危魚種。將來,如果科學家發現某種罕見的遷徙魚群途徑某些海岸漁場,他們就能提前告知漁民停止捕撈,給罕見的魚兒讓路。  

  監視動物生活方式的電子標簽會被做得越來越小,科學家的下一個研究對象沒準兒就是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