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SAP助力食品安全

作者:張宇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8-12-23 08:58:14
摘要:企業還可以在供應鏈上使用RFID等技術實現可視化管理。“通過ERP、SCM軟件以及IT工具,企業能夠往上以及往下追溯。
  奶粉危機漸漸平息,但消費者仍然心有余悸。消費品質量特別是食品安全事故在危害人們健康的同時,也促使企業思考轉變商業模式、規避質量風險。日前,SAP的咨詢顧問提醒說,消費品行業的企業管理者,應該借助IT工具實現供應鏈的可視化透明化,提高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

  SAP亞太及日本區消費品行業主管Marco De Lorenzo認為,企業可以利用ERP幫助企業跟蹤產品質量,以及掌控每一產品批次的質量控制。企業還可以在供應鏈上使用RFID等技術實現可視化管理。“通過ERP、SCM軟件以及IT工具,企業能夠往上以及往下追溯。往上追溯指的是向上一級的供應商進行追溯,往下追溯是指針對企業客戶、經銷商或者零售環節的追溯。” 

  那么,IT在整個產品質量控制過程中能否起到決定性作用呢?SAP北亞區消費品行業首席專家張迅認為,食品安全問題不僅僅是質量的問題,它還涉及中國食品生產企業正在經歷的“銷量導向”的業務模式向“價值導向”業務模式的轉變。中國企業正在不斷地探索如何生產出”盈利、受消費者喜愛、有附加價值” 的產品。而在整個過程中,IT更多是作為工具幫助企業提供效率,實現合規,更好的對食品安全事件快速反應,快速響應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訴求。“IT無法取代人的作用。”他說。 

  在2008年的奶粉事件中,很多企業事先都已經部署了供應鏈管理系統,或者擁有比較完善的IT系統。這些系統是否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值得懷疑。張迅稱,“信息”與“技術”實際上是兩個層面的問題,關鍵是通過系統獲得的信息企業如何進行利用,進而作出相應的管理決策。不采取任何行動,或者采取了錯誤的行為,這是最糟糕的結果。“企業可能已經有了一套系統,能夠通過這個系統給他們帶來信息。問題是這個系統到底能帶來什么樣的業務決策,能夠給他們帶來什么樣的經營價值。” 

  在業務流程中,人為的干預介入可能出錯,或者間接導致產品問題。“所以我們通過自動化以及實時的信息這兩種手段希望能夠使得整個流程更容易控制。”張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