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智能卡市場回顧與展望
2003-2007年中國智能卡市場規模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移動通信卡數量和產品結構實現雙升級 
  在移動通信卡銷量方面,運營商在去年第二季度為短信SP代碼升級實行大規模換卡,當季手機卡采購量超過兩億張,成為整個電信卡市場增長的亮點。隨著移動電話近兩年在中國的快速普及,中國移動電話用戶數量持續快速發展。進入2007年,中國移動電話用戶仍以每月700萬左右的數量增加,截至2007年10月,中國移動電話用戶數量已達到5.3億戶,中國移動用戶的快速增長和巨大用戶數量,成為移動通信卡市場的快速增長主要推動力,2007年移動通信卡市場出貨量超過6億將成定局。 
  此外,在移動通信卡產品升級方面,也取得了較大進展。如今手機已不再是單一的通話工具,隨著數據業務功能和多媒體功能不斷增強,用戶對手機存儲能力的要求也日益增加。手機存儲能力的增加,不僅體現在外加存儲卡的容量上,SIM卡作為運營商提供各類業務的平臺,對手機用戶同樣重要。隨著SIM卡容量增加,運營商可把更多的制定化服務集成到其中,在為用戶提供全新差異化服務的同時,也增加了自己的營收。2007年移動通信卡的主流容量,已由2006年的32K過渡到64K,128K容量的SIM卡也占據了相當一部分市場份額。由卡升級帶來的單價上升,一定程度上緩減了2006年銷售額下滑的趨勢,但由于整個市場依然競爭激烈,移動通信卡整體行業利潤,并沒有得到明顯改觀。隨著3G到來,移動通信卡的產品升級將持續進行,整個移動通信卡市場的品牌結構,也有可能面臨洗牌。 
“一卡多用”將成為智能卡非電信應用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 
  經過多年的發展,智能卡在交通、公用事業、社保、校園、金融及旅游等行業的應用,取得豐碩成果,但隨著IC細分市場應用程度的加深,各行業對IC的應用也自成系統,這使IC卡應用在推廣過程中,出現發卡種類和數量繁多問題,不僅造成使用不便,也給卡的管理帶來困難。在這種環境下,“一卡多用”應運而生。目前看來,“一卡多用”在技術上已不存在困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加快各部門間的協調,加大標準統一力度,推行各行業通用的“一卡通”。2007年一卡通建設進展速度加快,以交通卡為例,許多城市已實現一張卡在乘坐公交、地鐵、出租等不同的交通工具同時,也可進行小額支付業務,而2006年11月建設部頒布《建設事業IC卡應用技術》標準的實施,也為交通卡和水、電煤氣等公用事業卡的結合,奠定了基礎。在校園卡方面,各高校的數字化信息系統建設,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隨著校園信息化統一平臺的搭建,帶有門禁、支付、甚至金融功能的一卡通,將逐漸成為主角。 
Flash技術將主導智能卡芯片技術的走向
  當前智能卡應用項目功能逐漸增強,產品升級步伐也不斷加快,這就要求智能卡在提高容量(集成度)的同時,不斷降低制造成本,以保持其市場競爭力,用閃存存儲單元技術制造智能卡,在進一步擴大容量、提高速度、降低成本和功耗上,與原有的EEP鄄ROM存儲單元技術相比,具有明顯優勢。目前一些廠商已開始使用Flash技術,制造大容量的智能卡,智能卡產品的不斷升級,將使Flash技術成為智能卡芯片技術的發展方向,而隨著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應用的不斷發展,今后還會不斷出現新的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