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185家企業要辦“電子身份證”
作者:標簽與貼標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8-05-27 10:06:33
                    摘要:5月16日,順德區質監局召集全區180多家企業,動員企業加入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對首批入網產品目錄9類69種產品相對應的已獲生產許可證、3C認證的企業,要求100%加入電子監管網并激活上市。 
                    
                      5月16日,順德區質監局召集全區180多家企業,動員企業加入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對首批入網產品目錄9類69種產品相對應的已獲生產許可證、3C認證的企業,要求100%加入電子監管網并激活上市。 
                    
                據了解,這一電子監管網系統由國家質檢總局、中信集團和中國電信于2005年9月開始建設,首批入網產品包括食品、化妝品、家用電器、人造板、電線電纜、農資、燃氣用具、勞動防護用品和電熱毯。借助于監管網系統的海量數據庫和每一件產品上的電子監管碼,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電話、短信、互聯網、信息終端等多種途徑,方便快捷地查詢到自己所購商品的所有信息,每一件產品的“身世”都將有據可查。
“順德涉及到的企業超185家,目前有113家企業入網,40家企業電子監管碼激活上市”,質監局副局長伍華南指出,建立電子監管網是應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產品質量的舉措,國家規定,這些產品沒有入網激活的,將于2009年1月1日起不得出廠銷售。
據質量科負責人張彥介紹,這一系統的一大特點就是“一品一碼”,每一件產品都有一個專屬于自己的20位電子監管碼,就如同“電子身份證”一樣,通過噴、貼或者印刷的方式附在每一件產品的外包裝上。由于這一監管碼是借助先進的編碼技術隨機生成的,幾乎無法偽造,所以這一系統除了能夠提供產品的基本信息外,還可以起到防止假冒偽劣的作用。也正是這一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電子監管網中。
    “生產企業在取得電子監管碼之前,首先要取得商品條碼使用資格,”順德標準與編碼所條碼室負責人張玉良指出,電子監管碼的基礎碼與商品條碼保持一致,賦碼入網企業的信息需在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