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滬學子從RFID獲得靈感設計救災裝備

作者:徐蒙
來源:解放日報
日期:2008-06-02 09:08:53
摘要:日前,十余位上海大學生組成團隊,參加首次在上海舉行的“72小時創新大賽”,他們針對地震預警、救災中的難點,3天內設計出多種經濟實用、技術含量高的抗震救災裝備。目前這些設計都已遞交專利申請,其中一些設計已做成實物,得到國際知名工業設計專家的認可。

  日前,十余位上海大學生組成團隊,參加首次在上海舉行的“72小時創新大賽”,他們針對地震預警、救災中的難點,3天內設計出多種經濟實用、技術含量高的抗震救災裝備。目前這些設計都已遞交專利申請,其中一些設計已做成實物,得到國際知名工業設計專家的認可。 

  “72小時創新大賽”已在瑞典舉辦十屆,今年首次來到中國。此次報名參賽的主要是上海高校學生,3天內他們在專家團隊的幫助下,將一個個創意理念變成現實。由于四川災情,比賽臨時將“為抗震救災創新設計”定為主題之一。 

  華東理工大學英語系的張藝瀟老家在四川德陽,家鄉的災難給他帶來極大觸動。比賽中,他與同伴每天工作12個小時,查閱大量資料,經過無數次修改設計出射頻式生命探測儀,該產品展出后有3家國外公司前來接洽。張藝瀟告訴記者,他了解到目前救援隊用的生命探測儀主要有兩種,一種通過捕捉心跳脈沖探測,每臺價值近十萬美元;另一種利用聲波探測,如果傷員昏迷沒有聲波,就無法探測到。張藝瀟的靈感來自校園卡、交通卡中RFID射頻技術,如果被埋者的衣帽上鑲有微型感應芯片,生命探測儀就能準確定位,還能判斷被埋者的生命體征。張藝瀟表示,這一產品成本低廉,一塊核心芯片只要幾毛錢,可與服裝、鞋帽企業合作生產。全球500強之一的ABB集團兩位技術總監對該設計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地震預報是世界難題。如何加強預警減少傷亡?同濟大學楊利華領銜的團隊設計了兩款預警系統。一款可以擺在家中作為工藝品,它不需要任何能源,能及時感應地震剛發生時紊亂的縱波,發出響聲預警;另一款內置類似手機SIM卡的芯片,與地震探測儀無線連接,可作為公共場所的地震預警終端。 

  “只要內心有創造的激情,任何人都能成為創新人才。”大賽首創者、瑞典麥拉德倫大學的米高教授表示。據了解,參與“72小時創新大賽”的高校學生只有2人來自設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