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北京奧運“食”全“食”美 食品安全備受關注

作者:解放軍報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8-07-16 08:57:24
摘要:所有的奧運食品都貼有電子標簽,輕輕一掃即可知道該食品從種養、施肥以及在加工、運輸、包裝、分裝、銷售等過程中的相關信息。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圖為可以容納6000人同時就餐的選手村餐廳。本報記者范江懷攝

  “民以食為天”。根據歷屆奧運會的經驗,餐飲服務往往是決定一屆奧運會成敗與國際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北京奧運會期間預計將為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7萬左右的注冊人員和700萬人次的觀眾提供餐飲服務。不論是奧運場館、奧運村、媒體村這些“奧運區域”的供餐服務,還是公共場合“非奧運區域”里的餐飲需求,如何確保來自五洲的賓朋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得開心,北京都準備好啦!

  奧運區域——“家常味道”可口放心

  作為奧運會中的“主角”,運動員們會吃些什么?

  不是山珍海味,不是奇珍異食,相反,為了不影響比賽中的表現,吃到自己最熟悉、最有安全感的食物對運動員來說才最為重要。 這正是奧運會運動員菜單制定的重要依據。

  24小時開放的主餐廳,設置了地中海餐區、國際餐區、亞洲及中國餐區,打破一星期思維定勢的8天一輪換的菜單,每天的菜品多達幾十種,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餐飲處處長抗易透露,由于奧運會“國際化”的因素,奧運村菜單西餐將占到七成左右,中餐則第一次占有“一席之地”,主打食品就是北京烤鴨和水餃。考慮到不同國家文化背景、風俗以及飲食習慣的不同,菜單里包含清真、素食、低糖等多種菜式,確保各國運動員都能吃到自己國家的家常菜。此外每一道菜品都配有營養卡,標注有該菜品的原材料構成、脂肪及熱量含量等,讓運動員們吃得“明明白白”。

  食物不僅要熟悉可口,對于參賽的運動員而言,更要吃得安全。北京奧運會期間預計要為注冊人員及現場觀眾日均供餐1300萬份,食品安全無疑備受關注。

  一輛裝載奧運食品的運輸車在行駛途中的位置及車廂內濕度、溫度實時受到監控,一旦偏離路線或溫、濕度超標,監控系統會發出警報;當它經過奧運場館大門時,門口安裝的RFID射頻識別系統會將車內所載食品的生產廠家、物流公司乃至種植養殖地點等信息逐條顯示;所有的奧運食品都貼有電子標簽,輕輕一掃即可知道該食品從種養、施肥以及在加工、運輸、包裝、分裝、銷售等過程中的相關信息。

  這不是科幻大片中的場景,這是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唐云華向記者演示的奧運食品安全監控追溯系統。這套系統利用GPS、GIS、RFID電子標簽等先進的科技手段,可以從運動員的菜單、食品原料一直追溯到物流配送中心、生產加工企業乃至農業的種植養殖源頭,確保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各環節萬無一失。這套系統已經在“好運北京”賽事中通過試運行,奧運會期間將覆蓋所有的奧運會指定賓館、場館、奧運村、生產企業、物流配送中心、運輸車輛、醫院等,一旦出現任何問題可以立刻“追根溯源”查找到原因。

  唐云華表示,北京市制定了嚴格的奧運食品安全保障方案,能夠確保奧運會供應運動員村和有關場館食品安全,特別是奧運會的食品安全標準嚴于國際食品安全標準,各國參賽代表團可以放心地在奧運村內和場館內就餐。

  非奧運區域——“中西合璧”眾口可調

  喜歡北京烤鴨的美國朋友莫斯上周末去自己常去的“全聚德”烤鴨店就餐,突然發現菜單變了,一些新添的如鴨茸奶油蘑菇湯等菜品頗有些自己熟悉的西餐的感覺。

  這是“全聚德”剛剛推出的由60道迎奧運菜品組成的“奧運菜單”。而近段時間,北京的諸多老字號飯店也都在大打“奧運牌”,在菜品“中西合璧”的研發上下功夫。

  眾所周知,中國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各色美食傾倒了無數的外國賓朋??幢荣悾蚊麆?,品美食,對于在奧運會期間光臨北京的游客而言,可謂是一大快事,中華美食也借機得到更多面向世界的機會。因此,北京奧運賽場之外的“奧運”餐桌同樣引人注目。

  除了在味道上更照顧外國朋友的飲食習慣,許多餐廳還結合奧運場館、奧運比賽項目等“奧運”元素,推出了色味俱佳的特色奧運菜肴,甚至把“鳥巢”、“棒球”等都搬上餐桌,營造出濃厚的奧運氛圍。

  盡管中國美食充滿“誘惑”,但許多中國菜名卻讓外國朋友傷腦筋。如今這已經不再是一個問題。一本由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和北京市旅游局聯合編撰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已在奧運會倒計時50天之際推出,里面對中國常見的1500多種菜品名稱進行了英文翻譯,遵循的原則是從菜品的原料、烹飪方法、形狀或口感等角度來描述,并已經發放給北京所有星級飯店、餐廳以及住宿達標單位推薦使用。雖然有些菜名翻譯少了些中國文化底蘊,但對于關心“嘴里到底吃進去的是什么”的外國朋友而言,“夫妻肺片”被翻譯成“泡在辣椒醬里的牛肉和牛內臟”,一目了然。再加上已有許多飯店對服務人員進行了英語培訓,相信可以幫助外國朋友更好地進行就餐。

  除此之外,就餐環境和衛生狀況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像莫斯常去“全聚德”就餐,除了味道好外,周到的服務、舒適干凈的環境也是他所鐘意的。北京奧運會期間,將會有近700萬人次的游客來到北京,他們絕大多數人的吃飯問題要靠遍布大街小巷的餐館飯店解決。如何能保證吃到可口又放心的美食?很簡單,認準飯店里掛著的A、B、C、D的衛生等級牌。北京市如今已經完成了對所有餐館的食品衛生量化分級,從A級到D級由高到低的衛生標準可以成為就餐時的重要參考。

  其實,北京市早在2005年就啟動了《奧運食品安全行動綱要》,奧運會期間的食品安全工作涉及整個北京市以及京外5個合辦與協辦城市,不僅是注冊人員,市民、觀眾、游客等群體的食品安全都將得到保證。利用食品安全監控追溯系統,確定10大類345個品種的食品安全主體標準,設立近100個食品安全監測點,成立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指揮中心,一系列舉措都在為奧運期間食品安全“保駕護航”,奧運會后這種高標準的食品安全保障同樣將繼續惠及北京市民與中外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