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用信息化技術為火車司機護航
作者:中國安全生產網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8-08-14 11:22:53
摘要: 武漢鐵路局襄樊北機務段面對列車提速、單司機乘務體制變革等給列車運輸安全帶來的考驗,充分發揮科技信息化技術在運輸安全生產中的作用,將數字化技術滲透到行車的各個環節,建立了機車乘務員叫班、待乘、出乘、運行、退乘于一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了科技保安全的含量,有效保證了行車安全。
武漢鐵路局襄樊北機務段面對列車提速、單司機乘務體制變革等給列車運輸安全帶來的考驗,充分發揮科技信息化技術在運輸安全生產中的作用,將數字化技術滲透到行車的各個環節,建立了機車乘務員叫班、待乘、出乘、運行、退乘于一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了科技保安全的含量,有效保證了行車安全。
計劃短信平臺與司機信息互動。為方便機車乘務員查詢走車計劃,這個段開發了乘務員走車計劃短信平臺系統,該系統存儲2140名機車乘務員的工號、手機號碼等相關信息,機車乘務員需要了解自己的走車計劃時,只需向走車計劃短信平臺發出統一指令,便會收到走車及待乘計劃信息,減少了人工問詢計劃帶來的麻煩。他們還借助短信平臺系統隨時隨地與火車司機保持行車信息互動,每當遇到暴風雨雪霧等特殊天氣行車時,運用派班室便會通過計劃短信平臺將各種天氣信息和注意事項第一時間傳送到值乘的火車司機,便于他們為行車安全做好充分的預想和防范措施。
出勤管理系統為司機出乘把關。這個段將機車乘務員標準化出乘作為保證行車安全的第一道關口,嚴格對機車乘務員出乘身份進行識別,達到出乘標準后才能辦理出勤手續。他們將機車乘務員待乘休息情況納入出勤管理系統進行同步管理,對各待乘點司機休息時間進行同步監控,機車乘務員在出勤時出勤管理系統便能準確判斷該司機是否達到規定的休息時間,對休息不足的拒絕辦理出勤手續。同時出勤管理系統還對機車乘務員身份和記名式文電閱讀情況進行自動識別,并將行車慢行地點、特殊情況行車信息自動寫入IC卡,并通過“IC卡查詢系統”進行回放試驗,各項數據準確無誤后方準出乘。
運行監控裝置為司機保駕護航。俗有列車運行安全保護神的機車“黑匣子”在列車運行安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個段嚴格各種數據的輸入,火車司機們上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機車“黑匣子”輸入工號、車次、車站代碼等相關信息。再將IC卡里的信息全部輸入機車監控裝置,待信息全部存入監控裝置芯片后,便可對列車運行情況進行控制記錄。列車在途中運行時,LKJ—2000型列車運行監控記錄裝置按輸入的行車信息對慢行地段運行速度、線路允許運行速度、列車進出站運行速度進行安全監控,當實際速度值接近或等于限速值時監控裝置便會采取語音提示、解除機車牽引力、實施常用制動、緊急制動相應的控制模式讓列車減速或自動放風停車,從而確保行車安全。
操縱評分系統為司機公正評判。為提高火車司機列車操縱水平,這個段建立了“列車操縱自動評分系統”,對列車運行操縱情況進行公正評分。機車回段后,列車運行監控資料便會通過地面處理系統轉儲到相關車間和科室進行檢索分析。操縱評分系統還會對運行中的列車超速、紅黃燈前放風、違章關機、違章解鎖、未按規定防關試閘等違規記錄進行自動檢測,并將相關信息提供給運用、安全人員進行分析處理。凡是自動評分系統評分低于90分的機班必須現場分析原因,也可通過大型電子觸摸屏查詢系統及時查看自己本趟作業情況,查找列車操縱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改進措施,提高列車操縱水平,杜絕違章操作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