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電子信息產業注重產業升級與自主創新
作者:李明駿
來源:國際電子商情
日期:2008-09-01 08:52:14
摘要:2007年深圳地區對IC的總需求規模約為 184.6億美元。預計2008年隨著深圳地區電子產業的繼續增長,IC總需求將達220億美元左右。
深圳——中國最主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近年來,深圳市著力于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汽車電子等行業重大項目和產業集聚基地的建設,2007年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近200億美元,同比增長21.2%,占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工業增加值的56.5%;全年完成電子產品銷售額1108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19.7%,占本地工業產品總銷售額(1,757億美元)的 63.0%,占廣東省電子信息產品總銷售額(2,090億美元)的53.0%;占全國電子工業產品總銷售額(7,368億美元)的15.0%,電子信息產業繼續成為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的主力軍。預計2008年深圳市電子信息產品銷售額將達1316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18.8%,占到本地工業產品總銷售額的62.4%,占到廣東省電子信息產品總銷售額的54.7%;占到全國電子信息產品總銷售額的14.9%。
深圳市通過大力推動電子產品和企業“走出去”,積極實施“大公司”戰略,涌現出華為、中興、康佳、創維等一批行業骨干企業。由于這些龍頭企業在產業鏈中處于核心、主導地位,帶動了配套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了產業鏈的壯大和拓展。在2007年電子信息百強中,深圳就有10家列入之中,營業收入達227.5億美元,占百強營業總收入(1422億美元)的16.0%。深圳這10家企業的出口交貨值達115.8億美元,占其總營業收入的50.9%,占到電子百強企業總出口交貨值近三成。
深圳IC市場應用規模分析
2007年中國大陸IC市場總規模是852億美元,其中進口額為785億美元,占92.1%。從中國海關進出口數據來看,2007年廣東省IC進口額占全國進口總額的41%,即322億美元,按深圳市電子信息產業占廣東省的比例可以推算出深圳2007年的IC進口額約170億美元,加上7.9%的本地供應,2007年深圳地區對IC的總需求規模約為 184.6億美元。預計2008年隨著深圳地區電子產業的繼續增長,IC總需求將達220億美元左右。而2008年深圳地區電子產品的銷售額將達1316 億美元,可以預估出IC在整機電子產品生產成本中約占16.7%左右。
深圳依托珠三角發達的電子整機制造業,在IC設計領域優勢逐步突顯,特別是在“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深圳產業化基地”成立后,促進了深圳IC設計業的快速發展。據深圳集成電路基地初步統計,目前全市已匯聚IC設計企業120多家,從業人員達5000多人,2007年IC設計產業的銷售額達50億元,人均銷售收入達80萬元,遠遠高于其他行業。深圳在國內IC設計行業已成為僅次于北京(約60億元)國內IC設計能力最強的地區,年產值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在國內IC設計行業占據“領跑”位置。
除了海思半導體和中興微電子、國微等IC設計企業保持快速發展外,近年來扎根集成電路產業化基地的一批留學生創業企業迅速壯大,包括芯邦、江波龍、艾科創新等10多家產值過億元的IC設計企業迅速崛起。例如以專長于閃存盤、SD卡等移動存儲控制器芯片為主的芯邦微電子,通過技術創新,經過不到4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閃存盤控制器芯片提供商,占全球閃存盤芯片市場份額4成以上,年產值預計突破2億元。
目前深圳的IC設計企業采用的線寬以0.35~0.18微米為主,并且0.18微米已成為主流工藝。一些技術實力較強的企業,如海思半導體、中興微電子、芯邦微電子等已采用 0.13微米的工藝進行研發,意法半導體深圳研發中心、海思半導體、中興微電子等企業已開始研發90nm和65nm工藝的產品,設計規模多數已能達到百萬門級,其中部分企業已達到千萬門級,如海思半導體采用0.13微米工藝的產品已達5000萬門。
深圳IC設計企業所涉及的產品方向貼近市場、應用領域較廣,主要分布在USB接口電路、數字與移動通信、數字電視/機頂盒、音視頻處理、顯示驅動、電源管理等多個領域,總體上以消費類電子為主流產品應用;同時由于兩大通信整機廠商的需求,通信類芯片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目前深圳的IC設計企業采取的技術路線,大多基于某一核心領域的芯片研發,并逐漸豐富產品線,提供基于芯片的系統解決方案,如艾科創新基于0.18um工藝量產的數字視頻處理視頻格式轉換芯片,具有較高的技術與市場競爭優勢;安凱研發的AK3210M/AK3230M移動多媒體處理芯片、A2/A6移動多媒體協處理器已廣泛用于移動終端的超大規模多媒體處理。隨著消費類電子與通訊領域的逐漸融合,海思半導體與中興微電子目前主要以交換機/移動通信/光網絡產品/多媒體產品/數據通信及寬帶產品等通訊領域為主,但也在向消費類電子領域滲透。市場始終在不斷地驅動著產業向前發展。
目前,深圳市正發揮優勢,加快建設產業集聚基地,發揮深圳在家用視聽領域以及汽車電子等應用電子領域的研發、制造優勢,加快現代家電和汽車電子產業集聚基地建設。全力做好中芯國際8英寸/12英寸晶圓制造、中華映管液晶模組、深超光電TFT—LCD第五代面板生產線、日東科技偏光片、沛頓科技封裝測試、世紀晶源化合物半導體等一批行業重大項目的跟蹤服務,力圖通過一批規模優勢明顯、帶動作用強大的項目,促進行業集聚水平的提升。
深圳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十一五”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深圳地區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IC設計企業達到5家以上,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的IC設計企業15家以上,深圳IC設計產業的總銷售收入達到150億元人民幣,在數字電視、通訊、手機、信息家電等領域逐步形成配套齊全的系列化的IC產品,聯合深圳在這些領域較完整的整機產業鏈,帶動1500億元以上的IT 增量產值。
近年來,深圳市著力于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汽車電子等行業重大項目和產業集聚基地的建設,2007年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近200億美元,同比增長21.2%,占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工業增加值的56.5%;全年完成電子產品銷售額1108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19.7%,占本地工業產品總銷售額(1,757億美元)的 63.0%,占廣東省電子信息產品總銷售額(2,090億美元)的53.0%;占全國電子工業產品總銷售額(7,368億美元)的15.0%,電子信息產業繼續成為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的主力軍。預計2008年深圳市電子信息產品銷售額將達1316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18.8%,占到本地工業產品總銷售額的62.4%,占到廣東省電子信息產品總銷售額的54.7%;占到全國電子信息產品總銷售額的14.9%。
深圳市通過大力推動電子產品和企業“走出去”,積極實施“大公司”戰略,涌現出華為、中興、康佳、創維等一批行業骨干企業。由于這些龍頭企業在產業鏈中處于核心、主導地位,帶動了配套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了產業鏈的壯大和拓展。在2007年電子信息百強中,深圳就有10家列入之中,營業收入達227.5億美元,占百強營業總收入(1422億美元)的16.0%。深圳這10家企業的出口交貨值達115.8億美元,占其總營業收入的50.9%,占到電子百強企業總出口交貨值近三成。
深圳IC市場應用規模分析
2007年中國大陸IC市場總規模是852億美元,其中進口額為785億美元,占92.1%。從中國海關進出口數據來看,2007年廣東省IC進口額占全國進口總額的41%,即322億美元,按深圳市電子信息產業占廣東省的比例可以推算出深圳2007年的IC進口額約170億美元,加上7.9%的本地供應,2007年深圳地區對IC的總需求規模約為 184.6億美元。預計2008年隨著深圳地區電子產業的繼續增長,IC總需求將達220億美元左右。而2008年深圳地區電子產品的銷售額將達1316 億美元,可以預估出IC在整機電子產品生產成本中約占16.7%左右。
深圳依托珠三角發達的電子整機制造業,在IC設計領域優勢逐步突顯,特別是在“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深圳產業化基地”成立后,促進了深圳IC設計業的快速發展。據深圳集成電路基地初步統計,目前全市已匯聚IC設計企業120多家,從業人員達5000多人,2007年IC設計產業的銷售額達50億元,人均銷售收入達80萬元,遠遠高于其他行業。深圳在國內IC設計行業已成為僅次于北京(約60億元)國內IC設計能力最強的地區,年產值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在國內IC設計行業占據“領跑”位置。
除了海思半導體和中興微電子、國微等IC設計企業保持快速發展外,近年來扎根集成電路產業化基地的一批留學生創業企業迅速壯大,包括芯邦、江波龍、艾科創新等10多家產值過億元的IC設計企業迅速崛起。例如以專長于閃存盤、SD卡等移動存儲控制器芯片為主的芯邦微電子,通過技術創新,經過不到4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閃存盤控制器芯片提供商,占全球閃存盤芯片市場份額4成以上,年產值預計突破2億元。
目前深圳的IC設計企業采用的線寬以0.35~0.18微米為主,并且0.18微米已成為主流工藝。一些技術實力較強的企業,如海思半導體、中興微電子、芯邦微電子等已采用 0.13微米的工藝進行研發,意法半導體深圳研發中心、海思半導體、中興微電子等企業已開始研發90nm和65nm工藝的產品,設計規模多數已能達到百萬門級,其中部分企業已達到千萬門級,如海思半導體采用0.13微米工藝的產品已達5000萬門。
深圳IC設計企業所涉及的產品方向貼近市場、應用領域較廣,主要分布在USB接口電路、數字與移動通信、數字電視/機頂盒、音視頻處理、顯示驅動、電源管理等多個領域,總體上以消費類電子為主流產品應用;同時由于兩大通信整機廠商的需求,通信類芯片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目前深圳的IC設計企業采取的技術路線,大多基于某一核心領域的芯片研發,并逐漸豐富產品線,提供基于芯片的系統解決方案,如艾科創新基于0.18um工藝量產的數字視頻處理視頻格式轉換芯片,具有較高的技術與市場競爭優勢;安凱研發的AK3210M/AK3230M移動多媒體處理芯片、A2/A6移動多媒體協處理器已廣泛用于移動終端的超大規模多媒體處理。隨著消費類電子與通訊領域的逐漸融合,海思半導體與中興微電子目前主要以交換機/移動通信/光網絡產品/多媒體產品/數據通信及寬帶產品等通訊領域為主,但也在向消費類電子領域滲透。市場始終在不斷地驅動著產業向前發展。
目前,深圳市正發揮優勢,加快建設產業集聚基地,發揮深圳在家用視聽領域以及汽車電子等應用電子領域的研發、制造優勢,加快現代家電和汽車電子產業集聚基地建設。全力做好中芯國際8英寸/12英寸晶圓制造、中華映管液晶模組、深超光電TFT—LCD第五代面板生產線、日東科技偏光片、沛頓科技封裝測試、世紀晶源化合物半導體等一批行業重大項目的跟蹤服務,力圖通過一批規模優勢明顯、帶動作用強大的項目,促進行業集聚水平的提升。
深圳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十一五”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深圳地區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IC設計企業達到5家以上,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的IC設計企業15家以上,深圳IC設計產業的總銷售收入達到150億元人民幣,在數字電視、通訊、手機、信息家電等領域逐步形成配套齊全的系列化的IC產品,聯合深圳在這些領域較完整的整機產業鏈,帶動1500億元以上的IT 增量產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