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863先進制造技術領域“射頻識別”課題申請指南(全文)

作者:科學網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8-09-03 09:42:39
摘要:日前,科技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先進制造技術領域2008年度“射頻識別(RFID)技術與應用”重大項目課題申請指南》,實施年限為2008-2010年,課題支持年限原則上不超過2年。支持研究課題7項,擬國撥經費共2150萬。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 先進制造技術領域2008年度“射頻識別(RFID)技術與應用”重大項目課題申請指南  
   
一、       指南說明  

  本次發布的是先進制造領域重大項目“射頻識別(RFID)技術與應用”2008年度啟動課題的申請指南,實施年限為2008-2010年,課題支持年限原則上不超過2年。擬對“超高頻RFID空中接口安全機制及其應用”、“超高頻(UHF)讀寫器芯片的研發與產業化”、“具有超高頻RFID讀寫功能的移動通信終端開發與產業化”、“適用于實時定位系統的RFID產品研發及其產業化”、“RFID標簽動態信息實時管理軟件的研究與開發”、“RFID技術在旅游景區、展覽館、博物館的應用”以及“RFID技術在出口商品質量追溯與監管中的應用”等課題進行支持。在重大項目實施過程中,鼓勵產、學、研、用等單位聯合承擔課題,鼓勵采用本重大項目支持的相關課題技術和成果。應用示范工程要求必須采用國產電子標簽、讀寫器、中間件、系統平臺軟件以及系統測試等技術與成果,開展典型行業的示范應用。  

二、指南內容  

課題1 超高頻RFID空中接口安全機制及其應用  

課題主要目標:  

  解決超高頻RFID標簽讀寫過程的數據安全關鍵技術難題;提出RFID標簽與讀寫器間的數據傳輸安全機制和實現方法,并針對特定場景進行安全機制應用研究。  

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研究RFID空中接口協議的安全風險;評估ISO/IEC 18000-6C超高頻RFID空中接口協議的安全性;研究RFID標簽數據傳輸的安全機制;針對ISO/IEC 18000-6C空中接口協議,研究RFID標簽和讀寫器端的數據安全傳輸實現方法。 

課題主要考核指標:  

  提交ISO/IEC 18000-6C超高頻RFID空中接口協議的安全風險分析報告和安全性評估報告;提交RFID標簽數據安全傳輸機制研究報告;提交RFID標簽和讀寫器端的安全傳輸實現方法,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RFID空中接口協議安全傳輸方法》國家標準草案1項;針對特定場景提出安全機制技術規范;申請受理國家發明專利2項。  

課題支持年限:2年  

課題單位確定方式:擇優  

課題經費來源及構成:擬國撥經費 100萬,單位配套50萬  

課題申請單位的條件及要求:課題申報單位要求在RFID和信息安全技術領域有研究基礎或開發經驗。研究成果能與本重大項目支持的其它相關技術研發工作相互配合支撐的優先考慮。  

課題負責人條件與要求:熟悉信息安全技術,具備RFID安全技術研究經歷,具有豐富項目組織管理經驗。  

課題2 超高頻(UHF)讀寫器芯片的研發與產業化  

課題主要目標:  

開發出能識讀符合ISO 18000-6 Type B/C標準電子標簽的超高頻讀寫器芯片,實現批量生產。  

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根據UHF讀寫器的信道模型,研究單芯片UHF讀寫器的系統結構,建立系統模型;設計具有載波抵消、高輸入動態范圍、可變信號帶寬、抗鄰道干擾的接收機;設計寬帶、高線性度、高鄰道抑制、低帶外雜散的發射器;研究檢測沖突的解碼算法,實現標簽的快速抗沖突;集成射頻電路、基帶模擬電路、數字信號處理等部分,開發符合中國UHF無線頻譜規范和ISO18000-6B/C標準的UHF讀寫器芯片,滿足讀寫器產業化的要求。  

課題主要考核指標:  

發射頻率范圍840-960MHz并符合中國UHF電子標簽無線頻譜規范,數據速率達到160kbps,接收靈敏度達到-70dbm,數據速率達到640kbps,識讀速度達到每秒100個標簽以上;申請受理國家發明專利3項以上;芯片在國內的集成電路生產線上流片,形成小批量生產,用于低成本讀寫器開發,銷售量在10,000顆以上。  

課題支持年限:2年  

課題單位確定方式:擇優  

課題經費來源及構成:擬國撥經費500萬,單位配套400萬。  

課題申請單位的條件及要求:在本行業具有豐富從業經驗;在RFID相關領域有研究基礎和產品開發經驗,研究成果能與本重大項目支持的其它相關技術研發工作相互配合支撐的優先考慮,鼓勵產學研結合。  

課題負責人條件與要求:在RFID讀寫器芯片產業有較長的從業經驗,對RFID技術有較深入的了解。  

課題3 具有超高頻RFID讀寫功能的移動通信終端開發與產業化  

課題研究目標:  

  完成適合于移動通信終端(手機)的嵌入式超高頻讀寫模塊開發,與移動通信終端(手機)集成一體化,實現小批量生產。使移動終端設備(手機)具有UHF讀寫功能,實現 RFID技術在防偽、物品跟蹤、旅游等應用中終端客戶的識讀和電子標簽信息與信息服務平臺的實時傳輸。  

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研究超高頻段RFID與移動通信終端的空中通訊的兼容性;研究與移動終端數據交換的接口方式;研究超高頻RFID與移動通信終端協同工作的模型;研究RFID讀寫通道的激活和睡眠功能實現方法;開發適合于移動通信終端的嵌入式超高頻讀寫模塊;開發適合移動終端的讀寫模塊驅動程序和中間件;開發測試和驗證系統。   

課題主要考核指標:  

  移動通信終端(手機)能識讀ISO18000-6B或ISO18000-6C的電子標簽,識讀距離>10cm;發射頻譜符合中國UHF電子標簽無線頻譜規范,發射數據速率達到40kbps,接收靈敏度達到-60dbm,接收數據速率達到80kbps;實現RFID手機產品的100臺以上小批量試制,并結合示范工程應用。申請受理國家發明專利3項以上。  

課題支持年限:2年  

課題單位確定方式:擇優  

課題經費來源及構成:擬國撥經費250萬,單位配套250萬。  

課題申請單位的條件及要求:在超高頻RFID技術領域具有研究經驗和基礎;具備產品產業化的經驗和能力;研究成果能與本重大項目支持的其它相關技術研發工作相互配合支撐的優先考慮,鼓勵產學研結合。  

課題負責人條件與要求:具有從事RFID技術研究開發和生產組織經驗、并對移動通信技術領域有一定的了解。  
   
課題4 適用于實時定位系統的RFID產品研發及其產業化  

課題研究目標:  

  提出符合我國頻率資源的RFID實時定位系統軟硬件產品實現方案,滿足在既定區域內對RFID標簽的實時、高精度定位與跟蹤的應用需求;研發實時、高精度定位要求的RFID標簽、讀寫器和實時定位軟件,實現成套產品產業化。提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實時定位系統國家標準草案。  

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針對我國頻率資源,研究RFID精確實時定位系統的多種定位實現方案及系統架構和RFID讀寫器組網方案;建立典型應用場景的RFID實時定位等效模型;研發RFID精確實時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和定位的實時性;研發低成本的RFID實時定位系統硬件、軟件產品,包括適用于不同定位對象和應用場景的RFID標簽、讀寫器、實時定位軟件,實現產業化;提出符合我國應用需求的RFID實時定位系統標準草案。  

課題主要考核指標:  

  RFID實時定位系統的硬件產品應符合國家RFID頻率管理規定,定位響應時間小于1秒,定位精度小于3米,實現批量生產;系統應急醫療管理和涉密資產管理等領域得到應用;RFID精確實時定位讀寫器產品實現銷售1,000臺以上;提出RFID實時定位系統的國家標準草案1項,申請受理國家發明專利2項以上。  
課題支持年限:2年  

課題單位確定方式:擇優  

課題經費來源及構成:擬國撥經費200萬,單位配套200萬。  

  課題申請單位的條件及要求:課題申請單位具有相關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經驗,達到一定的生產能力和規模,具有質量管理體系保證,鼓勵產學研用相結合。  

課題負責人的條件和要求:具有從事RFID技術研究開發和生產組織經驗,對RFID實時定位技術有一定了解。  
   
課題5 RFID標簽動態信息實時管理軟件的研究與開發  

課題研究目標:  

  開發完成支持RFID標簽實時讀寫的RFID動態數據實時管理軟件,解決基于RFID標簽信息的動態跟蹤存在的RFID標簽信息時空一致性問題。  

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研究RFID標簽動態時空信息描述與一致性控制機制;開發支持RFID事件優先級的實時調度技術、復雜事件的實時檢測技術以及海量RFID事件壓縮查詢技術;面向RFID實時跟蹤應用,開發支持千萬量級RFID動態數據實時管理軟件。  

課題主要考核指標:  

完成面向大規模RFID實時跟蹤應用的RFID動態數據實時管理平臺軟件,支持復雜應用中千萬量級RFID事件的實時調度與壓縮存儲,數據壓縮率不低于10:1, 千萬量級RFID標簽信息的查詢時間小于10秒;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銷售的商品化軟件產品2-3項,并在智能物料配送、物品動態追溯等領域得到示范應用,申請受理國家發明專利1-2項。 

課題支持年限:2年。  

課題單位確定方式:擇優  

課題經費來源及構成:擬國撥經費300萬元,單位配套100萬。  

課題申請單位的條件及要求:課題申請、參加單位應具備軟件和RFID技術的工作經驗和基礎,具備完成課題的人員和條件,研究成果能與本重大項目支持的其它相關技術研發工作相互配合支撐的優先考慮。  
課題負責人條件與要求:有較長從事軟件項目研發工作經驗,對RFID技術有相當了解。  
   
課題6 RFID技術在旅游景區、展覽館、博物館的應用  

課題研究目標:  

  提出基于RFID的旅游景區、展覽館、博物館應用模式和應用解決方案,實現門票管理的智能化,觀眾參觀行為可追溯、人員密集度監控與引導以及景點、展臺信息服務的個性化,形成行業RFID技術應用標準與規范。  

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研究基于RFID的旅游景點或展品導覽技術和管理模式,研究人員密度監控與引導的管理策略與流程,研究基于RFID的觀眾參觀行跡記錄和追溯技術,開發旅游景點或展品導覽RFID信息服務監管系統,以及與景區或展區單位已有管理系統的集成與信息整合技術,研究特定應用環境下的電子標簽及讀寫器的集成技術。  

課題主要考核指標:  

  完成基于公共服務平臺的旅游景點或展品導覽RFID信息服務監管系統開發及其與應用管理系統集成接口開發,形成2個或以上具有影響力的規模示范應用;完成行業應用標準規范的制定2-3項,申請專利或軟件著作權3項以上。  

課題支持年限:2年  

課題單位確定方式:擇優  

課題經費來源及構成:國撥經費400萬元。單位配套200萬。  

課題申請單位的條件及要求:具有旅游或展館行業的組織和協調管理能力,能夠結合實際情況提供示范環境。鼓勵從事RFID技術研發的單位與應用的企業聯合承擔。承擔單位要求必須采用國產電子標簽、讀寫器、中間件、系統平臺軟件以及系統測試等技術與成果建立示范工程,支持重大項目相關成果在示范中的應用,鼓勵產學研聯合承擔,優先支持獲得行業主管部門認可或授權開展示范工程的申請單位。  

課題負責人條件與要求:具有RFID與旅游和展覽領域從業經驗,具有較強的項目組織實施協調能力。  
   
課題7 RFID技術在出口商品質量追溯與監管中的應用  

課題研究目標:  

  應用RFID技術,建立針對我國自主品牌的食品、電子產品、玩具、服裝等出口商品全流程管理的第三方服務系統,為商品出口全過程的質量追溯與監管提供服務,保障出口商品的質量安全,維護我國自主品牌商品的國際形象和地位。   
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研究基于RFID公共服務平臺技術的進出口商品質量追溯與監管系統架構,開發出口商品質量追溯與監管系統的電子數據交換接口與系統。研究和制定RFID技術在出口商品質量追溯與監管中應用的系列標準和規范。實施出口商品全流程管理的第三方服務示范應用。  

課題主要考核指標:  

  建立滿足出口商品質量安全控制標準的出口商品質量追溯與監管全流程管理的第三方服務系統,形成2個以上具有影響力的規模示范應用;完成制定RFID技術在出口商品質量追溯與監管中應用的系列標準和規范3-5項。申請受理國家發明專利3項以上。  

課題支持年限:2年  

課題單位確定方式:擇優  

課題經費來源及構成:擬國撥經費400萬,單位配套200萬。  

  課題申請單位的條件及要求:具有RFID相關研發和實施工作基礎,能夠組織相關行業的企業結合實際應用提供示范環境,協同完成本課題的實施。承擔單位要求必須采用國產電子標簽、讀寫器、中間件、系統平臺軟件以及系統測試等技術與成果建立示范工程,支持重大項目相關成果在示范中的應用,鼓勵產學研聯合承擔,優先支持獲得行業主管部門認可或授權開展示范工程的申請單位。   

  課題負責人條件與要求:具有相關行業技術研發與管理經驗,對RFID技術有較深入的了解,具有良好的RFID公共服務技術研究基礎,了解出口商品監管流程。具有較強的項目組織實施協調能力。  
   
三、注意事項  

1、課題申請者應根據申請指南提出的課題名稱、研究目標、主要研究內容、主要考核指標等要求,編寫《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課題申請書》。  

2、課題必須由法人(單位)提出申請,法人是當然的課題依托單位,且必須指定一名自然人擔任課題申請負責人。每個課題申請只能有一個課題申請負責人和一個依托單位,課題的協作單位不能超過5家。 

3、課題依托單位應符合的基本條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登記注冊一年以上、過去兩年內在申請和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中沒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企事業法人單位,包括:大學、科研機構等事業法人;中方控股的企業法人。  

4、課題負責人應符合的基本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年齡在55歲(含)以下(按指南發布之日計算);  
  (3)具有高級職稱或已獲得博士學位;  
  (4)每年(含跨年度連續)離職或出國的時間不超過6個月;  
  (5)過去三年內在申請和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中沒有不良信用記錄。  

5、具備以下條件的港澳臺和海外華人科技人員具備以下條件的可作為課題負責人:  
  對于港澳臺的科技人員,在滿足上述(第4條)2~5項條件的情況下,只要有正式的合作協議或受聘于課題依托單位,合作期或聘任期覆蓋課題的執行期,且每年在課題依托單位工作時間不少于6個月的,并由課題依托單位出具相關證明材料。  
  對于海外華人科技人員,包括取得外國國籍和永久居留權的,在滿足上述(第4條)2~5項條件的情況下,只要正式受聘于課題依托單位,且聘任期覆蓋課題的執行期,每年在課題依托單位工作時間不少于6個月的,并由課題依托單位出具相關證明材料。  

6、課題負責人及主要參加人員不得違反以下限項申請的規定:  
為保證科研人員能夠高質量地開展研究工作,國家科技計劃實行限制申請及承擔課題數量規定。每人同期只能主持不超過二項國家主要科技計劃(包括863計劃、973計劃、支撐計劃)課題。申請者應按照上述要求進行申請,且在同一批發布的申請指南中只能申請一項課題或項目。  

7、申請者提出的國撥經費申請不得高于申請指南規定的國撥經費控制額,并應按照申請指南的要求提供相應的配套經費,否則不予受理。 

8、申請者要遵守科學道德,以嚴謹的科學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填寫項目課題申請書,保證項目課題申請書的真實性,避免出現夸大和不準確的內容。同時,不得將研究內容相同或者近似的項目進行重復申請。863計劃對申請者在申報過程中進行信用記錄,對于故意在課題申請中提供虛假資料、信息的,一經查實,記入信用檔案,并對單位在兩年內取消其申報863計劃資格、對個人在三年內取消其申報863計劃資格。  

9、申請程序和要求:項目申請采取網上集中申報。申報通過“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中心”進行,網址為program.most.gov.cn,有關申請的程序、要求和其他注意事項詳見《“十一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申請指南》。  

10、課題申請受理的截止日期為 2008 年 10 月 22 日 17 時。  

11、咨詢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聯系人: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    劉進長、區和堅  
電話:010-68338957、68338038  
電子郵件:liujc@htrdc.com  
科技部863計劃先進制造技術領域辦公室  
二〇〇八年八月十五日    

點擊下載: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先進制造技術領域2008年度射頻識別技術與應用重大項目課題申請指南.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