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南京:探路“物聯網產業”

作者:《南京日報》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9-11-12 09:02:10
摘要:在南京,有不少企業將物聯網概念的推出作為新的機遇——他們手持專利技術,已在物聯網領域探路多年,只等著產業爆發的那一天。
  寫在前面 

  將物品通過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鏈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這就是眼下炙手可熱的“物聯網”概念。這是信息技術領域的一場新革命。 

  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意味著全新的產業機會。從美國提出的“智慧地球”到中國提出的“感知中國”,物聯網正成為產業領域的時尚。隨著這個全新產業的演進,小到人們的日常起居,大到城市的管理構架,都將悄然改變。 

  在南京,有不少企業將物聯網概念的推出作為新的機遇——他們手持專利技術,已在物聯網領域探路多年,只等著產業爆發的那一天。 

  探路者在行動 

  一個物聯網時代的大眾化產品—— 

  巴掌大的終端,掌控家庭安全 

  探路者:視威電子
 

  在南京視威電子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于江蘇的辦公室里,有兩個巴掌大的網絡智能終端,一個對著辦公室,一個對著廠區。 

  他打開電腦,給記者演示了一種運動監測的物網相聯報警方案:點開廠區畫面,選定一個監控區域,當有“不速之客”忽然闖入這片區域,電腦上立即警鈴大作,郵箱和手機也同時收到了報警信息,一并發過來的,還有“不速之客”的圖片和視頻信息…… 

  這就是一套可以安裝在家庭里的安防系統。這個系統中,除了常規的攝像頭,還可以加裝紅外、門磁、煙感等其他各種傳感裝置,一旦發生外人入侵、煤氣或自來水泄漏、玻璃破碎等情況,這個巴掌大的終端會自動做出分析判斷,通過網絡自動向物業和主人的郵箱、手機報警。 

  這個終端上還設計了連接家電的端口,智能型家電接上去,用戶就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來實現遙控,人沒到家,就能讓家里的空調、熱水器或電飯煲先工作起來。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物聯網時代的大眾化產品。于江蘇告訴記者,這個產品今年剛推向市場,他們已經與江蘇電信合作,參與到“平安商鋪”的推廣中。商鋪里安裝這種產品,就無需專門安排人值班,如有異常,信息會直接發送到店主或保安的手機上。 

  “我們2002年就開始研究通過互聯網來使物體智能化,最初是跟電力部門合作建立無人值守的電力調度室。受技術水平限制,當時的網絡智能終端是個大柜子,而現在,終端已經小到可以抓在掌心里了。”于江蘇說,現在技術條件已經相對成熟,關鍵就是在應用領域的突破。這類產品其實還可以用在無人監考、家庭看護、環境監測等領域。 

  “物聯網”概念的興起,讓視威電子的決策層十分振奮。公司設在徐莊的研發中心已在研發二代產品;國內營銷中心也已經成立,將在11月份的安防展上招募全國代理商。同時,公司也醞釀在即將開放的新三板上市。 

  一項物聯網時代的基礎技術—— 

  RFID技術空間足夠給全世界每粒沙子打上標簽 

  探路者:三寶科技
 

  現在,我們在超市購買的每件商品上都會印有一個條形碼。在物聯網時代,重要商品或物品上將會用上電子標簽。假如火腿腸上面有電子標簽,那么,通過配套的讀寫器可以將生產、物流的全過程追溯得一清二楚,直到它是用哪頭豬的肉做成的。 

  這就要用上物聯網中一項十分基礎的技術——RFID,就是射頻識別技術。 

  在馬群科技園,三寶科技已經在RFID領域下了十年功夫。“我們潛心研究了十多年,相信會有產業爆發的一天。”三寶科技研究院院長辛柯俊說。 

  三寶科技的首席專家富煜清教授介紹,三寶的RFID產品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這種電子標簽提供的標識號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不重復。從理論上講,RFID提供的地址空間足夠給全世界每一粒沙子打上標簽。 

  這樣的基礎技術到底有多少可應用的領域?三寶用占據了一層樓的展示廳來告訴大家。 

  比如,這是一家大型超市,所有商品都有電子標簽,消費者推著購物車通過出口時,設在出口處的讀寫器就會自動掃描購物車里的商品信息,自動結算出購物款,不再需要營業員拿著商品一件件地掃描。 

  再比如,在機場托運行李,無須人工干預,貼上電子標簽的行李,只能進入信息匹配的通道,因此,行李“走錯路”的問題就不會發生。 

  …… 

  在產業領域,RFID技術已經有了現實的應用。 

  早在2005年三寶科技就與GE聯手,從事RFID在物流領域的開發和應用。作為國家海關總署指定的海關卡口系統唯一總集成商,三寶科技已在全國400多條海關通道上建成了基于這一技術的智能通關系統。裝載貨物的集裝箱經過海關的“智能卡口”時,安在卡口上的讀寫器會自動掃描上面加載的電子標簽,這箱貨物是何時完成檢驗,經過怎樣的物流渠道運來,途中是否出現過異常情況等等,都會一清二楚反映出來,同時在上面自動寫入此次檢驗通關的相關信息。這樣的通關方式,省去了過去人工開箱核查的麻煩,效率大大提高。 

  另一個應用,是在醫藥物流領域的嘗試。今年,三寶科技與南京醫藥合作,對麻醉藥、精神疾病用藥、兒童疫苗等特殊藥品的物流進行全程監控,這些藥品每一盒上都貼有電子標簽,在哪個企業的哪個車間生產,物流途中經過了幾次轉運,什么時候在哪里被誰買走——一掃標簽,所有信息清晰呈現。目前系統已在試運行。 

  辛柯俊說,RFID的產業春天已經可以預期,三寶科技將不斷更新技術,走在這一領域的前沿;“我們不會局限于做RFID的提供商,而要致力于做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一個物聯網技術的拓展應用—— 

  智能交通,讓開車“一路綠燈” 

  探路者:南京萊斯
 

  連續多個十字路口,一路綠燈,這是私家車主常有的體驗。別以為這是紅綠燈的巧合,這是南京萊斯信息技術股份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交通控制軟件的應用成果。20多年前,萊斯開始研發智能交通,如今正在智能化城市的建設中漸入佳境。 

  目前,南京有60多條綠波帶,控制470多個路口,奧秘在于十字路口擺放的那個柜子——路口機,里面有智能處理軟件,安裝在地面的線圈就是一個傳感器,可以感知路面上有多少車輛,信息匯集于路口機,路口機中有自適應模塊,也就是說根據路面實時情況進行具體分析,處理之后的信息反饋給紅綠燈,如果車輛排隊長,綠燈就長一些,車輛少,綠燈就短一些。各個路口機之間也有聯系,這邊綠燈開始放行,下一個路口也就準備紅燈轉換綠燈。在不是十分擁堵的情況下,車主就能感受到“一路綠燈”了。 

  “南京目前在十字路口安裝的這種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其90%是萊斯的產品。有了這樣的智能控制系統,就可以通過信號燈時間的調節,均衡路網內交通流的運行,此外比如對闖紅燈拍照、超速記錄之類的信息,也是通過這套系統來執行的。”南京萊斯總經理魯士仿說。 

  線圈、路口機等等都是萊斯的產品,其中路口機中裝載的處理軟件是萊斯獨立研發的,也是技術含量最高、附加值最高的部分。 

  眼下,新一代路口機已經開始研發,這種路口機可以加裝圖像識別技術,可以通過攝像來實時觀測路面的情況,車多車少、是否闖紅燈等信息一目了然,然后終端系統對圖像資料進行處理分析后多方位應用。 

  “如果這樣的系統實現了全市聯網,所有的道路信息就可以匯總到一起,就可以通過交通誘導顯示屏顯示出實時的路況,哪條路更堵,哪條路車少一目了然。”魯士仿說,智能交通的應用領域還十分廣泛,有待進一步拓展,比如可以將路面信息通過互聯網與車主的GPS或者手機聯動,將信息發送給車主,GPS不僅指示路線,還可以告知哪條路擁堵,提示實時的最佳路線。 

  南京企業會有多大機遇? 

  “物聯網領域的產業應用開發才剛剛開始,這個產業發展前景巨大。這是相關企業的全新課題,也是全市產業發展的新命題。”市經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市經委、科技局等部門已在著手研究物聯網的現實產業空間以及扶持其發展的相關配套政策,我省也在編寫物聯網發展的產業規劃。 

  哪些企業有條件進入這一領域?發展空間有多大?發展中又會面臨怎樣的難題?這些問題都有待于專業的分析判斷。 

  哪些企業已涉足物聯網? 

  物聯網產業鏈可以細分為標識、感知、處理和信息傳送四個環節,四個環節的關鍵技術分別為RFID、傳感器、智能芯片和電信運營商的無線傳輸網絡。 

  利用其中一項特長,來做整體解決方案,這是我市多數企業的選擇,只是市場應用的方向各有不同。比如在智能電網方面,南瑞、南自和南瑞繼保等企業都有所涉入;在智能物流方面,三寶科技是領銜者;在智能交通方面,萊斯、洛普等企業已在競爭;在智能安防方面,三寶科技、視威電子都蓄勢待發…… 

  從基礎技術方面來看,除了三寶科技的RFID之外,還有華電科技、北方光電等企業,都在感知器件方面有研究。 

  產業應用方向有多廣? 

  除了我市企業現有的嘗試,物聯網還有大量的用途有待開發。專家預計,就全國范圍來看,這一技術將會發展成為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他們預測,未來物聯網的發展將經歷四個階段:2010年之前,RFID被廣泛應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藥領域;2010—2015年,物體互聯;2015—2020年,物體進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體進入全智能化。 

  在前不久舉行的北京通信展上,三大電信運營商已齊刷刷亮出了基于物聯網概念的典型應用。中國移動展出了手機支付,只需將普通SIM卡更換為RFID-SIM卡,就可以用手機進行各種購物;中國電信在推介自己的全球眼遠程監控的物聯網應用;中國聯通則在上海推出了公交卡手機,通過刷手機實現公交車票支付。 

  不用擔心家庭的安全,不用擔心交通的擁堵,可以坐在家里跟醫生交流診斷;每人只要一張卡,兼具身份證、信用卡、醫保卡等等功能……物聯網的產業應用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變化。 

  產業發展面臨怎樣的障礙? 

  應用環境,是眼下物聯網產品推廣面臨的障礙之一。 

  “比如我們做智能交通,如果南京有100萬輛車,每輛車都裝上電子標簽,不僅可以實現不停車收費,而且可以通過紅綠燈、GPS等監控每條路的車流量;但如果只有十分之一的車輛安裝,應用方向就非常有限了。”三寶科技相關負責人說。 

  再比如家庭安防,如果小區里住戶安裝了防盜系統、但物業公司卻沒裝的話,報警的渠道就太過單一了,也難以及時處置險情。 

  成本,也是眼下物聯網應用的一個障礙。 

  比如,如果給每瓶五糧液都裝上電子標簽,廠家就能對每瓶酒進行全程監控,杜絕假冒偽劣;但是,電子標簽和整套監控系統投入不菲,這就意味著白酒要漲價。又比如,家庭安防的一整套智能裝置,價格近萬元,對普通家庭來說,這個成本也太高。 

  標準,是另一個會制約其發展的瓶頸。目前國家還沒有關于物聯網產業的技術標準,你做你的,我做我的,相互兼容將是個問題。 

  短評 

  不斷創新才能抓住市場
 

  十多年前比爾·蓋茨第一次提出的物聯網概念,在今年變得火熱,先是IBM提出物聯網為“智慧地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后奧巴馬將“智慧地球”構想提升到國家級發展戰略。 

  物聯網概念進入中國公眾視野始于今年8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無錫視察時鼓勵發展物聯網產業。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背景下,物聯網被視為工業走出危機的一個巨大推動力。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南京的企業很珍惜這一發展機遇,依靠自身的技術積累,力圖開拓并把握全新的市場空間。 

  “市場空間固然很大,但企業必須認識到,在這個領域,不斷的技術創新才是持續抓住市場的關鍵。”市經委相關負責人提醒。 

  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傳統工業,因為沒有核心技術而跟在別人后面模仿、一直處于產業鏈末端的教訓不少。在新興的物聯網發展領域,中國企業與國際領先企業的差距并不大,應當在此時學會獨自上路,靠創新的力量,走在這一新興產業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