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智能卡促進校園管理信息化

作者:白鴻
來源:中國智能卡網
日期:2009-11-18 09:16:10
摘要:總體上來看,未來在校園實現“一卡通”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種重要發展趨勢,只要注意相關的問題,加強相關的管理,校園“一卡通”的未來才是光明的。
    在智能卡市場發展的過程中,“學生”這個年輕的群體作為使用主體之一,一直以來倍受業界營銷人員所重視,從以前的電話卡,到如今的公交卡,“學生”群體都被作為重要的營銷對象來對待。近期,隨著新生開學,面對學生群體而開發的校園“一卡通”又在各地校園掀起一股智能卡應用熱潮。

    《北京考試報》8月31日消息:8月26日,清華大學迎來了首批“大一”新生。該校今年采用數字化迎新系統,為新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一站式”服務,方便學生辦理入學手續。在鋪著紅地毯的校體育館內,數十位工作人員在電腦前為新生辦理相關手續,整個流程就像流水線一樣清楚明白。通過掃描錄取通知書上的條形碼,新生可以方便、快捷地辦理各項報到手續。“一站式”服務的模式,使得新生在報到場館里走一圈,就能順利完成所有的報到手續。帶有照片的校園IC卡,更是現場制作,新生照相后1分鐘內就可以拿到IC卡。

    《人民網》9月2日消息:日前,天津城市卡公司聯手河北工業大學,將校園“一卡通”與城市“一卡通”有機結合,實現校園、城市“一卡通用”。該卡以IC卡為介質,在保持原校園卡校內管理、消費、門禁、水控等全部既有功能的基礎上,疊加城市卡的全部功能,實現持卡在公交、地鐵、水、燃氣繳費等所有城市卡應用領域使用。從新學期一開學,該校“大一”新生將率先使用“校城通”卡。據悉,除河北工業大學以外,“校城通”模式已在天津科技大學、商業大學、職業大學、醫科大學、南開大學及濱海職業學院得到應用。

    《中國新聞網》9月4日消息:8月30日,復旦大學迎來3600多名新生。 他們在報到檔案袋內就可以拿到臨時校園卡,寢室、食堂、浴室、圖書館、電化教室……校園內幾乎每一個地方都需要這張卡來識別身份,所以它也被學生稱為“一卡通”。

    《汴梁晚報》9月7 日消息: 9月5日,河南大學新老校區同時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新生,同時全面啟動“校園一卡通”。2009級新生成為“校園一卡通”的第一批受益者。“校園一卡通”集身份證、學生證、工作證、圖書借閱證、出入證等信息為一體,在學校內凡有現金、票證或需要識別身份的場合,包括校園出入、就餐、洗澡、借書、工資和助學金等發放、存取款等,一張IC卡就可完成。這將使新生盡快適應高校生活,更全面地感受到河南大學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成果。


    早年間,隨著國家信息化戰略的實施,校園教育信息化管理,一直為教育界人士所重視,在教育信息化之初,學校最初的信息化手段是通過電腦閱覽標準化試卷,以提高教育考試管理的效率。至今筆者仍能清晰的回憶當初參加學校考試,每個學生一根2B鉛筆涂抹試卷的景象。由于受到科學技術的限制,最初的校園信息化也只能體現在考試的局部范圍,對于學生乃至教師的動態管理一直未有實質性進展。近年來,隨著智能卡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又多了一個重要的管理工具。由于政府、銀行、智能卡企業的共同努力推廣,全國各大校園開始陸續引進智能卡。

    筆者在對一些重點大學的師生了解后發現,“校園一卡通”的使用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同時也為學校的管理和服務帶來了便利。比如,凡是涉及到收費的項目,都通過“校園一卡通”支付,而學校的“一卡通”項目一般都是和銀行直接結算的。這樣,學校各個部門接觸不到現金,以前困擾學校的“小金庫”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根據校方的反映來看,智能卡的引進有力的促進了校園管理的信息化。

    從行業來看,校園卡在業界號稱銀行卡、電信卡之外的“第三大卡”,無疑對于智能卡企業來說其中蘊涵著巨大的商機,不少商家對此也是大加追捧。有機構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校園卡發卡量已超過1億張。而按全國1200所上規模的高校,以每校500萬元建設成本來計算,這一市場將具有超過60億元的商機,另外還有各地數不清的中小學校,對于智能卡市場開拓人員來說這無疑是十分誘人的。不過從目前來看,智能卡在我國校園中的推廣和使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其中所隱藏的問題不可忽視。

    首先是社會整體信息化程度的制約,就我國整體的社會信息化進程來看,雖然已經發展了十余年時間,但依然處于初級階段,社會整體的信息化水平必然影響到校園的信息化水平,因此,在目前“校園一卡通”項目中出現的水平較底,有名無實的情況都與整體的社會信息化水平有關。

    其次,資金的制約,由于學校不是以贏利為目的的單位,所以,使校園“一卡通”的推廣遇到了一定的阻力,目前比較通行的模式是由銀行與學校合作推廣相關項目,最后主要有銀行來買單。這又因各地銀行的情況不同影響到校園“一卡通”的推廣。另外也不是所有的學校都受到銀行的青睞,這無疑又為校園“一卡通”的推廣增加了變數。

    第三,“一卡通”項目本身的原因,不僅在學校,“一卡通”項目在社會的推廣方面,有關的軟硬件問題也都存在著“軟肋”,比如軟件系統的誤讀,卡片被非法復制等。這都需要引起業界的注意。

    最后應用環境的管理問題,目前來看,雖然有些學校引進了“一卡通”,但由于舊有體制的原因,在內部管理上還存在一些漏洞,例如去年9月,云南農業大學后勤集團發現,財政連續5個月出現巨額赤字。據“校園一卡通”技術人員分析,可能是人為原因所致。技術員檢查發現,經營額不正常的經營點主要集中在由個體戶王某經營的面包房和小賣部。于是,云南農業大學向公安機關報案。經過調查,在云南農業大學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供職的喻某浮出水面。喻某稱,他用已經畢業的學生的廢卡,和在校學生丟失后未辦理掛失的“校園一卡通”進行充值,共計為121張卡非法充值,由楊某和陶某進行“跑腿”,將卡送到王某母女倆經營的小店里,將卡里的非法充值金額刷在刷卡機上,然后去后勤集團財務部結算賬務,套取現金,再給王某母女倆一定比例的“提成”。公訴機關指控,2007年至 2008年,喻某利用擔任云南農業大學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職工的便利,將云南農業大學“校園一卡通”IC卡非法充值后刷卡套現,將單位公款 2195489.96元非法占為己有,應當以貪污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這起事例說明在配套的管理上有關院校也應加強力量。

    總體上來看,未來在校園實現“一卡通”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種重要發展趨勢,只要注意相關的問題,加強相關的管理,校園“一卡通”的未來才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