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院士沙龍:物聯網的應用范圍將比互聯網更廣

由上海市中國工程院院士咨詢與學術活動中心主辦的“物聯網關鍵技術和應用”院士沙龍16日在科學會堂舉行
12月16日報道:“物聯網”這一名詞對一般老百姓來說也許還很陌生。它和互聯網有什么區別,它對人們生活有什么幫助,是下午舉行的“物聯網關鍵技術和應用”院士沙龍的議題之一。會上還探討了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物流管理、公共安全、個人健康等領域的應用。專家們認為上海有條件走在物聯網發展的前列。
“如果老人的健康狀況可以讓遠方的兒女隨時查看到;如果在網上購買完物品,我們可以隨時跟蹤到物品是否已發出、裝船、到港、卸船、拆箱等過程,這樣的應用在將來的物聯網上應該能得以實現。今后物聯網的應用范圍將比互聯網還廣?!眮碜陨虾=煌ù髮W的一位教授在會上表示。
東方網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物聯網是傳感網的俗稱,是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比如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線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裝置與互聯網結合,形成一個相同的網絡。其目的是讓入網的物品具有感知能力,從而達到遠程操控的目的,造就一個智能的生活體系。
據了解,物聯網是被世界公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開發應用前景巨大,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信息化水平提升,有著重大意義。對于個人,物聯網實現的遠程、及時控制技術,將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極大改變。
出席今天沙龍的專家們認為上海有條件走在物聯網發展的前列,應搶占物聯網發展的先機。上海作為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有創新意識的政府部門,有眾多的科研院校,有在傳感網研究中的領軍團隊,有大型的通信設備制造商河運營商省級總部及研究院,有眾多的人才優勢、產業優勢和環境優勢。
本次沙龍是由上海市中國工程院院士咨詢與學術活動中心主辦,邀請從事物聯網相關領域工作的院士、專家、企業代表及有關職能部門領導共60余人相聚科學會堂。會上院士專家們就物聯網的發展歷程和現狀進行了思考,并對物聯網領域識別技術、架構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軟件和算法、標準化技術等關鍵技術及其在智能交通、環境保護、物流管理、公共安全、工業檢測、個人健康等多個領域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