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國"快速崛起 線傳感網市場兩年內將激增15倍
作者:徐瑞哲
                        來源:解放日報
                        日期:2009-12-23 08:39:55
                    摘要:最新產業分析表明,中國物聯網正處于爆炸式擴容的“前夜”,其基礎層面的無線傳感網,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兩年內激增15倍,達到40億元;此后五年將再增5倍,超過200億元。 
                    
                      對公眾而言,“物聯網”還是一個半生不熟的概念,其別名“傳感網”,更有陌生感。但事實上,這些概念已上升為戰略,并在迅速變為現實。溫家寶總理參觀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無錫傳感網工程中心后說:“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創造出‘感知中國’,在傳感世界中擁有中國人自己的一席之地。” 
“感知中國”基于一張張傳感網。家里煤氣漏了,廚房內的傳感器將警報發到業主手機上;每逢月初,電表、水表上的傳感器對讀數進行遠程抄報;家中無人、突降暴雨時,窗戶會接收傳感器的遙控指令而自動關閉……
最新產業分析表明,中國物聯網正處于爆炸式擴容的“前夜”,其基礎層面的無線傳感網,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兩年內激增15倍,達到40億元;此后五年將再增5倍,超過200億元。
應用:當小網連成大網
物聯網的感知觸角已悄然探至你我身邊。
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漫長的圍界上,有些墻面貼著火柴盒大小的傳感器,總數約3萬個。它們有的能感受振動或聲響,有的對磁力或微波很敏感。這些傳感器節點間可無線聯絡,協同感測圍界周邊物體的方向、速度、遠近等,必要時可自動調用攝像頭等手段,為安防部門提供詳實證據,確保航空安全。
局部物聯網應用正被不斷復制和放大,類似模式已成功用于世博會園區。打造沒有圍墻的平安世博園,靠的是無線、隱形、智能化、無人值守的電子圍欄。不僅如此,無線傳感網還串聯起世博建筑、展品和生態環境的信息等。在場館建筑的主梁、基柱等關鍵部位,傳感器節點可進行形變監測;通過設在空調通風口及隨機散布的微型傳感器,可對展館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有毒有害氣體、噪音等環境參數進行綜合監測;布設在展柜、展品周邊的傳感器節點,可防盜、防觸碰等。除此之外,內嵌電子標簽(RFID)的世博門票,以及擁有刷卡入園、無線支付功能的“手機門票”,都是物聯網系統的微型終端。
基于無線傳感技術的物聯網,元件成本低、覆蓋范圍大、布設靈活、支持移動、具備智能,已在我國工業監控、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礦山安全、環境監測、平安家居、醫療保健等行業推廣應用,進入產業化起飛期。當一張張小網連成大網,大網進而連成更大的網,物聯網將呈現指數級擴容。
戰略:經濟復蘇“發動機”
眼下,“物聯網概念股”甚至“物聯網板塊”已浮出股市,相關上市公司成為投資人、投資機構手上的“好題材”。人們不僅需要物聯網帶來新技術革命,也需要它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形成強勁的新經濟驅動力。
當前,美國將“智慧地球”列為科技主攻方向之一。簡言之,就是物聯網與互聯網結合,就是傳感網在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的廣泛應用。這一概念的最大倡導者 IBM公司預計,到2011年,內嵌IC芯片、傳感器、無線射頻的“智能物件”可能超過1萬億個。一家美國權威咨詢公司說,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聯”的業務量,將是“人與人通信”業務量的30倍。
我國專家認為,“感知中國”是與美國“智慧地球”相提并論的高端戰略。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重大專項”、“優先發展主題”、“前沿領域”中,“傳感器網絡”赫然在列。
作為國內IT領域咨詢項目完成量最大的分析機構之一,易觀國際(AI)近日發布第一本《中國物聯網白皮書》,認為無線傳感網相關市場未來將以超過20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于2015年后達到數百億元規模。有觀點認為,國內產業規模屆時可達千億元之巨。
標準:這次“我”能做主
我國已提出了第三代移動通信自主知識產權標準,并被國際采納。關于物聯網感知體系的國際標準,我國也能“做主”。
國家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秘書長、中科院傳感網領域總設計師劉海濤表示,與國際相比,我國傳感網研發具有同發優勢、同等水平,甚至部分領先,完全有能力在2020年前成為傳感網技術、標準、產業、服務與應用的領先國家。
事實上,早在2007年,我國就已啟動傳感網標準制定工作,現已成為國際傳感網標準化主導國之一。國內產學研各方籌建的中國傳感(物聯)網技術產業聯盟下月就將正式“結盟”,并計劃逐步發展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傳感(物聯)網產業集群。聯盟由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國移動等牽頭發起,現已吸納10多家傳感(物聯)網優勢單位。
籌備工作組組長劉海濤表示,聯盟直接接受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將基于國際化標準體系,建立共性技術開發及服務平臺,促成國內傳感(物聯)網標準制訂、技術快速進步和產業跨越發展。據預測,未來10 年內,我國傳感(物聯)網行業的相關企業將占據國內市場七成份額,還可拿下兩成海外市場。
                    
                “感知中國”基于一張張傳感網。家里煤氣漏了,廚房內的傳感器將警報發到業主手機上;每逢月初,電表、水表上的傳感器對讀數進行遠程抄報;家中無人、突降暴雨時,窗戶會接收傳感器的遙控指令而自動關閉……
最新產業分析表明,中國物聯網正處于爆炸式擴容的“前夜”,其基礎層面的無線傳感網,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兩年內激增15倍,達到40億元;此后五年將再增5倍,超過200億元。
應用:當小網連成大網
物聯網的感知觸角已悄然探至你我身邊。
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漫長的圍界上,有些墻面貼著火柴盒大小的傳感器,總數約3萬個。它們有的能感受振動或聲響,有的對磁力或微波很敏感。這些傳感器節點間可無線聯絡,協同感測圍界周邊物體的方向、速度、遠近等,必要時可自動調用攝像頭等手段,為安防部門提供詳實證據,確保航空安全。
局部物聯網應用正被不斷復制和放大,類似模式已成功用于世博會園區。打造沒有圍墻的平安世博園,靠的是無線、隱形、智能化、無人值守的電子圍欄。不僅如此,無線傳感網還串聯起世博建筑、展品和生態環境的信息等。在場館建筑的主梁、基柱等關鍵部位,傳感器節點可進行形變監測;通過設在空調通風口及隨機散布的微型傳感器,可對展館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有毒有害氣體、噪音等環境參數進行綜合監測;布設在展柜、展品周邊的傳感器節點,可防盜、防觸碰等。除此之外,內嵌電子標簽(RFID)的世博門票,以及擁有刷卡入園、無線支付功能的“手機門票”,都是物聯網系統的微型終端。
基于無線傳感技術的物聯網,元件成本低、覆蓋范圍大、布設靈活、支持移動、具備智能,已在我國工業監控、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礦山安全、環境監測、平安家居、醫療保健等行業推廣應用,進入產業化起飛期。當一張張小網連成大網,大網進而連成更大的網,物聯網將呈現指數級擴容。
戰略:經濟復蘇“發動機”
眼下,“物聯網概念股”甚至“物聯網板塊”已浮出股市,相關上市公司成為投資人、投資機構手上的“好題材”。人們不僅需要物聯網帶來新技術革命,也需要它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形成強勁的新經濟驅動力。
當前,美國將“智慧地球”列為科技主攻方向之一。簡言之,就是物聯網與互聯網結合,就是傳感網在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的廣泛應用。這一概念的最大倡導者 IBM公司預計,到2011年,內嵌IC芯片、傳感器、無線射頻的“智能物件”可能超過1萬億個。一家美國權威咨詢公司說,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聯”的業務量,將是“人與人通信”業務量的30倍。
我國專家認為,“感知中國”是與美國“智慧地球”相提并論的高端戰略。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重大專項”、“優先發展主題”、“前沿領域”中,“傳感器網絡”赫然在列。
作為國內IT領域咨詢項目完成量最大的分析機構之一,易觀國際(AI)近日發布第一本《中國物聯網白皮書》,認為無線傳感網相關市場未來將以超過20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于2015年后達到數百億元規模。有觀點認為,國內產業規模屆時可達千億元之巨。
標準:這次“我”能做主
我國已提出了第三代移動通信自主知識產權標準,并被國際采納。關于物聯網感知體系的國際標準,我國也能“做主”。
國家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秘書長、中科院傳感網領域總設計師劉海濤表示,與國際相比,我國傳感網研發具有同發優勢、同等水平,甚至部分領先,完全有能力在2020年前成為傳感網技術、標準、產業、服務與應用的領先國家。
事實上,早在2007年,我國就已啟動傳感網標準制定工作,現已成為國際傳感網標準化主導國之一。國內產學研各方籌建的中國傳感(物聯)網技術產業聯盟下月就將正式“結盟”,并計劃逐步發展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傳感(物聯)網產業集群。聯盟由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國移動等牽頭發起,現已吸納10多家傳感(物聯)網優勢單位。
籌備工作組組長劉海濤表示,聯盟直接接受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將基于國際化標準體系,建立共性技術開發及服務平臺,促成國內傳感(物聯)網標準制訂、技術快速進步和產業跨越發展。據預測,未來10 年內,我國傳感(物聯)網行業的相關企業將占據國內市場七成份額,還可拿下兩成海外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