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訪談報道  >  正文

物聯網的“芯”故事——訪西安優勢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長征先生

作者:周軍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9-12-07 10:55:26
摘要:訪西安優勢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長征先生

  物聯網是指將任何物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連接起來的網絡,在這個嶄新的網絡中,機器、物體和環境都將被納入人類感知、測控的范疇,所有的物體將獲得生命的跡象,從而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在全球的產業和技術發展都處于探索階段,對錯過四次科技發展機遇的中國來說,是挑戰亦是機遇。為此,上至溫總理下至各地地方政府無不把物聯網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然而,物聯網最為關鍵、最為核心也是最為上游的芯片技術的缺失,嚴重制約了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為此很多人痛心疾首、暗恨不已。正當此時,名不經傳的西安優勢微電子有限公司宣布發布中國物聯網的第一顆芯——唐芯一號。唐芯一號的問世讓無數人歡欣鼓舞,引來各界人士的關注。在這其中有人稱贊,也有人質疑。那么究竟這顆名動天下的唐芯是不是真正的“中國芯”?它的問世能不能解決制約中國物聯網發展的核心技術問題?記者帶著問題,特別采訪了“唐芯一號”主要發明人——西安優勢微電子公司董事長、西安西谷微功率公司總經理孫長征先生,以求了解中國物聯網的“芯”故事。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西安優勢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長征先生  (江照軍拍攝)

芯的問世——填補國內空白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一直保持2至3倍于GDP的速度增長,已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但由于在計算機和互聯網兩次信息浪潮中,起步晚、跑得慢,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處處受制于人。繼兩次信息浪潮之后,物聯網掀起了第三次信息產業浪潮,而今中國終于和發達國家站到了同一起步線上,因此抓住這個重大歷史機遇尤為重要。 

  要想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搶占信息產業新一輪競爭中的制高點。我們必須突破一些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建立屬于自己的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奪得國際話語權。在必須突破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中,芯片技術以工藝復雜性和規模復雜度成為了最大的攔路虎。有無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芯片,對我國物聯網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關系到我國的戰略制高點,是決定我國相關企業發展成敗的重要因素。多年來我國竭力發展芯片技術,取得了不少的成就,涌現了“龍芯”、“鳳芯”等系列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但是在即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的物聯網產業領域里,并沒有一顆完全意義上的芯片。 

  10月24日,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第四屆中國民營科技產品博覽會上,西安優勢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長征先生宣布,正式發布國內物聯網首顆核心芯片——“唐芯一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唐芯一號的問世,標志著我國已經攻克了物聯網的核心技術。此前只有美國和北歐少數公司擁有類似的產品。 

  孫董表示:“唐芯是我國第一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2.4G超低功耗射頻可編程片上系統’,完全滿足物聯網的核心技術要求,是物聯網的技術核心。‘唐芯一號’完成設計并一次流片成功,填補了國內的空白,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關鍵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是目前國內外同類芯片中集成度最高、靜態功耗最小、運用最為靈活的產品,是真正實現物聯網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雙向無線溝通和測控的核心產品?!?nbsp;

芯的由來——十年磨一劍 

  開發一款芯片不容易,開發低功耗射頻片上系統芯片更不容易,設計和研發的難度非常之大?!拔覀兊膱F隊用了足足三年時間來研發和反復校驗?!睂O董如是說。 

  孫董說的三年,不包括此前近六年的籌劃和兩年市場調查。真的要追溯起來,我們甚至能將孫董和他的“中國芯”故事追溯到十幾年前。芯片行業是一個依靠技術高度和研發速度制勝的產業,與高額利潤如影隨形的是高得驚人的淘汰率。很難想象有人敢用十幾年的時間,去做這么一件高風險的事情。 

  孫董表示:“我們做的好多事情是要做3-5年,更是要靜下心來做3-5年才可能有成果的事情,而且風險性非常大的事。很多人不愿做的。因為你的判斷可能會出錯,你選定的方向或許不對,開發也很有可能遭遇失敗。但是,凡是做過集成電路設計的人都會有一種切膚之痛。如果你沒有解決產業核心問題,你就永遠被人牽著走,自始至終都是被動的,即便是你拿出標準了,也一樣還是會受制于人。我們的家電、我們的手機,說到底我們也只是給世界做做廉價的加工廠。相比美國高通等企業憑借專利許可所獲得的收益,我們生產廠商獲得的利潤非常之少?!?nbsp;

  孫董對外國人操控著芯片等核心技術的現狀一直耿耿于懷。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驅使著他努力前行,他將“做中國芯”作為事業的動力和方向。 

  孫董道:“我曾經在西電任教,在我工作的幾年里,我的學生成為了我的好朋友。我們共同在這個領域探索。他們其中有一部分畢業以后去了美國留學。但大家都沒有放棄做芯片的夢想。我們時常交流和探討做那個方向?做哪個有前途?做哪個我們能突破?我們用電話、用Email不斷地交流,逐步地鎖定了這個方向。后來我在國內成立了公司,和他們一起組建了研發的核心團隊,再加上西安和成都的一部分科研人員,整個團隊既多元化又國際化。做事情有很多偶然和必然的因素,幾年前我們在規劃這個領域,發現低功耗的射頻領域將會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因為它會越來越方便人們的生活。我們看到了這種需求蘊藏著龐大的市場,同時也感覺到了國家在這個領域受制于人。所以走上這條道路,既有來自市場的動力,又有心底深處的一種沖動。物聯網給我們一個相當好的機遇,我們有機會也有能力抓住這個發展機遇。” 

芯的命名——真正的中國芯 

  “唐芯”的問世必將打破我國2.45G射頻芯片完全依賴進口的僵局,對建立屬于中國自己的技術體系、標準體系和奪得國際話語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的存在甚至可能改變我國信息產業一再受制于人的局面。那么有著這樣特別意義的芯片是怎樣被命名的呢? 

  名字對中國人來說是有講究的,它不僅僅是一個標識,更多的是它所蘊含的意義。中國人信奉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個道理,所以這顆“中國芯”問世后,孫董及團隊在命名時有諸多考慮。這是一顆中國自主研發的芯片,是中國的驕傲,它不但要服務于中國物聯網的建設,同時也將參與國際化競爭,因此名字一定要體現中國的色彩,同時還要區別于國內其它芯片。 

  孫董表示:“命名‘唐芯’,有幾種含義,一來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強大朝代,是非常具有中國色彩,也非常能代表它是一顆中國芯;二來,唐朝的都城恰好在如今的西安境內,取‘唐’也是以它的出生地點為紀念。三來,我們寄望于這顆芯,能幫助中國抓住這次歷史機遇,開創一個如同唐朝一樣盛大的物聯網時代?!?nbsp;

  唐芯寓意貼切并飽含了作為發明人如同父母一樣對孩子的期盼。但“唐”很容易聯想到“漢”,因為西漢和唐代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和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中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漢芯”是一顆鼎鼎大名的假中國芯,這會不會對給“唐芯”帶來負面影響呢? 

  孫董表示:“我也有這種顧慮。但仔細想來,‘唐芯’和‘漢芯’有所不同,第一,立足的目的和出發點不同。‘漢芯’的目的是爭取到國家項目的資金。而‘唐芯’是我們企業按照自己的規劃一步步研發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去拿國家的任何基金,目的是為了在市場盈利。第二我們是本土民營企業。一方面沒有像國內的某些公司有特殊背景的,包括官方背景和海歸背景。很多芯片企業是由主創人員從國外回來,帶著國際先進技術和境外的風險投資,這種背景在本質上來說,不是完整意義上的中國芯,因為它的所有權不完全屬于中國。雖然在中國做的開發,但公司股權都是國外的,甚至很多公司本身就在國外注冊的,最初的目的就是在海外上市。在這樣的模式下,即便是做出一款芯片也不能叫中國芯。政府和軍方在使用這樣一顆芯片時,會持保留態度,因為物聯網畢竟會涉及到國家的安全層面的問題。像我們這樣既非國有,也非官方,不靠政府基金,也不拿境外風險投資的純粹企業在國內少之又少。因此,唐芯無論從自主研發的先進技術、產權的明確還是在未來物聯網時代的重要性看,都無愧于其名。” 

  事實上,漢芯多少對唐芯產生了影響。西安優勢微電子有限公司多年的默默無聞及始終堅持以自己的力量研發芯片,不拿政府任何一筆基金,不拿任何一筆國外風投,便是有一定此類因素的考慮。為了排除輿論的影響,唐芯在流片成功之前沒有向任何媒體透露一絲消息。知恥近乎勇,西安優勢微電子終于一雪學術界的前恥,推出了中國第一顆物聯網之芯。 

芯的秘訣——找到平衡點 

  其實做中國芯,不只是孫董和他們團隊的夢想,也是很多中國人的共同夢想。多少年來,一批批集成電路精英始終堅持著、前仆后繼追逐著這一夢想,立誓要為中國制造出一顆中國芯。但芯片以它的高科研成本、高技術難度使諸多精英功敗垂成,真正研發出芯片并稱得上中國芯的只有“龍芯”、“鳳芯”等寥寥可數的幾顆。為什么很多研究機構、高校、大型企業會相繼失敗,而不拿任何基金、風險投資的西安優勢微電子卻能夠獲得成功呢?難道他們真的有什么秘訣? 

  孫董解釋道:“首先我們評估了自身的資源和自身的能力,所以我們選擇了做射頻芯片,而非CPU。很多企業或研究機構就是因為沒有細致地去考慮怎樣選擇方向。那么設計出來的集成電路不是穩定性不好,就是功耗很大,或者良品率上不來,又或不能達到量產。我們是企業,企業關心的是效益,因此我們量力而行。每個人都中國的芯片技術能趕英超美,但要看自身的能力?!?nbsp;

  “其次,出發點不一樣。一直以來我國的芯片研究項目都是由一些科研機構、高校等來負責,通過課題基金的方法來激勵研究者。所以他們是以完成課題為目標,重在理論和學術。不站在應用的角度去思考、去研究芯片,也就不計較成本高低。我們不一樣。作為企業,我們要按照國際標準規劃產品的定位。我們是要參與國際化的競爭的,所以產品的指標和性價比都要考慮在內。 

  “再次,我們選擇做國內沒有、填補國內空白的射頻芯片,同時芯片還將參與國際競爭,所以,我們的目標是要和國際同類企業去競爭,而非國內企業。我們在硅谷還有一個小的團隊。你想,要是我們如果不站到世界科技的最前沿去,肯定就很難把握這個領域。既然目標是要跟世界同步、同發,肯定就要近距離地感受它的研發。另外,開發過程有個時間,你還要適度超前。你要預計幾年以后芯片是怎么樣子的。如果我設定的目標是國內面世的產品,那么等你出來的時候就已經落后了?,F在都是多技術集成了,那么芯片如果不能具備某些未來2-3年的主流技術,或者不能和這些技術接口的話,那么芯片就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不能滿足需求的芯片便完全沒有意義。所以設計者要視野開闊,面向國際,適度超前?!?nbsp;

  “此外,做射頻電路經驗也非常重要。其中數字部分,我們科研通過一些輔助的工具來進行設計,而模擬部分我們更多是依靠不斷地嘗試。因為影響一個電路性能的因素會很多,所以經驗的積累和大量的仿真計算是必須的。我們的團隊是多學科結合的、非常優秀的團隊。成功研制出射頻片上系統,這是國內的第一個。” 

  “還有,西安西谷微功率公司的技術對于我們產品的完善非常有幫助,雖然它對芯片設計本身幫助不大,但對芯片后期幫助修正芯片的方向功能等有大的貢獻。西谷微功率更偏重應用,能對芯片提出更具體、更實際性的需求。根據這些需求,我們可以確定哪些功能重要,確定哪些功能可以不要,哪些功能需要增加。西谷微功率公司和西安優勢微電子公司,一個從技術角度,一個從應用角度。有時候兩種思想一碰撞就會產生新的想法。從思路上兩者之間是相互啟發的。為什么現在我們很多方面敢拍胸脯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就是因為我們把應用的需求和技術結合得比較好?!?nbsp;

  “總體說來,我們做芯片的秘訣就是找到平衡點。在芯片設計之時,我們詳細考慮了自身科研的能力、研發所需時間、目標市場的未來走向以及芯片的處理能力、功耗、成本等之間找到平衡點?!?nbsp;

芯片的未來——前途無可限量 

  雖然目前“唐芯一號”的工程片還沒有出來,但其樣片的性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用孫董的話來說:“集成度我們是最高的,適用范圍我們是最寬的。芯片功耗我們是最小的?!睂τ谔菩镜奈磥?,孫董充滿樂觀。孫董認為唐芯的未來可能會呈現出以下幾種發展趨勢: 

  第一,唐芯是物聯網的第一顆“芯”,也將是應用范圍最廣的一顆“芯”。在孫董看來,并不是物聯網中用到的所有芯片都是物聯網芯片。芯片作為物聯網關鍵技術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要求。孫董表示:“首先,物聯網是無線的,否則,地球就成了一個蜘蛛網,我們就變成了蜘蛛人。唐芯就是一顆2.4G的無線射頻芯片;其次,物聯網應該是低功耗的,需要像手機一樣每天充電的網絡是不實用的。唐芯做到了一顆電池能夠連續工作幾年;再次,物聯網應該是高度集成的,否則無法降低體積,體積過大就會限制很多場合的應用。唐芯集成了一個節點除電池外所需的幾乎所有單元,本身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物聯網是智能的和高度個性化的,唐芯是智能可定制的,完全滿足各種場合的下的特殊要求。同時,唐芯是按照低成本工藝設計的,量產后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 

  “RFID是物聯網的一部分。RFID中還有高頻和超高頻的芯片,但這些芯片只是純粹的芯片而不能稱之為一個射頻片上系統。能提供的功能只有單一的射頻識別,用途都在特定的范圍內。雖然這些芯片的設計難度也是比較大,它們的問世對物聯網的促進也比較大,但將不會在物聯網網絡中占主體地位。唐芯不光能用于識別,還能用于通信。像我們的通常所講的通信或者短程無線互聯都可以做到。唐芯把識別、采集、定位、控制、處理等功能集成于一體。它可以應用于物聯網的各個領域中去。而且它是一顆可編程的片上系統,它比高頻、超高頻的芯片的更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唐芯應用范圍可以覆蓋整個物聯網?!?nbsp;

  第二,唐芯將在國內市場表現優異,一舉打敗國外芯片,成為物聯網芯片的首選。他表示:“2.45G射頻芯片市場不是一個過度競爭的市場,市面上的芯片也就那么幾顆芯片。就目前階段,這些大型廠商不會因為我們而改變他們的策略。在他們看來共用的市場也不是他們的主要市場。他們更關注行業市場,比如軍方、行業定制。他們產品線更長一些。他們公司太大,他不會為國內的某個市場做一些特定的支持和服務。此外,他們的芯片基本是套片,芯片里面包含有協議。他們在銷售芯片的同時也希望客戶能采用他們的協議。采用國外的協議是和國家利益沖突的,每個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都想擁有自主可控的協議標準。所以,我們評估的結果是國際大型公司設定的利潤率比較高,其成本也比我們高出許多,他們的產品更不可能滿足符合國家安全的特殊要求,因此,我們的介入肯定會對市場有一定的沖擊。我們的策略是,相同價格我們的性能更好,相同性能我們的價格更低。電子產品在中國,特別是在珠三角是世界的制造中心。這里蘊藏著巨大的需求,一直以來由于核心技術的缺失,導致了多數物聯網企業同質化競爭很厲害。同質化一嚴重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價格戰的怪圈。所以這些企業也急需找到與眾不同的芯片來滿足其的需求,生產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因此,唐芯將成為國內物聯網芯片的首選?!?nbsp;

  第三,唐芯將走出國門,直面國際化競爭,在公用和專用市場皆有不錯的表現。孫董分析過國際同類芯片的市場。他認為和國際同類芯片相比,唐芯在成本上、在產品的功能定義上、在市場的反應速度上有自己的優勢。他表示:“芯片的應用市場可以分成兩塊,一塊專用市場,一塊是公用市場。在公用市場,我們會采用和國際芯片商的方法——用通用的芯片。這個市場拼的是性價比,通過幾個代理商,進行各地區分銷。以唐芯的低成本、低功耗,我相信我們能搶占一塊國際市場。在專用市場,我們需要和各行業進行融合。我們和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合作,用我們的技術資源配合他們對行業理解和擁有的行業資源,可以產生多種的結合模式。如我們可以組成一個聯合的項目組,也可以由合作對象定制開發,也可以和合作對象一起成立合資公司。用這些合作方式達到滿足行業需求的目的。同時我們現在不光擁有研發芯片的西安優勢微電子公司,我們還有西谷微功率公司。西谷微功率的專利技術和針對照明、物流、交通等各行業的完整解決方案,也能滿足許多行業用戶的不同需求??梢灶A見到,我們在專用市場也將有不錯的表現。” 

  第四,唐芯將會發展出一個完整的芯片體系。孫董在設計唐芯時將工作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做一個射頻集成電路,第二步是把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集成到一塊,第三步是做一個完整的、可編程的片上系統,使唐芯擁有無限升級的功能。孫董表示:“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以后的開發做好準備?!菩疽惶枴拈_發用了三年,但‘唐芯二號’、‘唐芯三號’開發可能只要半年時間。很多共性的基礎都已經積累好了,還有很多技術已經得驗證了。我們會推“唐芯”系列產品,給大家一些更靈活的選擇。在頻點覆蓋上,將陸續推出433M、780M、900M、5.8G等產品。在處理能力上,將會給客戶8位的處理器、16位的處理器、32位的處理器等多個選擇。在存儲容量上,我們也將按客戶的需求推出或小、或大的產品。逐步地把產品系列做全,發展出一個唐芯產品體系。” 

  孫董和他的西安優勢微電子公司定位的目標是——做出中國最專業的數?;旌想娐罚瑥浹a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引領中國擺脫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命運。為了實現著一目標,孫董將和他的西安優勢微電子公司與TI、ST、NXP等芯片巨頭競爭,在全球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與狼共舞”,開創一個中國芯無限可能的未來。 

后記 

  物聯網的發展將對世界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都產生出無比巨大的影響力,它被稱為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將是中國趕上世界先進國家的重大歷史機遇。上至中央政府下至人民群眾都不想錯失這一發展良機。唐芯圓了國人的中國芯夢想,或許它也將幫助國人完成另一個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