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無錫物聯網調查:2000公頃示范區 2015年產值2500億

作者:周文天
來源:東方早報
日期:2009-12-08 08:51:41
摘要:根據《無錫市傳感網產業發展建設規劃》(征求意見稿),無錫市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中國傳感信息中心)空間規劃總面積20平方公里,首期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涵蓋了產、學、研、生活配套的空間布局,主要由傳感網創新園、傳感網產業園、傳感網信息服務園組成。
  11月底,無錫市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中國傳感信息中心)正式獲得國家批準。  

  該示范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無錫市民習慣將其稱作“’感知中國’中心”。早報記者獲得的最新信息是,無錫市物聯網產業的目標是2015年達到2500億元左右產值規模。

  無錫太湖邊上國家軟件園“射手座”樓里,一群“海歸”正在忙碌著,他們時常奔波于浦東機場、太湖等多個傳感網實地應用場所,陳海雷是其中一位。 

  他是美國頗具影響力的有6000人的硅谷中國工程師協會會長,因接待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考察硅谷,而被相中“落戶”無錫,注冊無錫矽鼎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公司的CEO,與無錫一起擁抱“物聯網”。 

  率先進入國計民生領域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義很簡單: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在學術界,一般更傾向稱為傳感網。 

  “比如在流動河道內裝上類似漂流瓶的傳感裝置,環境監測部門能在船上或辦公終端接收到實時的水質數據。這對監控太湖藍藻有重要的意義。”陳海雷舉例說。 

  再比如在地鐵反恐方面,可以監測空氣中的毒氣、溫度等變化,在機場安裝防入侵系統,散布在墻頭墻角墻面和周圍道路上,傳感器能根據聲音、圖像、震動頻率等信息分析判斷,爬上墻的究竟是人還是貓狗等動物。 

  陳海雷舉的例子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利益。他認為,只有從這方面入手,物聯網才能快速形成產業,并且有人愿意為此買單。“一定要找到相關領域,有剛性需求,才能規模化、產業化。” 

  對于經常被媒體提到的“智能購物”RFID射頻識別標簽為什么還不能大規模運用?陳海雷認為,目前物聯網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必須要使成本降低,如果RFID成本降低到1分錢,成本低到比使用人員更低時,大賣場就會運用。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如果你想買一件某品牌的衣服,你只要拿起手機,輸入相關關鍵詞,周圍商家立馬能夠發現你的方位及接收到你的需求,于是周圍各商家的售賣信息便蜂擁而至。陳海雷更看好這種“智能檢索”功能在未來的發展潛力。 

  為什么“物聯網”這一詞匯,突然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字眼?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傳感器網絡國家標準工作組副秘書長邢濤在早報記者專訪時認為,主要是目前IT行業遇到需求牽引的瓶頸,。 

  IT行業發展到今天,存在著產業繼續向前走的命題。互聯網也好,無線通信網也好,速度越來越快,但未來通信產業的方向在哪里? 

  邢濤認為,讓大容量的帶寬、大容量的處理能力,把網絡向物理世界延伸,向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從而形成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物理模式。他形象地比喻:“咱們IT行業有8到10年沒有熱鬧過了,就物聯網這一概念要好好熱鬧一下。”

  明年出傳感器標準提案 

  按照國家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的規劃,將在2年后正式向國標委提交中國的傳感網絡標準制定方案,我國將力爭明年3月在倫敦召開的第一次傳感器網絡國際標準工作組(WGSN)會議上,提交中國的正式標準提案。

  “在標準制定之前,我們國家的傳感器產業已經做了10年時間,有許多小企業已經在做這個事情了,但是一直沒有做大,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標準的缺失。”陳海雷分析。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傳感器網絡國家標準工作組副秘書長邢濤也認為,“標準先行,才能有產業的發展。正是因為標準的缺乏,一些大的企業不愿意進入,或者不屑于進入這個行業。因為在有許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他們投入的風險很大。” 

  邢濤介紹,美國將微納傳感技術列入經濟繁榮和國防安全,以傳感網應用為核心的“智慧地球”計劃也得到奧巴馬政府的積極回應和支持,其經濟刺激方案將投資110億美元用于智能電網及相關項目。 

  而歐盟在今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包括標準化、研究項目、管理機制和國際對話在內的十四點行動計劃,日本于今年8月提出了I-Janpan計劃,將傳感網列為其國家重點戰略之一。 

  物聯基地重金引進人才 

  今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在江蘇無錫調研時,對微納傳感器研發中心予以高度關注,提出了把傳感網絡中心設在無錫、輻射全國的想法。溫家寶指出 “在傳感網發展中,要早一點謀劃未來,早一點攻破核心技術”,“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加快推進傳感網發展”,“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江蘇省委省政府接到指示后,研究發展 “物聯網”,突出抓好平臺建設和應用示范工作,形成了研發安全感與產業突破的先發優勢。無錫市則作出部署: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把無錫建成傳感網信息技術的創新高地、人才高地和產業高地。 

  早報記者得到一份《無錫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國家傳感信息中心)工作推進情況匯報》的材料,其中重點談到“建設傳感網學科體系和人才隊伍”、“到2012年,引進和培養傳感網領軍人才50名”。 

  2006年5月27日,舊金山,中國無錫美國硅谷留學人員歸國創業懇談會。 面對鋪天蓋地的“海歸”“創業”宣傳,陳海雷卻有些迷茫。回來,能做什么? 

  面對“硅谷”企業家、科技和創投專家、海外留學生,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全面推介“530”計劃:10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100平方米工作場所、100平方米住房公寓;提供不低于300萬元風險投資和不低于300萬元的商業擔保。 

  據悉,無錫引進“海歸”做得很扎實,回家之前只要打個電話給“阿姨”,“阿姨”馬上就準備飯菜。而“阿姨”是政府給請的,不需要“海歸”花一分錢。 

  大規模產業化為時過早 

  為使微納基地的開發和建設落到實處,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無錫新區還合資組建了一個載體公司——無錫微納有限公司,注冊資本4億元人民幣,國聯與新區各占50%的股份。 

  今年8月,無錫市委常委會又開會決定,將微納公司的注冊資本追加到12億元。除了建設微納基地,無錫方面還進一步制定了物聯網產業規劃。 

  根據《無錫市傳感網產業發展建設規劃》(征求意見稿),無錫市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中國傳感信息中心)空間規劃總面積20平方公里,首期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涵蓋了產、學、研、生活配套的空間布局,主要由傳感網創新園、傳感網產業園、傳感網信息服務園組成。 

  今年9月,無錫市信息化辦公室對全市物聯網產業鏈相關企業進行了一次全方位摸底,目前有大小企業100家左右,相關產業規模約150億元。 

  根據規劃,三年后,這一數字將增漲近6倍。到2012年完成傳感網示范基地建設,形成全市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和功能定位,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具有較大規模各類傳感網企業500家以上,形成銷售額1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5家以上,培育上市企業5家以上,到2015年,產業規模將達2500 億。 

  中科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目前中國的物聯網還處于概念和科研階段,物聯網整個產業模式還沒有徹底形成,僅處于起步階段。如同當年移動通訊剛進入中國一樣。但物聯網的發展趨勢值得肯定。 

  這位專家認為,物聯網未來產業空間肯定是很大的,但他最擔心的是能不能抓住機會,原因是國內還沒幾家具有領頭羊的傳感器生產企業,傳感器、微處理器無線通信芯片,都是從國外進口,國內相關企業還處于起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