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微電子:我們已能做出媲美國際品牌的產品
上海復旦微電子股份有限作為中國領先的從事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開發和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專業公司,,在RFID芯片的開發與研制方面,已經耕耘了多年。在上海復旦微電子公司中,為了保證產品的性能指標、開發進度、芯片質量與市場需求最緊密地互動,公司設立了產品經理制。通過每條線的產品經理,將復旦微電子的各個產品線,快速地與市場對接,快速地反饋客戶需求,并加以產品的提升和改進。張綱在復旦微電子中就擔任著這樣一種角色。張綱擔任復旦微電子RFID/IC卡產品線的產品經理的角色已經多年,對整個RFID市場及產品技術的發展,有著一系列在市場一線實踐的體會,在這里就讓我們分享一下他的觀點吧?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上海復旦微電子RFID/IC卡產品線的產品經理張綱
本文的訪談對象是:上海復旦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FID/IC卡產品線的產品經理張綱,文章作者是RFID中國網總編
精彩觀點一:2008年,我們注意到識別應用RFID的發展仍然不溫不火,相比原來的比較高的預期還是有一定差距。而非接觸支付、防偽認證這些安全需求較高的RFID應用的發展則仍然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交通卡、門票、電子護照等應用繼續發展,現在NFC手機支付、非接觸銀行卡等應用也在逐漸起步。可以說,RFID市場仍存在冷熱不均,發展不平衡的現象。說到2008年重要事件,RFID技術在北京奧運會上的成功應用和 Mifare非接觸卡安全性問題是兩個影響比較大的事件。前者會對RFID更廣泛的應用起到推動作用,而后者引起對RFID安全性的重視,相信會RFID 應用的升級起到加速作用。
徐東英:您在復旦微電子已經擔任了多年產品經理的角色,對于2008年國內外RFID市場的特點,能不能談談您的看法,您認為,2008年最重要地推動RFID產業發展的事件和因素是什么?
張綱:RFID市場比較大,產品種類也比較多,我想分兩個部分來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是作為物流管理和物品識別應用的RFID,這部分應用可以說是RFID最基本的應用,也是大家期望最大的應用領域,主要的標準是EPC C1Gen2和ISO15693。其次是較為廣義的RFID,包括那些電子支付、安全認證等應用,這部分應該說超出了RFID單純識別的范疇,是從傳統非接觸IC卡等應用發展起來的。近幾年RFID比較熱,所以這些支付、認證等的非接觸應用以及有源主動RFID等都被納入了RFID技術。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廣義的RFID相對于前者注重識別的RFID有著不同的技術實現方法,典型的應用領域和特點也不太一樣,相對的市場表現也不太一樣。
2008年,我們注意到識別應用RFID的發展仍然不溫不火,相比原來的比較高的預期還是有一定差距。而非接觸支付、防偽認證這些安全需求較高的RFID 應用的發展則仍然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交通卡、門票、電子護照等應用繼續發展,現在NFC手機支付、非接觸銀行卡等應用也在逐漸起步。可以說,RFID市場仍存在冷熱不均,發展不平衡的現象。
說到2008年重要事件,RFID技術在北京奧運會上的成功應用和Mifare非接觸卡安全性問題是兩個影響比較大的事件。前者會對RFID更廣泛的應用起到推動作用,而后者引起對RFID安全性的重視,相信會RFID應用的升級起到加速作用。
徐東英:那么根據這樣一種市場的特點,2008年上海復旦微電子在RFID方面推出了什么重點的創新產品呢?發展的情況如何?2008年上海復旦微電子RFID主流產品的銷售相比去年有何新的進展和突破?
張綱:2008年,復旦微電子在RFID方面推出多個創新產品。
首先,我們推出了符合ISO15693標準的FM1302芯片,內置2Kbit數據EEPROM,使得復旦微電子的RFID產品線更趨完整。
其次,為應對用戶對RFID安全問題擔心,我們推出符合國家商用密碼算法標準的FM11S08,這款產品是在復旦微電子FM11RF08基礎上開發完成,加密強度增加到128位長密鑰,提升安全性的同時照顧到了用戶應用開發和使用的習慣。
第三,考慮到公交、支付等更高安全需求的應用,復旦微電子推出的FM1208非接觸CPU產品在2008年獲得了市場成功,其核心競爭力是優異的性價比及良好的向下兼容性。
最后,我們的智能移動應用平臺(SMAP)芯片FM1920也在2008年底問世,該芯片針對移動非接觸應用做了很多的優化設計,相信會極大地推動RFID和移動通訊技術和應用的融合,創造出更多的應用市場。
2008年復旦微電子在銷售方面取得很大的進展,我們的主流產品非接觸卡芯片FM11RF08和讀寫器芯片FM17系列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均超過了50%,獲得良好的市場口碑。新推出的非接觸CPU卡芯片FM1208形成大規模銷售,通過了建設部的CPU卡檢測并在六個城市的交通卡領域得到使用——重慶、唐山、上海、合肥、昆山、江陰,其中上海、合肥、昆山、江陰已經成為建設部試點CPU卡應用的試點城市。
徐東英:通過您的介紹,可以看出上海復旦微電子目前的產品線日趨豐富。那么,從這些產品的推出,能不能再深入交流一下,您認為2008年,RFID技術在那些方面有新的進展和突破,標簽成本、讀寫機具成本在什么狀態?未來三年會是怎樣的趨勢?
張綱:隨著競爭的激烈,我們發現RFID芯片的成本下降的很快。現在EPC Gen2標準的芯片在一個圓片上能夠產出接近10萬顆芯片。我們常說電子標簽成本是阻礙發展的瓶頸,但從芯片角度來看,成本的縮減已經接近了極限。如何有效降低標簽封裝和測試的成本則是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競爭的激烈,讀寫器機具的價格也下降的較快,相對高頻讀寫器而言,但我們認為UHF 頻段的讀寫器的成本還有的更多的下降空間,相信市場規模的擴大和單芯片方案的推廣,UHF 讀寫器電路板的價格將進一步下降。
徐東英:從技術與產品的現狀和您的視角來看,在RFID領域,目前中國RFID產業的發展相比國際水平,有哪些優勢與差距,國際企業在哪些方面更有機會?國內企業在哪些方面更有優勢?
張綱:總的來講,國內RFID和國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不很大。
我們的優勢在于反應機制比較靈活、貼近市場,能為客戶提供更周到和快速服務。另外,還能受到來自國家和政府部門一定的支持。我們的劣勢在于標準制定和知識產權方面。比如很多國際標準中含有了國外公司的專利,盡管實現這些專利的技術難度并不大,甚至國內公司完全有能力提出更好的方案,但為了產品符合國際標準,國內廠商卻不得不付出很大的經濟代價。
徐東英:上海復旦微電子目前的產品線日趨豐富,那么從你們的角度,目前最關注那些行業的應用?目前從營銷層面的渠道架構是怎樣的?現在及未來的RFID產品線的發展策略是什么?
張綱:目前我們最關注的是手機支付、公交卡向非接觸CPU卡升級以及圖書館管理等行業應用。
目前的我們的發展策略是圍繞識別和存儲,智能與安全兩個主題進行產品研發和應用推廣。
根據這個市場的特點,目前公司的渠道是以直銷為主,輔以少量的代理。這個策略相信短時間內不會做大的變動。
精彩觀點二:我們認為中國的RFID產業鏈還是很完善的,幾個主要環節都有多個有實力的本土廠商在競爭。即使和國外相比,國內的RFID產業也是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以RFID頻段上來看,我們認為現在比較多的低頻門禁卡將會逐漸淘汰,未來的低頻RFID應用可能在畜牧業和牲畜管理上有較多機會;高頻 RFID的發展會沿著安全、便捷、多應用結合的方向在支付和安全認證等應用領域快速發展。而超高頻RFID市場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培育,我們認為在解決技術和成本后,這個領域會有很好的發展。復旦微電子現在的業務重點是在高頻RFID領域,主打的產品FM11非接觸邏輯加密卡系列和FM12非接觸CPU卡系列。這些年,我們在超高頻RFID領域也保持了較大投入,明年我們還會對我們的超高頻RFID產品進行EPC C1Gen2協議一致性檢測。
徐東英:您認為整個中國RFID產業鏈目前處于什么狀態?RFID的應用分成低頻、高頻、和超高頻,您怎樣看待這三個方面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上海復旦微電子在這個三個方面的發展策略是什么?主打的產品系列是什么?
張綱:我們認為中國的RFID產業鏈還是很完善的,幾個主要環節都有多個有實力的本土廠商在競爭。即使和國外相比,國內的RFID產業也是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以RFID頻段上來看,我們認為現在比較多的低頻門禁卡將會逐漸淘汰,未來的低頻RFID應用可能在畜牧業和牲畜管理上有較多機會;高頻RFID的發展會沿著安全、便捷、多應用結合的方向在支付和安全認證等應用領域快速發展。而超高頻RFID市場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培育,我們認為在解決技術和成本后,這個領域會有很好的發展。
復旦微電子現在的業務重點是在高頻RFID領域,主打的產品FM11非接觸邏輯加密卡系列和FM12非接觸CPU卡系列。這些年,我們在超高頻RFID領域也保持了較大投入,明年我們還會對我們的超高頻RFID產品進行EPC C1Gen2協議一致性檢測。
徐東英:您對RFID在中國未來5年的發展的趨勢持何觀點?您認為未來5年最有潛力的RFID應用行業或領域是什么?您對未來五年的RFID市場規模增長持何觀點?
張綱:個人認為,現在整個IT領域是技術發展相對于市場應用的過剩,即市場跟不上技術的發展腳步,芯片領域尤其如此。未來2~3年,我們認為在技術方面不會有太大的全新突破,新的產品可能多是性能、容量的提高,或者是現有技術改進來滿足多種應用的結合如手機支付。
隨著競爭加劇,RFID相關的產品價格還會進一步的降低,甚至到殘酷的地步,這對RFID企業是一個考驗。但是,價格的降低也會促進市場規模的增長,我們預期近1~2年的增長可能還是高頻為主,物品識別類的RFID的大規模應用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談到未來,現在經濟危機是一個熱門的話題, RFID的發展會受到多大的影響,我們還在觀察中。總的來講,我們認為經濟危機對UHF RFID的影響會更大一些。
徐東英:那么在這種形式下,現在及未來促進上海復旦微電子發展的因素有哪些?制約發展的關鍵問題是什么?您認為制約中國RFID應用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又是什么呢?
張綱:復旦微電子在RFID行業發展多年,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步一步走過來,已打下了一定的技術和市場基礎。下一步想做是提升復旦微在RFID產業上的品牌。現在我們已經有能力做出媲美國際品牌的產品,品質口碑和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已經讓復旦微電子逐步變身為行業領頭羊,但是市場價格卻必須要比國際品牌賣的低,有時還要低不少,因為用戶認為國外大公司就是好。比如一個項目選用了國外產品出了問題,可能沒啥大的后果,但如果是選復旦產品出問題,那從產品的選型到復旦的產品質量可能都會受到很大的質疑。現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價格戰一輪接一輪,品牌的重要性就越發顯得重要。當然,品牌的提升需要一步步培養,用事實和數據說話。
制約國內RFID的關鍵因素,我們認為還是要分開看。在識別領域,我認為主要還是用戶沒有認識到大規模上RFID的好處,或者說覺的得到效益和付出成本相比不吸引人。另外,UHF RFID在使用中一些技術限制如識別率很難達到100%,識讀性能易受環境影響、成本依然較高等也制約了其發展。至于其他支付、認證等,其實現在發展也很快,但市場容量和物品識別RFID沒法相比,所以受關注的程度稍弱一些。但我們注意到高頻RFID應用領域在擴展,產品升級和多應用的趨勢也在加快。
精彩觀點三:標準的重要性是怎么強調也不過分的。首先,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又是RFID應用的最大市場。完全應該也有能力根據自己的市場情況和應用特點制定國內的標準。這對統一應用市場,加速國內RFID產業可發展是很重要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國內廠商更好的參與競爭。前面談到過,許多時候,國外公司就是依靠標準中所包含的專利占據了技術制高點和市場的主動權,盡管這些專利技術含量可能并不高;有時即使標準中不包括專利,國外公司也可以憑借其先發優勢取得主動。當然,制定國內標準不能為制定而制定,或單純為保護國內企業而制定,標準實質上還是技術實力的體現。我們的看法是國內標準必須要自主制定,但可以在借鑒吸取國外標準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盡快形成國內自主的專利池,并就標準中的專利盡可能和相關企業達成協議。
徐東英:RFID的標準問題一直是制約中國RFID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您對此有何看法?
張綱:標準的重要性是怎么強調也不過分的。
首先,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又是RFID應用的最大市場。完全應該也有能力根據自己的市場情況和應用特點制定國內的標準。這對統一應用市場,加速國內 RFID產業可發展是很重要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國內廠商更好的參與競爭。前面談到過,許多時候,國外公司就是依靠標準中所包含的專利占據了技術制高點和市場的主動權,盡管這些專利技術含量可能并不高;有時即使標準中不包括專利,國外公司也可以憑借其先發優勢取得主動。當然,制定國內標準不能為制定而制定,或單純為保護國內企業而制定,標準實質上還是技術實力的體現。我們的看法是國內標準必須要自主制定,但可以在借鑒吸取國外標準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盡快形成國內自主的專利池,并就標準中的專利盡可能和相關企業達成協議。
徐東英:RFID和手機的結合是一個非常被人關注的方向,能不能介紹一下復旦微電子在這方面的主要策略和一些進展?
張綱:復旦微電子在手機移動支付方面的投入已經兩年了。我們的主要策略是推出既能兼容國際標準,更能符合國內應用實際情況的產品,即通過對國際NFC技術的有針對性的改進來增加我們產品的競爭力。現在,我們推出的FM1920單芯片產品,除支持 ISO18092國際標準和SIM卡的SWP單線協議外,還能支持多種掉電模式和自主產權的SIM卡的SSP和DWP協議。特別的,芯片中還內置的一張通用的非接觸卡,這張卡能支持國內實際應用中的幾乎所以類型的非接觸卡,包括非接觸邏輯加密卡和CPU卡,這能大大能方便用戶的多應用集成。同時,我們還積極參與了國內射頻電子支付RFEP的標準編制工作,為中國自己的手機支付標準貢獻力量。
另外,復旦微電子還積極的在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移動通訊運營商進行相關合作。除了參與移動運營商組織的技術研討以及相關測試外。復旦微電子還積極和通訊運營商的地方公司進行合作和試點應用,為這些試點應用提供多種類型的手機移動支付應用解決方案。
復旦微電子認為移動非接觸應用需要產業鏈的合作和共同開拓,在開發過程中,復旦微電子積極考慮和上下游伙伴的合作關系,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也充分考慮移動運營商的增值方案和應用運營商的無線互聯方案的有機結合,共同推動這一新興市場地向前發展。
通過和張綱的一席交流,讓筆者感到最興奮的就是在RFID芯片設計與制造方面,國內廠商正呈現出強勁的競爭實力,上海復旦微電子敢說出:“我們已有能力做出媲美國際品牌的產品”,這無疑是令人振奮和鼓舞的。從復旦微電子張綱的介紹,我更進一步地感受到,中國RFID市場是國內廠商大有可為的市場,在這個市場上,我們相信用不了太長的時間,從核心芯片、讀寫器到軟件等等,一定是國人稱霸的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