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觸發RFID方案幫助Müller Martini減少50%的成本
由于多數公司在生產過程很難保證螺絲等小零件保持所需的適當數量,因此 C-parts (生產中用到小螺絲,插栓和螺栓)經常占用公司很大一部分采購成本。為了解決這個問題。Müller Martini Bookbinding Systems - 瑞士一家膠裝書裝訂工具的制造商和開發商 - 采用了一套由 C-parts 供應商 SFS unimarket 和 RFID 方案提供商 Intellion 及 Identec Solution 開發的 RFID 系統。
SFS unimarket 很久以前就意識到如果能增加顧客零件購買的方便性將有助于公司的銷售額。為此,公司曾推出一套 C-part 自動補貨解決方案。系統采用一個稱重秤來計算現有小零件的數量,接著提交補貨單。稱重秤定期對零件容箱稱重,減去空箱的重量,計算出每個容器里零件的重量,再除去單個零件的平均重量,便得出零件的總數量。
然而,這套系統存在著以下弊端:每個容箱都必須安裝一個稱重系統,通過電纜聯網,這不僅成本高,且消耗時間。如果公司要移動存儲架還需要對電纜進行斷接和重新連接 - 這是個繁瑣和費勞力的過程。
考慮到這些障礙,SFS unimarket 希望開發一套易于安裝的無線系統,并能加快顧客下單過程。因此,公司聯合 Intellion 和 Identec 開發 turnLOG 系統,于 2007 年 12 月在 Müller Martini 實施安裝。Intellion 采用 Identec 的 RFID 技術來設計和提供這套系統,Müller Martini 現在 8000 個集裝箱采用這套系統。SFS unimarket 的 turnLOG 系統在 2008 年年底獲得了 Swiss Logistics 獎。
在 Müller Martini 倉庫,每個容箱的長邊側安裝一個 Intellion 生產的 868 MHZ 有源 RFID 標簽(含電池)。長方形塑料容箱的內部有一個塑料隔板將容箱分成兩部分。當容箱裝滿小零售件后被放置在架子上,其 RFID 標簽面向貨架的背部。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每個容箱邊側安裝一個Intellion 生產的 868 MHZ 有源 RFID 標簽
當容箱隔板前格的螺絲或插栓快用完時,員工將容器調個方向,采用另一格的零件,這個動作觸發系統自動單。這樣,即使是臨時工人采用這套系統也不需要任何的培訓,Identec 的首席技官 Stefan Schwiers 稱,因為容器內的隔板迫使工人必須將容器調轉方向。
系統設計者在存儲架每個架子前端安裝一條磁帶。當有源 RFID 標簽被移到架子前端,靠近磁條時,由于受磁場影響,標簽發射信號發生改變。閱讀器讀取改變的信號,觸發補貨單。標簽上的 LED 燈亮起來,通知用戶已下單,系統通過標簽的 ID 號識別零件的類別。
如果標簽損壞,電池用完或貼標容箱移出生產區域,標簽信號沒有以定期的間隔被讀取,系統自動向員工發送警報,要求手工檢查標簽。系統還包括識別訂單錯誤的軟件,如重復下單或不合邏輯的訂單。
據 SFS 稱,這套系統提供了幾個重要優勢:加快和自動化補貨流程;公司可以重組倉庫,不用擔心電纜系統;集裝箱不在架也可以被追蹤。而且,SFS 稱,用戶還可以節省 50% 的生產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