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今日話題  >  正文

中國期待進入“智慧鐵路”時代

作者:戚耀琪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9-06-15 08:57:51
摘要:到2010年預計全球將生產300億射頻識別標簽,這樣一來,鐵路系統可以對貨物所在位置、業務運營情況甚至旅游者在各個旅游地點的移動進行跟蹤。
  6月11日,IBM“全球鐵路創新中心”在此間成立并投入運營,來自中國鐵道部、中國鐵道科學院研究院、清華大學和國內外鐵路信息技術企業的專家參與了研討。專家預測,將來中國下一輪的鐵路建設,必然要全面植入智能化系統,才能真正解決運力與需求脫節的困境,降低成本提高消費者滿意度,進入“智慧鐵路”時代。  

  根據摩根斯坦利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未來五年內,全球范圍用于鐵路網絡升級、擴建或新建的投資將達到3000億美元,這意味著鐵路系統正進入一個變革的時代,這也是一個進行創新投資的巨大機會。在中國,到2010年底,將建成一萬七千公里新的鐵路線,其中含七千五百公里客運線以及新升級五千五百公里的高速鐵路線。2010-2020年,將有超過一萬億元的資金用于發展鐵路,這也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鐵路市場。  

  IBM全球鐵路創新中心總經理鄧思凱表示,運力緊張、運能浪費、運轉低效和運營不安全等問題長期存在,鐵路行業有必要借助智能信息管理實現突破。技術專家們在研討會上也提出中國未來必須構建“智慧鐵路”。  

  智能化首先是要克服當前鐵路的成本過高、不適應市場需求的頑疾。以荷蘭鐵路為例,作為全歐洲最繁忙的國家鐵路網,近年采用了先進分析軟件,對荷蘭鐵路網的基礎設施和乘客需求在內多達56000個變量進行分析歸納,找出最優的組合。比如在節假日、重大體育賽事、旅游旺季的時候,鐵路管理部門可以非常靈活地更改鐵路列車時刻表,來滿足人們對鐵路的波浪式需求。通過智能化改造,荷蘭每天調度5000多次列車的同時讓運營效率提高了6個百分點,每年節省了大概2000萬歐元以上的鐵路成本。智能化的植入,由此實現了客貨運列車時刻排程優化,客運列車乘務人員排班、火車頭調度優化,鐵路設備維護優化,增加客戶滿意度,減少決策時間,提高決策質量,進而提高收入,減少成本。  

  從安全角度看,近年國內發生過大大小小的火車出軌事故,也和智能化程度不足密切相關。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僅憑每日現場抽樣很難進行任何趨勢分析。通過傳感技術的適當運用,軸承上的智能傳感節點可在以秒為單位的時間內靈活調整采樣率,對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進行預測,迅速報告身處火車頭的司機。通過實時預測和警報,杜絕災難性事故的發生,減少鐵路運營商的巨大經濟損失。  

  專家說,在未來客運當中,中國鐵路系統將能夠收集并應用更多的客戶信息,把旅客的不同需求相結合,綜合酒店、航空公司,甚至公共汽車、地鐵的信息,建立統一的服務信息網絡,帶給客戶完全不同的體驗。  

  客戶使用在線旅行訂票工具時,會產生大量購買行為和履行方式的數據,對運營和客戶數據的利用很關鍵。對于鐵路來說,他們從中可以更好的作做出更好的決策。當旅客乘坐火車的時候,首先旅客的身份會被認同,而且所有的旅行計劃可以提前都做好,旅客的滿意程度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相關鏈接  

  中國未來的“智慧鐵路”  

  有一個例子可以描述中國將來的“智慧鐵路”。目前,數以萬億的傳感器已經廣泛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到2010年預計全球將生產300億射頻識別標簽,這樣一來,鐵路系統可以對貨物所在位置、業務運營情況甚至旅游者在各個旅游地點的移動進行跟蹤。現在北美有數以千計的自動設備識別設備,有數十萬的車廂帶有射頻識別標簽。這些鐵道旁的傳感器可以準確確定車輛的位置,然后通過與聲音監控設備、車輪沖擊檢測設備的互動,提供全面的車況信息,貨物是否滿載,列車是否安全,還有多少余量全部一清二楚。在通過互聯互通的數據共享,全國鐵路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大大減少運能浪費,不同城市、各類客戶的需求也就被智能地安排好。 (戚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