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訪談報道  >  正文

航天金卡:增強綜合實力 爭創競爭優勢

作者:皎麗麗
來源:中國智能卡網
日期:2009-07-08 08:59:55
摘要:專訪航天信息股份公司北京航天金卡分公司副總經理馬振洲先生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2008北京奧運會已經隨著巨大的成功與喜悅慢慢地淡漠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場盛事為中國打開了通向世界的窗口,讓“科技奧運”的口號響徹世界。而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默默無聞的“英雄”,用科技產品武裝奧運,武裝了這場盛事。其中,奧運食品安全追溯系統綜合運用了IC卡、RFID電子標簽的智能讀寫、加密通信等功能,保障了奧運期間食品安全“零投訴”的記錄。作為這項技術的提供者——航天信息股份公司北京航天金卡分公司(以下簡稱:航天金卡),不但是RFID領域的行業翹楚,也是中國智能卡行業中的“元老級”企業,從1994年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15年的歷程,在競爭激烈、興衰沉浮的智能卡市場中,一直保持著行業領先的位置,穩固的占據著中國智能卡市場的巨大份額。為了更好的解讀航天金卡的企業魅力、成功軌跡以及它的獨特優勢,5月《卡市場》雜志記者伴著晴空暖風走進了航天金卡,對航天信息股份公司北京航天金卡分公司副總經理馬振洲先生進行了專訪,讓他為我們詮釋屬于航天金卡的魅力與成功。

    十年前的智能卡企業十強,十年后依然“如固”

    航天金卡作為國內智能卡行業內綜合實力最強的企業之一,依托航天信息總公司,承擔并參與了“金稅工程”、“金卡工程”、“金盾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也是國內最早生產接觸卡與電信SIM卡的企業,1996年被評為中國智能卡十強企業。自1998年進入非接觸IC卡領域,先后引進了5條生產線,目前,年產量 5000萬張。并于2005年,開始RFID的市場調研,做足了研發準備工作,于2007年引進全套RFID標簽生產線,建立了國內較大的RFID的演示中心和RFID國家重點測試實驗室,對前期RFID的推廣具有重要啟蒙作用。在其它領域,航天金卡也做出了不俗的成績,建樹深厚。航天信息股份公司金卡分公司副總經理馬振洲先生(以下簡稱:馬總)說,“中國的智卡產業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十年前的智能卡十強企業,十年后一些企業已經倒下了,而我們依然穩居十強之中。在RFID領域,2008年承蒙廣大用戶和相關部門的抬愛,我們無論在RFID企業的綜合實力,還是在RFID的集成、項目應用、產品、市場開拓方面,都被評為最佳企業。這表明了公司發展的穩健性、持續性和創新性,是我們公司實力的最好體現”。
    馬總介紹,航天金卡主要從事IC卡、RFID及其讀寫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以及以IC卡、RFID應用為基礎的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產品包羅萬象,涉及領域眾多。是國內IC卡和RFID行業內最具綜合實力的企業之一。在IC卡領域,航天金卡承接了一些大型項目,如城市一卡通、國家二代身份證等工程。在RFID領域,承接了諸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國家糧食RFID監控追溯系統等國家重大工程。另外,在一些行業應用上,航天金卡也做了很多努力,如高速公路的智能卡、讀寫器等應用,目前仍保持在智能卡30%、讀寫器70%的市場份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現在,高速公路從MTC向 ETC方向過渡,航天金卡也是目前通過交通部測試的8家可以做ETC的企業之一。在這個領域中,目前只有航天金卡一家是傳統做智能卡產品的,這也是航天金卡核心競爭力之一。

    三大強力優勢,讓我們的發展無“后顧之憂”

    近幾年全球智能卡市場發展迅猛,智能卡制造商的競爭激烈,作為行業內“元老級”企業的航天金卡,以前瞻性的戰略目光、準確的市場定位,把握風云變幻的智能卡市場,一直保持“龍頭”企業的位置,穩固而牢靠。航天金卡是以項目帶動產品,以產品帶動生產的系統解決方案公司,而不是一個純粹的生產企業。

    馬總坦言,我們有非常完善的研發體系,公司每年都會拿出很大一部分資金投入到研發中,借助航天信息數字研究院進行基礎性研發和核心技術的研發,而航天金卡則主要進行應用性的研發,形成多層次的研發體系。除了具有技術的領先性和創新性的優勢外,我們還有三大優勢:第一是品牌優勢,從成立之初到現在15年的時間里,航天金卡在智能卡行業的品牌知名度上一直處于前列,品牌知名度給了我們很多項目的資源,特別是在政府的合作項目中,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第二是資金優勢,我們有航天信息總公司的背景,在資金上有一定的優勢,航天信息自2001年開始,連續8年位列中國電子百強企業,是中國目前最有實力的IT企業之一,有總公司的支持,我們無論在項目的開拓實施上,還是在研發的投入上都沒有了后顧之憂;第三是渠道優勢,航天信息在全國建立了40余家分子公司,700 余家服務單位,也就是說,每一個省都有我們的分子公司,幾乎每一個縣都有我們分子公司的子公司。這種渠道優勢是任何一個公司都無法比擬的。這也讓我們可以獲得良好的市場與產品反饋信息,可以對任何項目提升全國性的服務。

    “在智能卡市場上,每個企業都有每個企業的特點與優勢。航天金卡的綜合實力是我們最大的優勢?!?馬總說道。

    二代身份證項目,為我們開拓更深領域發展打“基礎”

    自從2004年第二代智能卡身份證換發工作正式啟動以來,截止到2008年9月,身份證的發卡量已經達到7.5億張,二代身份證的推廣與應用不但為快速發展的中國智能卡市場注入了活力,同時也為中國智能卡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平臺,使得中國本土的智能卡企業獲得了巨大的商機。承接二代證項目的成功,是與航天金卡的實力和積極的籌備是分不開的。

    馬總說,“自2002年,國家公安部確定我們為二代身份證的定點生產企業之一后,在這幾年的時間里,我們為二代身份證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從2009 年開始,大批量的發證工作已經接進尾聲。雖然這個項目馬上要結束了,但是,二代身份證項目帶動的效應開始顯露出來,以我們承接二代身份證項目的經驗為基礎,逐步進入到一些類似的項目中去。我們的市場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國內了,也包括國外的相關項目。因此,二代身份證項目的承接,為我們深入開拓更深領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而堅實的基礎”。

    成熟的產業模式已經形成,企業與行業開始趨于整合

    智能卡行業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相對成熟,并形成了一條完善的產業鏈。而且公眾對于IC卡的認識度也越來越高,智能卡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與行業的整合與融合的兼并就會顯現。目前,在國內的IC卡市場上,像航天金卡這樣的大型IC卡企業已經占據了很大的IC卡市場份額。在趨于整合的趨勢前,馬總坦言,我個人認為,大企業有大企業的生存空間,可以承接一些國家的大型工程和項目;小企業由于其經營機制靈活,成本較低等特點,也有其生存的空間。因此小企業可以給大企業做配套,與大企業相互配合來共同推動產業的發展。

    在采訪的最后,馬總信心十足的說道,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航天金卡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雖然一些國外的項目受到波及,但在國家拉動內需的形勢下,國內的發展趨勢還是很好的。尤其是一些國家大型項目的啟動,給我們帶來了商機。

    馬總接著說,“2009年是我們打基礎的一年,我們將重點發展三大塊業務,第一塊是我們的傳統優勢領域,如高速公路領域。第二塊是要大力發展新興領域,如 RFID的應用。第三塊是穩定基礎產業,穩定各類產品的銷售與推廣。我們公司的經營方針是“合作求發展”,我們愿與智能卡業內同仁一起攜手為中國的智能卡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