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BMC蘇玉龍:BSM搭上云計算快車
2009年8月11日電/明通新聞專線/--云計算可謂是08年以來最具感召力的IT技術,吸引了眾多不同技術領域廠商競相投入,不可否認的是,云計算魅力無限,一誕生就被光環圍繞,它的魅力在于,你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從云里面得到,你只要有身份證和信用卡就可以使用,隨需付費,但這也是問題之所在。 簡單的服務會給毫無準備的CIO們帶來很多挑戰。如果不能牢牢抓住“云”,那么,最后終將“云開霧散”。
當許多IT廠商還在紛紛追趕搭上云計算列車的時候,云計算的管理問題逐漸凸顯,與安全性、穩定性等并列成為云計算普及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2009年7月30日,BMC軟件公司在北京召開媒體溝通會,正式宣布將業務服務管理( BSM )應用于云計算環境。會后,硅谷動力記者獨家采訪了BMC軟件公司北亞地區總經理蘇玉龍先生,就云計算環境下的IT管理、BMC在中國的發展策略等問題做了深入交流。
BMC北亞地區總經理蘇玉龍
云計算下,誰在充當“管家”?
放眼整個IT世界,滿城盡是“云計算”。 而接下來要說的,并不是云計算領域的又一次角逐,也并非與亞馬遜,IBM,谷歌等廠商展開的又一次競爭。“BMC提供的是云計算的管理,不是提供云計算。今天要設立一個云計算的服務的話,我們提供管理的平臺以及咨詢服務和實施。” BMC軟件公司北亞地區總經理蘇玉龍如是說。
大道至簡,拋開廠商炒作的成分,業界普遍認可的云計算分為三類:公有云計算、私有云計算和混合云計算。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云計算中,管理是一個首要環節。而管理的首要問題則是架構,如果有IT架構平臺服務,各種平臺的云都是統一管理的問題。換句話說,“云”使信任的邊界從企業的內部擴展到了企業之外,所以有效管理就顯得格外重要。
蘇玉龍進一步解釋了把BSM引入云計算的初衷,“管理分散在不同的系統之間形成了一個壁壘,所以我們希望提供整個的管理的系統,將BSM引入云計算。”
在蘇玉龍看來,中國云計算的腳步并不比國外慢:“金融、電信、分銷行業都有云計算需求,虛擬化在快速發展中。虛擬化之后云計算是必要的,也將會飛速發展。”
為什么是Amazon?
以賣書起家的B2C電子商務廠商亞馬遜,最早提出了云計算概念,也是目前最成熟的云計算供應商。其彈性云EC2是首家獲得成功的商業公共云平臺。EC2能同時調用亞馬遜全球的從一個到幾千個服務器,服務可細分為CPU處理器、存儲硬盤空間等,并安裝各種各樣的開源或商業軟件供選擇使用。如今, BMC 的BSM管理平臺也加入到Amazon EC2中。
“云計算的需求是動態的、端到端的。BMC的BSM管理平臺可以很好的幫助Amazon解決此問題,合作由此而生。” 蘇玉龍說,“通過更為靈活并可擴展的方式,幫助客戶把企業級方案擴展至云端,同時確保良好的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如果單從BMC的角度來分析此次合作,Amazon作為成熟的云計算提供商使這次“牽手”很可能為BMC以后更多的云計算探索樹立榜樣。“BMC專心做好BSM云計算管理平臺。BMC下一步的重點會幫助企業大型數據中心管理私有云,大數據中心開始從傳統走向虛擬。云的作用是快速響應業務的需求,動態協調過程中‘管理’很重要,所以可以將亞馬遜的經驗帶過來。”蘇玉龍說。
金融危機,BSM潛力無限
金融風暴來臨,各大企業開支預算減少,傳統軟硬件的營收將遭受重創。戴爾預計PC市場需求進一步放緩便是一個案例。于是,裁員、減薪成了眾多IT廠商無奈的選擇。雖然整個IT業彌漫著沉重的陰影,BMC總裁Bob Beauchamp還是對市場提出了增長預測。據悉,在BMC開放系統中,每個季度的許可證都有不小的增長。
與經濟好的時候不同,CIO首先關注的是BSM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多少成本。更重視投資回報率,蘇玉龍指出,“企業對IT預算確實更加謹慎了,但BSM是在金融危機下必要做的事情,縮減硬件和應用系統開支,但業務還是要繼續,所以要‘向管理要效率’。BMC的定位剛好是在這里。借助BMC解決方案,把日常運維成本降低,更多精力去做創新。在做方案的時候,更細致去做什么時候能幫助企業收回成本。”
1999年BMC進入中國后,鐵道部和建設銀行等大型企業就立即采取了BMC的解決方案。蘇玉龍表示BMC看到了中國市場的潛力,向硅谷動力記者分享了BMC中國的一些新舉措,包括繼續推進產品本地化,廣設服務中心,擴充技術團隊,加強對合作伙伴的培訓等。
中小企業,BSM新的增長點
2003年, BMC公司CEO Bob Beauchamp在全球率先提出業務服務管理(BSM)的概念,致力于從業務角度幫助企業管理IT基礎架構, 五年以來,從實施情況來看,實施BSM的多數都是大型企業,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占國內企業總數70%的中小企業不需要IT服務管理了呢?針對這個問題,蘇玉龍談了自己的看法:“事實上,過往幾年,大型企業實施ITSM之后,這兩年,中小企業是新的增長點,中小企業的業務處在動態的增長狀態,同樣需要把業務整合到運維體系中。
IT服務管理也曾有過類似ERP的痛苦經歷,實施周期長、過度客制化是IT服務管理沒有被在中小企業中普及的主要原因。如今實施周期長已經不再是ITSM實施的“鐵律”,蘇玉龍表示,“BMC推出的新版本把認證過的流程當做樣板,企業可以根據現狀調整,不用過多實行客制化,最快2-3個月部署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