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今日話題  >  正文

物聯網系列之一 “物聯網”概念是炒作還是新起點?

作者:周軍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9-09-14 11:19:40
摘要:物聯網目前還處于非常早期的一個階段,不建議對“物聯網”概念作過多投入。但越來越多的信息都顯示著物聯網就是我們的未來,這是一個明確的趨勢,所以宜早做打算。

  近期國內諸多重要媒體如北京青年報、中國電子報、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日報等紛紛發表言論,圍繞著“物聯網”概念,就“物聯網是科技狂想還是科技革命”、“物聯網是否是下一個經濟增長點”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報道。一時間“物聯網”概念撲面而來,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 

  事實上,大眾媒體們眼中的新概念,在RFID行業早已耳熟能詳了。物聯網”的概念早在1999年就已經提出,它最初的定義很簡單: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在2005年突尼斯舉行的“信息社會全球峰會”上,聯合國組織專門機構成員之一的國際電信聯盟( ITU: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就全球電信網絡和服務的相關議題又發表了名為“物的互聯網”的年終報告。這份長達130頁的報告,詳細敘述了迅速發展壯大的互聯網技術對全世界的企業和個體產生的史無前例的影響,它包含了近年來涌現的關鍵性技術、市場發展機遇和政策含義等等。該報告的目的就在于讓全世界的領導人能夠深刻理解并且為“物聯網”的魅力所折服。 

  遺憾的是這份報告,雖然經由RFID行業專業媒體極力推薦和傳播,但在我國造成影響微乎其微。在隨后的幾年里,RFID行業專業媒體繼續積極宣傳“物聯網”概念,其影響力始終沒能遍及大眾。直到今年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職后,在和工商領袖舉行的圓桌會議上也對包括物聯網在內的智慧型基礎設施給予積極回應,將“新能源”和“物聯網”列為振興經濟的兩大武器,這才使“物聯網”概念又一次走入大家的視線,但是參與報道和談論的范圍有限,還是沒能使“物聯網”成為熱門關鍵字。 

  “物聯網”真正走紅應該從8月7日算起,這一日溫家寶總理來無錫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溫總理指出“在傳感網發展中,要早一點謀劃未來,早一點攻破核心技術”;“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加快推進傳感網發展”;“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于是“傳感網”、“物聯網”一夜之間成為熱詞。隨后24日,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在訪臺的首場公開演講上也對“物聯網”大加闡釋;緊接著26日在中國工業經濟運行2009年夏季報告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又表示,國家正在高度關注、重視“物聯網”的研究。中央領導人的關注,明星企業的推動,政府部門的表態重視和支持有了這三點“物聯網”立刻成為了媒體們眼中的香饃饃。 

  每一項新概念的誕生,似乎都要經歷一個痛苦的泡沫膨脹到消退的過程。RFID產業對媒體的熱情并不陌生,RFID技術正是經歷了概念的導入、期望的膨脹、期望的頂峰、幻覺的破滅等多個階段之后,才真正苦盡甘來、泡沫消退進入技術上升時期。那么在RFID行業人士眼中“物聯網”如今是處于媒體炒作階段還是確實要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了呢? 

  我個人認為“物聯網”目前離我們還比較遠,至少目前還在探索和實驗階段,距離實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alien公司亞太區技術總監林卓先生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更多是處于炒作階段,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發展都需要經理一段歷程,需要生廠商、集成商、用戶方的多方認可,技術的設想要轉化為現實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蘇州優頻科技總經理朱紅宇博士 

  媒體的宣傳是對"物聯網"很好的推動,同時物聯網本身還處在早期的階段,就象互聯網早期的形態是局域網。 

——恩智浦半導體智能識別業務部大中華區銷售與市場總監呂寧先生 

  從幾位行業人士的觀點可以看出,現階段的物聯網還處于炒作階段。炒作一詞是貶義。概括一下就是想炒作的個人借助媒體用捏造、夸大、推測等非正常報道手段對某人或某事進行有爭議而無意義的批評、贊揚或爆料。炒作的目的是制造噱頭,吸引讀者的關注。但終歸這些報道或者說炒作所引起的關注和思考,對于物聯網的實現和RFID產業的發展是件好事。任何一樣新技術的問世總是如影相隨著媒體的炒作。所以說炒作正是“物聯網”被普及被大眾接受的開始,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萌芽。 

  南京晨報在報道中寫道:“植入一個“能說會道”的高科技感應器,沒有生命的物體也能互相“傳情達意”,構成一個比互聯網更加智能的“物聯網”,讓人們享受到更加安全輕松的生活。專家預測10年內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 

  10年內普及物聯網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們不敢輕言判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國家大力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的大背景下,物聯網會是工業乃至更多行業信息化過程中,一個比較現實的突破口。我們現在就能看到RFID技術在多個領域多個行業所進行的一些閉環應用。在這些先行的成功案例中,物品的信息已經被自動采集并上網,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有些物聯網的夢想已經部分的實現了。每一個RFID的成功案例我們都可以看做是一個物聯網的雛形。物聯網的雛形就象互聯網早期的形態局域網一樣,雖然發揮的作用有限,但昭示著的遠大前景已經不容質疑。 

  因此小編認為:物聯網目前還處于非常早期的一個階段,不建議對“物聯網”概念作過多投入。但越來越多的信息都顯示著物聯網就是我們的未來,這是一個明確的趨勢,所以宜早做打算。 

  點擊閱讀:物聯網系列之二 “物聯網”到底該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