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成為一種獨特的聾人語言教學方法。
作者:自動識別通商網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9-09-03 16:26:51
摘要:近期,兩位東南路易斯安那大學的教學人員正采用RFID技術來協助孩童的美國手語(ASL)學習。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近期,兩位東南路易斯安那大學的教學人員正采用RFID技術來協助孩童的美國手語(ASL)學習。
助理教授Robert Hancock和Becky Sue Parton已收到美國教育部36萬美元的資助,用于開發他們的“物理世界超鏈接”教學體系,這個術語用來描述從電腦和現實物體上連接數據的流程。起初研究人員采用了500枚 RFID標簽來觸發電腦與相關的教學內容作出回應,例如由動畫人物發出某個詞語或描述圖像圖形的情景內容。
例如,一個聾啞學生可以拿起普通的物體,如蠟筆,并在RFID讀取器前搖晃它,這樣就會在電腦屏幕上觸發圖像,還有視頻演示,并由人比出物體的手語。
在接下來的幾秒鐘內,會有3到5張圖片或該物體變化的剪輯圖像,如紅色和綠色蠟筆或雌雄獅子。里面的動畫人物比出旁邊的物體單詞的手語,書面英語,還有為聽力障礙兒童特制的英語手語比對分解圖像視頻說明。
聽覺有障礙的孩童學習語言的傳統方式是,在教室里通過簡單的圖紙和文字,將兩者結合起來。這通常需要教師大量的指導,而且語言領悟需要花五六年的時間。教育研究人員認為,這套新RFID系統比傳統的方法先進很多,因其設計的場景都是孩童熟悉的環境,他們還可以親自動手,通過玩就能直視語言。
該RFID系統可用于教室分組練習,或應用在家中較小的便攜筆記本電腦。



